天天喊颜值内卷,其实真正卷的从来不是脸,是你脸上挂的那股劲。
![]()
今天刷到一条热搜:国科大那套0.1秒看脸的AI筛选系统,已经在春招现场把83%眼神飘忽的人踹了出去。
![]()
我第一反应:这系统不就是帮HR省掉背调?
第二反应:万一它把老实巴交但社恐的人也误杀了?
真实情况是,我表妹上周去面试就栽在这眼神关卡。
她回来气鼓鼓地模仿屏幕提示:您眼珠子太会躲,可信度偏低。
我盯着她的手机自拍瞅半天,发现她鼻翼两侧那两道浅浅的八字纹,确实挂着一股“别人有的我也要”的幽怨——她去年考研落榜,看别人拿offer比她拿驾照还快。
这事让我想起去年底蹭过一门哈佛公开课,教授放过一组五年对比照片:左边是刚入学的阳光脸,右边是被嫉妒反复碾压后的苦瓜脸。
眼袋鼓了,嘴角垮了,连额头都显平——科学家管这叫“情绪雕刻”。
当时我只当恐怖片,如今一看身边人,个个都在被雕刻。
最离谱的是斯坦福那份脑扫描报告,说额头窄的人前额叶天生薄,共情开关不太好拧。
我转给发小老赵,这哥们儿从小额头就凹,听完立刻下单正念冥想APP,每天早晚15分钟深呼吸,生怕自己“天生冷血”坐实。
他坚持俩月,现在自拍角度都从下往上戳脑门,非让发际线显得更蓬松,笑死人。
说回识人。
我妈是老派人,买菜前先盯摊主三秒,眼神一飘转头就走,几十年没踩坑。
我原本笑她迷信,现在发现那是人肉微表情机。
科学只是把她的老经验翻译成0和1。区别是,AI直接把人踢出门,我妈还给句劝:小伙子回去照照镜子,嘴角别老挂着讨债表情,会吓跑顾客。
科技越猛,人类反而越方便偷懒。
未来面试,八成是先扫脸,再聊闲天;婚姻介绍所估计也得加个面相信用分。
想躲过审判,其实不难:照镜子,别只修眉毛,也整整那副全世界欠两百万的臭脸。
实在绷不住,就按东京大学推荐,咬根筷子十五分钟练微笑,成本比玻尿酸便宜多了。
相由心生这事,古代看运势,现在看Offer,核心没差:脸上写的,就是你最近喂给自己的情绪。
改命太贵,改脸还行。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