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月 3 号川北医学院那场双选会,本来是 2026 届医学生盼着找份正经工作的日子,结果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展位直接把人看懵了 —— 内科、外科岗还没啥,护理岗的薪资栏明晃晃写着 “0 - 1000 元 / 月”。
![]()
这不是开玩笑吧?
有学生当场调侃:“这哪是招聘啊,分明是招‘带资上班’的义工?”
还有人更直接:“说‘自费上班’都算客气的,现在奶茶店兼职一个月都能挣两千多,本科护士好歹读了四年书,连奶茶店兼职都不如?
”要知道,护理专业本科四年,光学费、实习费就得花不少,毕业找工作反而要倒贴,谁能接受?
消息一传开,全网都炸了。评论区炸成一片。
“带资上班实锤了”、“建议查查是不是写反了,应该是1000-0”、“护士倒贴钱学技能,医院负责发证书?”,调侃里藏着心酸。
医院很快道歉了。
![]()
声明里写着“信息标注有误”、“深表歉意”,但最该回答的问题始终没提:既然0-1000是错的,那正确的薪资到底是多少?
这就有意思了,是道歉的时候太着急忘了说?还是根本不敢说?
很多人看到0-1000元的第一反应是荒诞,但对医疗圈的人来说,这更像一声闷雷——炸开了行业里见怪不怪的“潜规则”。
这些年不少医院为了减开支,把劳务派遣玩得 “炉火纯青”:正式编制卡得比登天还难,一线打针、换药、值夜班的活儿,全扔给劳务派遣的护士。这些护士拿着低工资、没多少福利,出了医疗纠纷还容易被 “甩锅”,医院这边呢?既省了钱又省了麻烦,多 “划算”。
这次0-1000元的标注,何尝不是另一种“明码标价”?明着告诉你:来我们这儿,薪资别抱期望,能给你个“上班资格”就不错了。
更讽刺的是,就算你接受了这离谱的薪资,也未必能转正——毕竟劳务派遣的“天花板”,早就焊死了上升通道。
以前医疗行业行情好的时候,那会儿大家对劳务派遣的猫腻还没那么敏感。可现在行业一进入调整期,问题全暴露了:欠薪的医院越来越多,有的甚至长达一年没发过一分钱,可医务人员呢?大多选择 “情绪稳定”。
是他们真的不着急吗?哪能啊!不过是怕丢了工作,连这点 “能勉强糊口” 的机会都没了。毕竟现在就业难,尤其是护理岗位,想找份稳定的工作不容易,只能委屈自己。
我有个在县级医院工作的同学,去年至今没发过绩效。群里聊天记录里,有人吐槽“房贷都还不起了”,有人晒出医院发的“节约用电通知”,更多人说“习惯了,等发钱了再说”,有人开玩笑“现在去医院上班,得自己带饭钱、交通费,不然真养不活自己”。。最扎心的是他说的那句:“大家都像温水里的青蛙,反正暂时没听说谁辞职,慢慢熬吧。”
再回头看江油二院这事儿,他们不敢说真实薪资,其实不难猜:要是说出来比 0 - 1000 元高不了多少,那不是更招骂?大家会更清楚 “劳务派遣就是压榨”;可要是说出来薪资高,又不符合他们 “靠劳务派遣减开支” 的初衷 —— 毕竟他们找劳务派遣,核心就是为了 “省钱” 啊!
当“自费上班”从段子变成现实,我们终于看清:那些曾被歌颂的“白衣天使”,早已不是悬壶济世的“超人”,而是会为五斗米折腰的普通人。
医疗的温度,不该是简历上冰冷的0-1000元;行业的良心,不该让穿白大褂的人先寒了心。
如果连最基本的薪资都要遮遮掩掩,如果连“不拖欠工资”都成了奢望,我们拿什么相信“健康中国”的承诺?又该拿什么,留住那些愿意为我们熬夜、为我们冒险的白衣?
愿下次双选会,展板上写的不是“0-1000元”,而是“本科护士起薪8000,五险一金足额缴纳”——毕竟,尊重从来不是喊出来的,是写在合同里,落在工资卡上的。
医客说
尊重,该写在合同里,落在工资卡上!
【责编】医客君
【文章来源】医脉圈,作者医博女森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微信:xxxfff0518 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感谢您对医客的支持!
【投稿邮箱】yike@touchealth.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