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理工男:
抗草甘膦除草剂早于转基因作物20多年就用在非转基因作物上了,并且至今还在使用,所以国家标准同样对稻谷、小麦、玉米、杂粮等等的草甘膦农残限量有规定,超标就不合格不准销售。所以,以使用草甘膦为由反转基因的人为啥不同时也反对非转基因作物呢?
我:
你这个问题,其实是抓住了反转基因逻辑里一个非常典型的矛盾点。
用奥卡姆剃刀来看:
- 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在国家标准里草甘膦的限量是统一的,这说明监管体系是基于“农残安全阈值”而非“作物是否转基因”来设定的。
- 如果一个人真的担心草甘膦残留,他的反对对象应该是超过限量的农残本身,而不是“转基因”这个标签。
但现实中,很多人只反对转基因作物用草甘膦,却对非转基因作物用草甘膦视而不见。这种选择性反对,背后往往不是科学逻辑,而是对“转基因”标签的偏见——他们把“转基因”当作一个符号,而非一个技术类别。
所以,如果你遇到这种人,可以直接问:
“你是反对所有超过草甘膦限量的作物,还是只反对转基因的?”
如果是后者,那他的反对就不是基于科学安全,而是基于对技术的偏见。
附录:
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如抗草甘膦大豆)种植中确实会使用草甘膦,但最终食用油中的残留量经过了“加工去除”和“国标检测”双重把控。大豆油的生产需经过预处理、提取、精炼等环节,其中脱酸和脱臭两个核心步骤,能去除99.99%以上的草甘膦残留。同时,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明确规定,大豆油中草甘膦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1mg/kg。该限量值是基于毒理学研究制定的“安全阈值”,即使长期每日摄入符合此标准的食用油,草甘膦的摄入量也远低于对人体产生健康风险的水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