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上海建桥学院一名大一女生的遭遇,撕开了校园管理中令人齿冷的一角——她价值4399元的苹果手表被盗,经苹果公司定位锁定,最后出现位置直指同寝室向某的床位。当她满怀期待向辅导员求助,盼来的不是公正维权,而是赤裸裸的包庇与打压:辅导员多次阻挠报警,声称“警方没有我们快”,得知报警后更是厉声呵斥,甚至销毁现场证据、强制撵走寝室另外两名室友,让受害者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
![]()
这场闹剧的核心,是教育者底线的全面失守。辅导员的职责本是立德树人、维护学生权益,面对盗窃嫌疑,理应协助受害者固定证据、妥善处理,对涉事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与正确引导。但涉事辅导员却反其道而行之,沦为盗窃行为的“保护伞”:明知向某在原寝室就有偷窃现金、化妆品的前科,却刻意隐瞒不告知新室友,为盗窃行为埋下隐患 ;在盗窃事实即将败露时,不主持公道反而阻挠调查,用断电施压等方式逼迫受害者妥协,最终逼得入学仅一个月、正常上课仅4天的女生无奈申请退学,还被扣除5330.6元费用 。这种“保护施害者、打压受害者”的操作,早已超出“教育失当”的范畴,堪称对教育公平的公然践踏。
![]()
更令人愤慨的是,这起事件中存在的违法风险不容忽视。被盗手表价值4399元,已达到盗窃罪“数额较大”的认定标准,若向某盗窃事实属实,其多次偷窃的行为已涉嫌刑事犯罪,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罚。而涉事辅导员的行为性质更为恶劣,明知向某有盗窃嫌疑,仍通过阻止报警、销毁证据、隐瞒其盗窃前科等方式包庇纵容,已涉嫌包庇罪,一旦查实,同样需承担相应刑事责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校园绝非法外之地,无论是学生盗窃还是教师包庇,都不能凭借“校园内部事务”的借口逃避追责。
教育的本质是传递正义与底线,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更应是公平正义的守护者。但涉事辅导员却用行动诠释了“助纣为虐”,他所谓的“允许人犯错”,不过是对违法失德行为的纵容;所谓的“内部处理”,实则是为了掩盖问题、规避责任的私心。这种做法不仅让受害者的合法权益被肆意践踏,更向学生传递了“盗窃可包庇、维权遭打压”的错误信号,严重损害了高校的教育公信力。
截至目前,被盗手表仍未找回,受害者退学后未收到学校任何实质性回复,涉事辅导员与向某的处理结果悬而未决 。公众期待的不仅是一块手表的归还,更是对违法失德行为的严肃追责:对盗窃者,应依法追究其刑责与学籍处分,以儆效尤;对涉事辅导员,必须彻底查清其包庇事实,依法依规从严处理,绝不能让失德教师继续留在教育岗位;对学校而言,更需反思管理漏洞,弥补监管缺位,给受害者一个公道,给广大师生一个安全公正的校园环境。
高校不是藏污纳垢的“独立王国”,教育者的权力更不能成为包庇违法的工具。当正义缺位、底线失守,受伤的不仅是个体,更是整个教育生态。希望上海建桥学院能正视舆论质疑,拿出负责任的处理结果,让法律彰显威严,让教育回归本真——这既是对受害者的交代,也是对教育事业最基本的敬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