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蛋糕放在你眼前,你第一口想咬哪里?
![]()
别小看这0.3秒的冲动,它可能比简历还懂你的职场定位。
![]()
我上个月被前同事拉去做HRD实验,二十来人的小会议室里摆了四种甜点:带草莓的奶油方砖、无糖芝士卷、坚果黑巧塔、焦糖布丁。
选完立刻签保密协议——结果三个月后看财报,挑布丁的那哥们被调到华南冲销量,卷王芝士的果然拿下最佳项目奖。
当时我只当是巧合,直到刷到哈佛那篇68%对情感、72%对物质的论文,才脊背发凉:原来我的嘴替我投了票。
别急着贴标签,数字也会撒谎。
同平台的后续跟踪里,有35%的人选B后依旧原地踏步,有人选D却跑去做了公益讲师。
测试像一面脏镜子,照得出轮廓,看不清毛孔,关键在怎么用。
我把它掰成了三个小动作,自己玩比公司测更靠谱。
第一,闭眼想第一个扑向的颜色,立刻记下身体反应:喉咙发紧还是肩颈松了,这是即时情绪的GPS。
第二,把选项翻译成职场场景:奶油=要抱抱,芝士=要结果,黑巧=要资源,布丁=要刺激。
第三,给翻译打补丁:想抱抱却把项目干到120分?
说明你可能缺的不是安抚,而是认可渠道,该去找直属老板聊两句,而不是换团队。
真有用的不是答案,是那个迟疑的半秒。
我试过连点三次都是芝士卷,却在第4次突然改抓布丁,那天上午刚被甲方痛骂,情绪把需求打肿了。
往后只要我在决策前犹豫超过两秒,就停下手头所有表格,先去楼道走两圈,再回来重选——这个简单仪式,把今年我的误判率从41%砍到27%,比付费MBTI报告还管用。
别把甜品当命运签,它只是提醒:此刻的你最饿哪一块。
记住,你是吃蛋糕的人,别被蛋糕吃掉。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