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山东省文联中青年文艺骨干培训班(造型艺术领域)在东营落下帷幕。这段旅程既有自然采风的沉浸式滋养,也有书法名家的理论深度赋能,一实一虚、一动一静间,让我对艺术创作的“根”与“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是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东营黄河生态湿地的芦草尖上,露珠折射出七彩光芒,宛如大自然为这片土地精心镶嵌的宝石。我随培训班学员走进省文联艺术实践基地——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启了一场触摸生活脉搏的采风之旅。初入湿地,肆意生长的芦草便撞入眼帘,每一根都舒展着蓬勃的自然生命力,恍惚间让我想起世代在此扎根的人们,那份坚韧与从容,与芦草的姿态悄然呼应;沿着湿地小径前行,清脆、婉转的鸟鸣从四面八方传来,交织成一曲动人的自然交响乐;行至鸟类保护区,目睹鸟儿如离弦之箭般冲向天空的壮观景象,更让我感受到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登上游船驶向黄河入海口,“青黄交接”的奇观瞬间攫住心神——黄褐色的河水裹挟着千年岁月的沧桑,青蓝色的海水蕴藏着大海的浩瀚与神秘,两种色彩泾渭分明却又相融共生,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大地与海洋的千年对话。站在船头,感受着风拂过脸颊,看着这神奇的自然奇观,我不禁陷入了沉思。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经千辛万苦,从巴颜喀拉山脉一路奔涌而来,在这里汇入大海,完成它的使命,而这片土地,因为黄河的滋养,变得生机勃勃,因为大海的拥抱,更加宽广包容。这次采风让我走进生活深处,为书法创作积累了最鲜活、最本真的情感素材,也让“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理念在心中愈发清晰坚定。
![]()
赵书阵对联作品
如果说湿地采风为我的创作注入了“生活之魂”,那么全国书法名家的授课则为我搭建了“理论之骨”,让感性的灵感有了专业的表达路径。中国书协副主席顾亚龙先生,以兰亭奖评审经验为切入点,从内容选取的适配性、取法源流的正统性、纸张形式的协调性展开讲解,让我明白好作品需贴合时代审美与艺术规律;山东省书协副主席方建光先生结合古今名帖,深入解读学书理念、风格构建与艺文统一的深层逻辑,让我领悟书法绝非单纯技法展示,唯有注入深厚的文化内涵,作品才能拥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山东省书协秘书长郝晓明先生则以展览为导向,细致拆解从内容筛选到落款钤印的全流程细节,为我们提供了可直接落地的创作“行动手册”。三位名家的授课,恰好与湿地采风的感悟形成呼应——采风让我明晰“想写什么”,而理论则教会我“该怎么写”,让我在书法创作的道路上,既保有对生活的热忱,又具备专业的创作视野。
此次培训,湿地的自然之美与书法的艺术之韵相互滋养、彼此成就。期间,我不仅创作了“黄龙赴海波涛怒,白鹳凌云芦草幽”的对联,之后更以采风感悟为基、以理论知识为引,创作了大量紧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等相关的书法作品。未来,我会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收获,以笔为媒,既书写大自然的生机与坚守,也传递书法艺术的温度与力量,让每一幅作品真正成为连接人民与时代的桥梁。
(作者赵书阵系山东省书协楷书委员会委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