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清朝当官的“肥缺”吗?
就是那种,只要让你干上个三年两载,往后几辈人都不用愁吃穿的官位!可不是皇上身边那些大学士、军机大臣——那种位置,普通人想都别想。咱说的是底下那些,四品以下的官,踮踮脚、找找人,可能就够着了的。
![]()
要说来钱最快最狠的,那得是户部管银库的郎中!这官,还不是谁都能当,必须得是满人。你想想,全国的钱都堆在那儿,那得是多大一座金山银山?平常管得严,不好下手。可到了乾隆爷后期,里头的规矩就松了,看库房的小兵都能从里头偷银子。
道光那会儿一查账,账上写着两千多万两银子,可库里头呢?就剩下九百来万两!剩下的钱,全进了大大小小官吏的腰包。那管银库的郎中是一把手,他不点头,谁敢动?所以他拿的肯定是最大头!只要平平安安干满一任,那真是……子孙后代啥都不用愁了。
![]()
除了管钱的,还有管东西的。兵部有个武库司,管着全国的兵器。这个官位也特别好。为啥?一打仗,机会就来了!打仗要用兵器吧?大炮、火药、刀枪,消耗最大了。送出去多少,坏了多少,那笔账——乱得很,谁也说不清。
比如乾隆的时候打金川,前线的阿桂报上来说军费花了老大一笔钱,光是兵器火药报销的就有两千多万两。这里头到底有多少是真的用掉了,估计他自个儿心里都没数。所以武库司的官就盼着打仗,仗一打,银子就来了。大仗捞一笔,小仗也捞一笔。
再说说一个不沾钱、不沾货的地方——吏部。吏部是管官的,里头有个文选司,权力最大。它管着底下那些文官的升迁。清朝官少人多,一个位置空出来,好几百人盯着。你不去找人疏通疏通,送点“人情”,那就只能干等着,等到胡子白了也升不上去。文选司每放出去一个官位,那都是有价码的。
![]()
京城里还有个地方,那真是从上到下,人人都能捞一笔。
那就是内务府!
管着皇上家里吃喝拉撒的地方。这里头的事,听着都吓人。一个鸡蛋,外头市场卖几文钱,报到宫里头的账上,就是十两银子!还有那些鸡鸭鱼肉、瓜果蔬菜,全都比外头贵上几十倍,还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天家特供”。这么一条利益链上,别说管事的大臣了,就是在里头抄抄写写的小吏,都能分到不少好处。
说完了京城,再看看外头的官。有个说法,叫“天下道府第一肥缺”,说的是哪个官呢?
陕西督粮道。
听着就是个管粮食的,能有多大油水?那可就想错了。道光年间,有个叫张集馨的读书人,去上任这个官。去的时候,还欠着别人好几万两银子的债。可他在陕西督粮道的位置上干了几年,离任的时候,不止把债都还清了,手里头还攒下了好几万两银子。这前后一算,十几万两轻轻松松。要知道,这还是个读书人,做事有分寸,不敢太乱来。要是换个胆子大的,那银子还不得翻着跟头往家里跑?
![]()
还有一种官,任务就是花钱——管河道的官。黄河年年闹水灾,朝廷每年都得拨大笔的钱去修河堤,一年至少四百万两。这笔钱是专款专用,必须得花在河道上。要是花不完,第二年朝廷拨的钱就少了。你说这叫什么事?河堤上哪用得了那么多钱!用不完怎么办?大家就凑一起吃喝玩乐。要是吃喝还花不完……那就只能想办法揣进自己腰包里了。听说,河道衙门里一个写字的师爷,一年下来都能拿上万两银子,那当官的能拿多少,真是不敢想。
有句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话要是搁在扬州知府身上,那可真是太小瞧他了。
扬州那个地方,靠着两淮盐政,富得流油!不光是朝廷内务府的钱袋子,也是大大小小官员的聚宝盆。扬州的盐商,个个都有钱,只要知府大人开了口,别说银子,就是金叶子都能给你抬几筐来。光是盐商们逢年过节送的“孝敬”,那就不是个小数目了。
![]()
怪事年年有,夔州特别多。夔州那个地方,山多地少,是个穷地方。可怪就怪在,夔州知府却是个天大的肥缺。为啥?就因为他那个地理位置好,长江从那儿过,水道又窄又险。所有过往的商船,都得在那儿停靠,雇佣当地的纤夫拉船。这笔钱,就得交给官府。这钱还是正大光明收的,不算贪污。就靠这个,夔州知府一年收的“陋规银”,竟然有十万两之多!比好多富裕省份的大官拿的都多!
最后还有一种官,那纯粹是皇上派去捞钱的。就是各个关卡的税关监督。这些关卡,负责向来来往往的商人收税。朝廷每年给你定个任务,比如收个十几二十万两,任务不重。可问题是,到底收多少,怎么收,都是税关监督一个人说了算。皇上也知道这里头是一笔烂账,干脆就把这个官位当成一种奖赏,赏给那些满蒙的旗人,或是内务府的亲信。意思就是,让你去捞一年钱。今年这个捞够了,明年再换另一个去,大家轮流发财。
这些官位,只要有一个空出来,想当的人能挤破头。有的人甚至宁愿官降一级,也要去干上那么一任。干一任,挣的钱,比在那些清水衙门干一辈子还多!你说,这能不抢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