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安倍晋三是日本人,为什么他遇刺后,墓碑上赫然刻着中国汉字?

0
分享至

2022年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奈良街头演讲时遭遇枪击,送医不治。但有些细心的朋友,发现倍晋三的墓碑上,刻着的竟然是汉字!

这就让不少人心里犯嘀咕了:安倍晋三是地地道道的日本人,生前的一些政治主张,在某些时期也引发过邻国的一些争议,怎么最后这墓碑,却用了咱们中国的汉字呢?



汉字什么时候传到日本的?具体年份可能有争论,但大概在公元四五世纪,也就是咱们中国的魏晋南北朝那会儿,汉字就随着典籍、器物,可能还有渡海过去的移民,传到了日本列岛。

那时候的日本,自个儿还没有成熟的文字系统。因此,汉字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那可绝对是“高端货”,是先进文明的象征,就像现在某些领域的高精尖技术一样。

日本人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汉字,用汉字来记录他们的语言和历史。



最早的日本史书,像《古事记》、《日本书纪》,全都是用汉字写成的。可以这么说,汉字是日本文化启蒙的重要老师之一。

但是,日本人很聪明,他们没有全盘照搬。他们发现,用汉字来记录日语,有点像是拿叉子喝汤,不是不行,但总有点别扭。

怎么办呢?他们就开始对汉字进行“本土化改造”。



一种方法是,借用某个汉字的字形和意思,但读成日语的音,这叫“训读”。比如“山”这个字,意思还是那座山,但日本人把它读成“やま”(yama)。

另一种方法是,借用汉字的字形和读音(当然是近似的中古汉语读音),来表达日语里相近的音,慢慢发展出了“平假名”和“片假名”。

有意思的是,平假名主要是古代的日本贵族女性,借鉴汉字的草书写法鼓捣出来的,而片假名则是寺庙里的和尚们,为了念经、注音,截取汉字的一部分偏旁部首形成的。



所以,现在日文里,汉字常表示词根核心意思,而平假名主要表示语法功能,片假名主要用来写外来语,三者混着用,成了世界文字里一个挺独特的风景。

那么,汉字在日本的社会文化里,又是个什么地位呢?

长期以来,尤其是在上层社会和正式场合,汉字都代表着学问、庄重和权威。直到今天,你在日本看报纸、官方文件、学术著作,或者逛书店,汉字的使用频率依然非常高。



一个日本人掌握的汉字词汇量,某种程度上甚至被看作是其文化素养的体现。

而日本的法律条文、重要契约、名人题字,还有像墓碑这种需要体现庄重、永恒意味的场合,使用汉字几乎是理所当然的选择。这已经成了一种深厚的文化习惯。

要知道,墓碑这东西,功能首先是标识墓主身份,其次也承载着家属的哀思,往往追求一种简洁、肃穆、持久的效果。



用汉字刻写姓名“安倍晋三”,在日本文化语境下,是最正式、最传统、也最能体现其身份地位的方式。

这跟他的政治观点、对华态度什么的,其实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这更像是一种文化习俗的自然延续,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惯例。

就好像咱们中国人过年贴春联,即使用再现代的材料,也还是会用毛笔字一样,是一种文化基因里的东西。



另外,不排除安倍家族自身的考量。

安倍出身政治世家,其外祖父岸信介也曾担任日本首相,这样的家族往往更注重传统和体面。

在墓碑这样一件极具象征意义的物件上,采用庄重的汉字,符合其家族一贯的形象定位。而且,汉字本身的方块字形,雕刻在石材上,确实显得稳重、大气,视觉效果上也经得起时间考验。



所以,简单来说,安倍晋三墓碑上用汉字,首要原因在于汉字早已深度融入日本文化肌理,是其书写系统不可或缺的庄重组成部分,用于墓碑是惯例,而非特例。

这背后,是一段长达千余年的文化交融与演化的历史。

当然,我们绝不应该,也不会因为墓碑上用了汉字,就淡忘或者忽视历史问题和中日关系中的现实挑战。对历史的正确认知,对和平的共同守护,这些都是原则性问题,需要严肃对待。



安倍前首相的一些言行,确实曾给中日关系带来过困扰,这也是客观事实。评价一个政治人物,终究要看其全部的政治遗产和历史功过。

但是,把墓碑用字这件事,过度政治化或者情绪化地解读,可能反而会让我们错过一些更有意思的东西。

我们可以试着把这件事当作一个契机,去了解汉字背后那段波澜壮阔的文化交流史,去思考文化传播与演变的奇妙规律。



文化的影响力,有时候就是这样,它润物细无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成为一种不自觉的选择。

这或许正体现了中华古代文明强大的辐射力和生命力,它的某些元素,已经成为了周边国家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因此,看到一个日本政治人物的墓碑用汉字,我们更应感受到的,是文化力量的深沉与跨越国界的韧性,以及作为汉字源头的我们,肩上应有的文化自信与传承责任。

这种自信,应该是一种包容、豁达的自信,能够分清文化的流播与政治的是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陕西咸阳一男子打晕妻子误以为已死,将人扔下土崖致其死亡被公诉

陕西咸阳一男子打晕妻子误以为已死,将人扔下土崖致其死亡被公诉

上游新闻
2025-11-09 15:23:04
年轻时一眼万年老了成“胖婶”,5位艺人近照曝光,颜粉心碎一地

年轻时一眼万年老了成“胖婶”,5位艺人近照曝光,颜粉心碎一地

诗意世界
2025-11-08 20:29:45
胖东来销售额破200亿,于东来曾表示:如果升得太快,员工就得加班

胖东来销售额破200亿,于东来曾表示:如果升得太快,员工就得加班

潇湘晨报
2025-11-09 20:00:52
双喜临门:福建舰服役后,柬埔寨宣布将国家战略黄金储备存入上海

双喜临门:福建舰服役后,柬埔寨宣布将国家战略黄金储备存入上海

南宫一二
2025-11-09 06:30:41
敢为人先!上海鼓励事业单位人员创业,全职兼职都行,亏钱可回岗

敢为人先!上海鼓励事业单位人员创业,全职兼职都行,亏钱可回岗

火山诗话
2025-11-09 10:01:43
震惊!30年灯饰大厂轰然倒下,2.21亿外债,资产仅3120万元

震惊!30年灯饰大厂轰然倒下,2.21亿外债,资产仅3120万元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09 20:02:41
心碎!虎鲸母子被困废弃海洋公园,无人机拍到濒死“起舞”引全球愤怒!

心碎!虎鲸母子被困废弃海洋公园,无人机拍到濒死“起舞”引全球愤怒!

英国报姐
2025-11-08 21:08:54
警惕!网购电动自行车电池起火15人遇难 火灾现场披露

警惕!网购电动自行车电池起火15人遇难 火灾现场披露

环球网资讯
2025-11-09 09:32:09
歼35给的压力太大,特朗普打破惯例,给了内塔尼亚胡沉重一击

歼35给的压力太大,特朗普打破惯例,给了内塔尼亚胡沉重一击

空天力量
2025-11-09 17:25:08
毛主席每年遗体防腐费用不菲,但中国人直呼:“花得值!”

毛主席每年遗体防腐费用不菲,但中国人直呼:“花得值!”

百态人间
2025-11-08 05:45:03
缅甸政府将拆除KK园区148栋建筑,其中包括KTV、医院和SPA会所,已拆除101栋

缅甸政府将拆除KK园区148栋建筑,其中包括KTV、医院和SPA会所,已拆除101栋

红星新闻
2025-11-09 18:35:50
曾琦老公什么都没做,也被挖了出来!网友:有点理解主任了

曾琦老公什么都没做,也被挖了出来!网友:有点理解主任了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11-08 12:59:03
豪掷150亿,特斯拉要“去中国化”!

豪掷150亿,特斯拉要“去中国化”!

金投网
2025-11-07 16:20:25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9 10:44:07
两少年骑车失联21天后续,遗体已找到,曾有活着机会,细节曝光

两少年骑车失联21天后续,遗体已找到,曾有活着机会,细节曝光

鋭娱之乐
2025-11-09 08:27:15
郑丽文:“九二共识”是两岸中国人最高智慧展现,国民党将坚定走下去

郑丽文:“九二共识”是两岸中国人最高智慧展现,国民党将坚定走下去

海峡导报社
2025-11-09 10:27:07
7000亿新省级银行,获批筹建!

7000亿新省级银行,获批筹建!

证券时报
2025-11-09 08:10:11
俄大规模袭击乌克兰,乌国有火电站陷入瘫痪,德军司令:若与俄开战,德将成北约集结地

俄大规模袭击乌克兰,乌国有火电站陷入瘫痪,德军司令:若与俄开战,德将成北约集结地

扬子晚报
2025-11-09 15:18:17
郑丽文参加纪念后,邱毅落泪反思,蔡正元彻底不演了!卢秀燕沉默

郑丽文参加纪念后,邱毅落泪反思,蔡正元彻底不演了!卢秀燕沉默

李博世财经
2025-11-09 14:13:44
钓鱼岛究竟有多大?上面能住人吗?终于揭开钓鱼岛神秘的面纱

钓鱼岛究竟有多大?上面能住人吗?终于揭开钓鱼岛神秘的面纱

缘史记
2025-11-07 18:14:40
2025-11-09 22:35:00
历史有些冷 incentive-icons
历史有些冷
一起探索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
5892文章数 13051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两位欧洲政要将同日访华:一人曾被誉为欧洲"最帅王子"

头条要闻

两位欧洲政要将同日访华:一人曾被誉为欧洲"最帅王子"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亲子
数码
时尚
家居
公开课

亲子要闻

小龚大夫上线了

数码要闻

华硕天选 6 Pro 酷睿 / 锐龙版开启大促:国补到手价低至 7519 元

伊姐周六热推:电视剧《四喜》;电视剧《唐朝诡事录之长安》......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