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看不一样的风景
甘肃玉门这座老城,突然因为“28块一平米”、“两千块就能安个家”的消息火了起来,仿佛被遗忘的时光猛地撞进了现代人的生活。
一搜“甘肃玉门的老城”,跳出来的常是“鬼城”这个词,带着点猎奇和唏嘘的味道。
![]()
我不禁好奇:曾经的“西部明珠”,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
空荡的街道和沉默的厂房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那不仅仅是衰败,更是一段跌宕的岁月,等着我们去解开。
那么玉门老城经历了什么?
![]()
01
说起玉门的辉煌,怎么也绕不开石油。
1939年,一群石油人就在老君庙前挥汗如雨,没有先进设备,全靠双手硬生生凿出了玉门油田的第一口井——老一井。
每天十吨原油喷涌而出时,不光点亮了中国石油工业的火种,还狠狠打破了外界说中国“贫油”的偏见。那段日子,玉门真是“富得流油”。
![]()
在能源匮乏的年代,老君庙油田的50万吨石油撑起了全国九成以上的产量,托着新中国工业摇摇晃晃地起步。
人们常说:“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
这份豪迈,成了城市最亮的勋章。
![]()
作为“中国第一石油城”,玉门在甘肃数一数二,石油渗透进每个角落。
职工宿舍、办公楼、医院、学校、超市、影剧院拔地而起,编织出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圈。
高峰时,五万个工作岗位里,七成多都和石油挂钩。
从这里走出了像“铁人”王进喜这样的英雄,他们带着玉门的技术和精神,奔向大庆、胜利、青海,成了中国石化的脊梁。
![]()
闭上眼睛想想,那时的玉门多热闹啊:街上人声鼎沸,工厂机器轰鸣,校园里书声琅琅,夜晚的文化宫灯火通明,笑声不断。
对那代石油人来说,这里不只是个谋生之地,更是青春和梦想燃烧的地方,荣光闪闪的家园。
然而,繁华总有落幕时,玉门的衰落早早就埋下了伏笔。
![]()
02
从繁华都市到“空城”的无奈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它的命脉绑在地下石油上,石油产业占了经济总量的六成多。
这种“一油独大”的结构,在不可再生的资源面前,注定走不远。
石油产量下滑就是第一个信号——1959年冲到140.6万吨的顶峰后,便一路下跌。
几十年的开采榨干了地下的宝藏,1998年只剩38万吨,连零头都算不上。饭碗没了,城市引擎也熄了火。
![]()
紧跟着的是人口大流失。
1995年,第一批约两万石油工人离开故乡谋生,之后几年又陆续走了一万职工和五万多居民。
街道越来越空旷,居民区冷清得让人心酸。
2001年,中国石油批准玉门油田基地整体搬到酒泉附近,只留少部分人守着开采设备。
再五年后,2006年9月,市政府也迁往新市区。老城被彻底“遗弃”,“鬼城”的名号算坐实了。
![]()
更糟的是环境和天灾的打击。
过去只顾开采、忽视保护,老城付出了代价:空气污浊、土壤污染、水源威胁,生活变得艰难。
加上玉门地处祁连山地震带,频繁的地震和泥石流摧毁着脆弱的基础设施,留下的人们日子更难熬。
![]()
房价崩盘成了最后的写照:70平米的房子只卖2000元,每平米28块多,便宜得像杯奶茶。
租房更惨,月租20到50元,很多房子白送都没人要,任由风雨侵蚀,偶尔成了拾荒者的避难所。“白给也不要”的调侃背后,是残酷的现实——
工作机会没了,公共服务瘫痪,环境恶劣。那超低的房价,不过是高昂生活成本的反面镜子。
![]()
03
老城的守忆
新城崛起的共生
时光不会只留叹息,玉门在沉寂中找到了新生的路。
现在的它,像在演一出双城记,老城和新城各走各的节奏,却奇妙地呼应着。
老城繁华褪尽,反倒沉淀出一种独特的诗意。它不再喧嚣,却靠着工业遗产和历史印记,吸引着怀旧者和旅行者。
时间在这里仿佛停了脚步:墙皮斑驳、楼梯生锈、废弃的厂房像巨大的钢铁雕塑,每处遗存都封存着滚烫的故事。
![]()
老城
作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老一井已是全国重点文物。
井口旁的老钻木井架,沉默地讲述着中国石油起步的峥嵘岁月。
走进旧炼油厂,锈迹斑斑的蒸馏塔和输油管道,还能让人想象当年油流奔涌的壮观场面。
依山而建的石油工人窑洞和老宿舍区,留着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土坯墙、褪色的家具、墙上的旧标语,让人触碰老一辈在艰苦中奋斗的传奇。
![]()
城外还有大自然的馈赠:
魔山地质公园的丹霞地貌,赤红、明黄的山体在戈壁蓝天下铺开壮丽画卷,成了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
新城
而几十公里外的新城,画风大变。
玉门人抓住了戈壁的劲风,发展风电产业,硬是从“黑色”转型“绿色”。
如今,这里戴上“中国新能源之都”的桂冠。
戈壁滩上,一排排白色风车高耸入云,叶片在风中缓缓转动,发出低沉的嗡鸣。
这绵延的风车阵,不仅是震撼的风景,更是城市新生的脉动。风电不仅打破了石油依赖,还带动了设备制造和运维产业链,创造了新工作,甚至引回了一些游子。
![]()
生态也大变样——告别粗放开采,新城建设中绿意盎然:蓝天白云日常可见,疏勒河畔清水绿岸,街道整洁。
2023年,玉门新市区入选甘肃唯一的“西部百强县市”,这份荣誉宣示着:资源枯竭型城市,只要转型得当,照样能重生。
![]()
玉门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出城市发展的道理:靠单一资源终难长久,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才是正途。
追逐经济利益时,守护好绿水青山,城市才有真正的未来。如果你想触摸一段工业史诗,感受一座城的涅槃坚韧,亲自来玉门吧。
在沉默的厂房和转动的风车间,在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活力里,这座经历繁华、沉寂又倔强重生的城市,一定会给你意想不到的触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