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某医院的瓜有几天了。
大家感慨,现代高科技又毁了一对人才。
两位涉事人的履历,堪称“金光闪闪”。
祖某某,副院长,手握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SCI论文发了几十篇,公认的技术大拿。
曾某,眼科骨干,专攻高难度视网膜手术,是众多患者的光明使者。
木秀于林,可惜授人以柄。安装视频的人,终于把几个月前抓到的“王炸”甩了出来。
天上掉一个大瓜,网民吃瓜品瓜,又要热闹一阵子了。
![]()
哪知评论区并没有一边倒,甚至颇有抱不平之声。
两大舆论阵营,核心争议在于“医生私德缺陷是否应剥夺其执业资格”。
有的说:
个人私事,何必小题大做
从古至今,哪个地方没有这种事,你情我愿,又不犯法
还有的说:
国家培养一个技能高超的医生真的不容易,要花费不少代价呢
希波克拉底誓言只是强调不能和自己的病人
甚至还力挺曾某:
我2022年曾在人民医院眼科做手术,是曾医生接诊的,人很好
当年我视网膜脱落,是曾主任放弃休息时间紧急手术,保住了我的眼睛
网上可查,曾某曾为一名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孤儿,熬夜4小时完成手术;还作为志愿者参与津巴布韦光明行义诊活动,为两百余名贫困患者送去光明。
全网支持“专业与私德分离”的网友占了4成多。
“评价医生的核心应是诊疗水平,只要未出现医疗事故、收受贿赂,私人感情问题不应影响其执业权利”。
更有网友直言:惩罚了他们,那些等着他们做手术的病人怎么办?
![]()
另一方则坚决反对“德才分离论”。
他们质疑,医生手握生死决策权,连婚姻忠诚都做不到,如何让人相信能坚守“不收受红包”的底线。
另外,他们的纠葛只是发生在床笫吗?
副院长分管设备采购,眼科又是耗材使用大户,会不会存在利益输送?
曾主任会不会通过祖副院长获得额外科研项目,眼科是否优先使用某些品牌耗材?
上下级之间的不正当关系,往往是跟权力寻租捆绑在一起的。
2023年,湘雅二医院刘翔峰案发后,全省开展医疗专项整治,到2025年10月已查处医务人员137人。
医疗和教育是两大民生痛点。看病难、上学难已让民众“连滚带爬”久矣。
湖南医院的瓜也照出了众生相。有人找17分钟视频资源,有人侦察背后搞人的人,也有人质疑值班室安装摄像头的合法性。
但重点并不在视频上,也不在停职上。
以他们两位的资历和能耐,转战私立医院,或者自开门诊,余生吃香喝辣不成问题。
但芸芸众生的看好病、上好学的诉求,满足了吗?
归根到底,大家关心的不是少数“精英”们的私生活,而是自己的生活。
另外,个体的错误能否推动系统进步?
个体的悲剧已经发生,为了治病救更多人,更为了系统健康,应该借机审视更大精英群体权力监督机制,推动社会进步。
看来,他们的停职只是第一步,要重建信任,必须公示两人任职期间的科室经费流向、设备采购记录,再顺藤破瓜。
这样一来,会不会有更大的瓜暴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