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经济现象,刀刀见血并不难,但是,要让学者提出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那就太难了,以至于很多网友会成为愤怒的小鸟,认为只提出问题,不解决问题,就是耍流氓。
这是对经济学的理解偏差。
当然 ,也不排除另一种情况,这些网友根本是反对分析的结论,却又恼怒于无力辩证。
![]()
为什么说是经济学的理解偏差?
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清楚经济学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弗里德曼认为经济学可以预测,确切地说应该是定向预测,完全的量化预测不可能,因为经济现象与物理现象不同,是非线性的,无限维度,要有无限算力,人类没有这个能力;本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试图为熊彼特“破坏性创新”提供量化模型,这只能是相对概念,第一届诺贝尔奖得主丁伯根也是在追求量化模型,这是人类的一个梦,如果这个梦能实现,共产主义就实现了。
这一点弗里德曼当然看得很清楚,他给经济学的预测打了一个补丁:“经济学的任务是构建一套一般化体系,通过逻辑推演预测环境变化的影响,而非设计具体政策工具。”
![]()
完全正确。
这就好比一个车间量产上不去,王二麻子运用经济学的系统分析会发现,是因为设备故障太多,维护不到位,也能给出数据支持,王二麻子的任务到此就结束了,如果到了这一步,车间主任还要追着王二麻子说,你不给我一个具体方案,你是流氓。那就好的选择是先把这个车间主任撤了,对经济学来说,提出问题已经是解决问题,具体的方案,是否成立一个维护中心,谁负责,办公区间设在哪,关王二麻子什么事?
哈佛大学教授罗德里克做了一个医生问诊的类比,“经济学家应像医生诊断病情一样,通过观察症状、追溯病史、分析病因,最终给出治疗方向,而非开具具体药方。”
![]()
这个比喻放大了经济学的作用,经济学没那么大的神通,而且对病情如此通透却开不出药方,也不合常理,不得不说,大多数人都停留在罗德里克的认知中。其实经济学也就是个CT,磁核共振什么的,而经济学的大师们总会超了经济学的边界,对经济现象做了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比如哈耶克,他的视角远远超越了经济的范围,他的结论是哲学的,也是社会学的。
哈耶克说“经济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利用分散在个体中的实践知识,而经济学家掌握的理论知识无法替代具体场景中的经验判断。”
用哈耶克的这段文字作为文章的结束语吧:
经济学家永远停留于理论层面,而分散的个体总是会超越理论层面创造奇迹。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