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新加坡前总理大胆预言:中国已经“老”了,将来经济会被印度超越

0
分享至

前言

10月底,伦敦的智库里,一位老练的棋手落下了一子,激起层层涟漪,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以精准拿捏地缘平衡闻名,却抛出了一个“人口决定论”的旧观点。

他似乎忘了,时代早已改变,中国发展的主引擎,已从劳动力数量转向了全要素生产率!

当一位老棋手用旧棋谱复盘新棋局,问题来了:我们该认真回应,还是付之一笑?



编辑:晚风

李显龙掏出旧地图,中国早已换了赛道

李显龙的言论,本质上是一张旧时代的地图,他用人口中位数这个坐标,试图定位中国和印度的未来位置。但这张地图,却早已无法描绘今天的真实世界。

中国这辆赛车,早已告别了依赖“人口燃料”的旧赛道,驶入了依靠“科技创新、治理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新赛道!

看看中国的现实吧,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已达2.8%,远超印度长期徘徊的0.7%,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新兴领域的投资增速更是超过了20%。



这才是驱动我们这辆赛车持续加速的新燃料,我们不再单纯比拼谁的驾驶员更多,而是比拼谁的引擎更智能,谁的导航系统更高效!

反观印度,虽然拥有庞大的人口储备,却面临“三道鸿沟”。

首先是教育与技能的鸿沟,成年文盲率近24%,大量年轻劳动力无法适应未来产业需求,其次是制度与基建的鸿沟,复杂的土地政策和落后的物流体系,拖累了经济潜能的释放,最后是就业创造的鸿沟,每年千万级的新增劳动力,对产业发展构成了极限考验。



越南的例子就是个警示,这个曾被看作“下一个中国”的国家,在享受了人口红利后,如今也陷入了产业升级的瓶颈。

这说明,人口红利从来不是免费的午餐,它更像一颗需要精心培育的种子,没有好的土壤,再饱满的种子也难以开花结果,甚至可能沦为沉重的社会负担。

世界银行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保持在30%左右,而印度约为15%。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虽然有所放缓,但依然显著高于印度。

这清晰地表明,两国的确不在同一条赛道上竞争,我们比拼的是智慧,是效率,是创新生态,而对方还在为如何把“人”变成“人力”而苦恼。

所以,当有人还在用人口数量来预测未来时,我们不妨一笑置之,因为这场竞赛的规则已经改变,终点线也已重新划定。

纠结于旧地图上的标记,只会让我们看不清前方的康庄大道,真正的胜负手,早已不在于人口的增减,而在于发展范式的升维。



印度的三道深渊:人口、基建和制度

如果我们把国家发展比作一场越野赛,那么印度面前,横亘着三道难以逾越的深渊。

第一道是“人口”本身构成的深渊,看似年轻的人口,实则隐藏着巨大的质量危机,超过80%的非正规就业率,意味着绝大多数劳动者缺乏稳定的社会保障和职业培训,青年失业率超过16%,女性劳动参与率更是低得惊人,这等于浪费了另一半的人口潜力!



第二道深渊是“基础设施”,印度的公路密度不到中国的三分之一,港口效率全球排名百名开外,货物清关有时要等上几周,这样的基建水平,如何承接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又如何提高整体经济的运行效率?

这就好比一个运动员,空有一身肌肉,却穿着一双不合脚的鞋,跑起来既吃力又容易受伤,没有高效的物流和能源网络,庞大的人口就是一盘散沙,无法形成合力。



第三道,也是最致命的深渊,是“制度”,印度各邦之间政策差异巨大,全国性的统一市场难以形成,土地所有权问题错综复杂,外资在印度的投资之旅往往充满不确定性。

近年来,印度三次修改新能源准入规则,两次调整数字服务税,这种政策的不稳定性,极大地打击了外资的信心,一个无法提供稳定预期的环境,又怎能吸引全球最优质的资本和技术呢?



这三道深渊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了印度发展的巨大瓶颈,教育问题决定了劳动力质量,基建问题制约了经济效率,而制度问题则摧坏了发展的确定性。

这三者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困局,即便印度拥有再多的人口,如果无法跨越这三道深渊,那么其“人口红利”就永远只是一个美好的幻想。



有人可能会拿中国曾经的“人口红利”来反驳,但别忘了,中国在享受人口红利的同时,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建成了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让亿万人口转化为有技能的产业工人。这才是人口红利得以兑现的根本原因。



没有这些“配套工程”,人口再多也只是数字而已。

所以,看待印度的发展,我们不能只看到其人口数量的优势,更要看到其背后结构性的、系统性的挑战,这三道深渊,是印度短期内无法逾越的障碍,也是其“超越中国”论最大的虚妄之处。

当现实如此清晰时,任何脱离实际的预言,都更像是美好的祝福,而非科学的判断。



小国的精明算盘,藏在“捧印”的温柔刀后

那么,李显龙为何要在此时高调“捧印”?这背后,藏着新加坡作为小国,在大国博弈夹缝中生存的精明算盘。

新加坡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建立在马六甲海峡这条全球最繁忙的航运生命线上。

它的繁荣与生存,深度依赖于全球贸易的畅通和区域力量的均衡。



中国综合国力的崛起,尤其是其在东南亚地区与日俱增的影响力,让新加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已攀升至近万亿美元,中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这对于一个习惯了在各方力量间游刃有余、左右逢源的城邦国家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新加坡最害怕的,就是区域内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那会极大地压缩它的战略回旋空间,所以,李显龙此番“力挺”印度,本质上并非单纯看好印度的发展,而是希望将这个南亚大国,推向区域平衡的另一端,以对冲中国的巨大影响力!

这背后,是一种深刻的“生存焦虑”,李显龙在讲话中意味深长地补充道:“不管怎样,中国仍然是世界贸易体系受益者和维护者。”



这句话的弦外之音十分清晰:他希望正在崛起的中国,能够继续在当前由西方主导建立的国际规则体系内行事,因为新加坡的成功,正是建立在这一套规则之上的。

随着中国开始从一个“规则接受者”向“规则重塑者”转变,并为了保障自身供应链安全而开发绕过马六甲海峡的陆路通道,新加坡的焦虑感可想而知。

更有趣的是,新加坡自己恰恰是“自给自足”的模范生,这个资源匮乏的岛国,早就把“战略自主”刻进了骨子里。



它的粮食储备够全国吃180天,淡水供应通过海水淡化等技术实现了90%自给,它要求中国“相互依存”,自己却在生存命脉上绝不依赖他人。

这种赤裸裸的双重标准,说到底还是小国的“生存智慧”和“无奈选择”。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再看李显龙的言论,就能多一层“同情之理解”,他并非不清楚仅从人口层面来评价一个经济体未来的发展是多么片面。



但作为新加坡的资深政治家,他必须发声,必须服务于自己国家的根本利益,这番言论,是一次精准的利益试探,是一把藏在“捧印”温柔刀背后的外交辞令。

它向西方传递了“亚洲有力量可以制衡中国”的信号,向印度给予了战略肯定,同时也向中国表达了一种含蓄的提醒。



所以,面对这番言论,我们不必愤怒,也无需过度解读,这只是一次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常规操作,一场服务于国家利益的精明表演。

看懂了背后的逻辑,我们或许会多一分从容,少一分被动的情绪,毕竟,大国崛起的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声音,重要的不是如何去反驳,而是如何保持自己的节奏和定力。



看懂了李显龙的“阳谋”,才明白真正的大国定力

当我们洞悉了李显龙言论背后的“阳谋”之后,便会发现,最佳回应根本不是陷入辩论,而是展现一种超越性的战略定力。

这种定力,源自我们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深刻自信,源自我们早已切换到更高维度的“新赛道”,当别人还在纠结于人口数量的增减时,我们早已将目光聚焦于如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如何构建更强大的创新生态。



这是一种怎样的自信?是面对外界噪音时的“且听且一乐”,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从容。

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中国的未来,不取决于别人如何评价,而取决于我们自己如何行动。

我们的问题,不是能不能被超越,而是如何解决好发展起来以后的新问题,如何让亿万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我们的目标,不是在别人的坐标系里争第一,而是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通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的观点很能代表这种心态,他说:“讨论中印经济比较,如果还停留在人口数量层面,说明思维还停留在上个世纪。

未来的竞争是制度效率、创新生态和人才质量的竞争,中国已经完成了惊险的一跃,而印度还在起跳线上做准备。”

这种洞察,不是傲慢,而是基于事实的清醒判断,它告诉我们,大国的格局,体现在不为浮言所动,不为杂音所扰,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



未来的竞争,将是“标准”的竞争,谁能定义未来发展的评价体系,谁就能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过去,这个标准由西方制定,我们被动跟随。

现在,我们开始用自己的实践,为世界提供新的选择和方案。

从“一带一路”倡议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到绿色能源的全球引领,我们正在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新的发展范式的定义。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也预测,到2030年,全球制造业的竞争力将更多地由“速度、敏捷性和创新生态”决定,而非劳动力成本,这意味着,单纯依赖廉价劳动力的国家将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被边缘化。

而中国,早已开始布局,我们庞大的工程师红利、完善的产业链配套、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正是为了迎接这个新时代的到来。



所以,当李显龙用“人口”这个旧尺子来丈量我们时,我们大可淡然一笑,因为我们手中的,早已是一把能够测量未来的新标尺,这把标尺,刻度着创新、效率、制度和智慧。

拥有这把新标尺的我们,又何必在意别人用旧尺子量出的结果呢?

这,才是一个真正大国应有的心态和定力,不辩解,不焦虑,走好自己的路,让时间去证明一切。



结语

归根结底,李显龙的言论,不过是时代转型期的一朵浪花,它提醒我们,大国崛起的终点,必然伴随一场关于发展话语权的争夺。

未来的竞争,将是创新生态和制度效率的比拼,而不是人口数量的游戏,这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当别人再用年龄来衡量我们时,我们该如何回应?或许,一个从容的微笑,就是最好的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狗咬人引发命案开庭,9人闯门打砸酿血案,审讯时更多细节曝光

狗咬人引发命案开庭,9人闯门打砸酿血案,审讯时更多细节曝光

以茶带书
2025-11-14 12:51:21
医生被护士骂的理由能有离谱?网友:我一直以为护士是医生的佣人

医生被护士骂的理由能有离谱?网友:我一直以为护士是医生的佣人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3 00:15:03
11.15围棋赛事:三星杯半决赛第2场丁浩胜金志锡,中国队提前夺冠

11.15围棋赛事:三星杯半决赛第2场丁浩胜金志锡,中国队提前夺冠

每日棋事
2025-11-15 21:06:26
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只有此一人,真的漂亮,而且很媚,媚而不俗

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只有此一人,真的漂亮,而且很媚,媚而不俗

乡野小珥
2025-10-19 14:41:29
赵心童晋级决赛,特鲁姆普落败,国手表现不佳,成绩有所下滑

赵心童晋级决赛,特鲁姆普落败,国手表现不佳,成绩有所下滑

铿锵格斗
2025-11-15 07:46:38
霍思燕这件衣服太宽松了吧,练个瑜伽都快走光了,是故意的吧

霍思燕这件衣服太宽松了吧,练个瑜伽都快走光了,是故意的吧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0-26 03:25:09
突发特讯!日本男足海报在日本引发巨大争议,引发高度关注

突发特讯!日本男足海报在日本引发巨大争议,引发高度关注

天光破云来
2025-11-15 15:20:40
苹果二号人物,正式退休!库克发文

苹果二号人物,正式退休!库克发文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15 08:15:35
刚刚预报:最低温-3℃,阵风9~10级+阵雪!青岛下半年第一场雪或将出现在……

刚刚预报:最低温-3℃,阵风9~10级+阵雪!青岛下半年第一场雪或将出现在……

鲁中晨报
2025-11-15 07:31:27
外媒:中国加紧备战,23年在西太演习耗资1100亿元,占国防开支7%

外媒:中国加紧备战,23年在西太演习耗资1100亿元,占国防开支7%

文史旺旺旺
2025-11-14 19:49:25
U22国足vs韩国U22:拜合拉木、汪士钦、王博豪首发,李昊出战

U22国足vs韩国U22:拜合拉木、汪士钦、王博豪首发,李昊出战

懂球帝
2025-11-15 18:40:08
杭州母亲偷看00后女儿手机大吃一惊:月薪九千元的女儿每月花五千元购买秒回师服务

杭州母亲偷看00后女儿手机大吃一惊:月薪九千元的女儿每月花五千元购买秒回师服务

观威海
2025-11-15 15:06:06
新加坡总统公开警告中国,要想世界和平,中国得放弃一样东西!

新加坡总统公开警告中国,要想世界和平,中国得放弃一样东西!

南权先生
2025-11-14 16:17:25
一战打醒开拓者!杨瀚森打爆10号秀,给机会,他不比状元弗拉格差

一战打醒开拓者!杨瀚森打爆10号秀,给机会,他不比状元弗拉格差

金风说
2025-11-15 14:51:20
韩国媒体惊呼:这位球员竟登顶亚洲市场价值榜首

韩国媒体惊呼:这位球员竟登顶亚洲市场价值榜首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14 23:51:41
“她老了怎么办?”母亲纵容漂亮女儿退学,评论区网友清醒发言!

“她老了怎么办?”母亲纵容漂亮女儿退学,评论区网友清醒发言!

知晓科普
2025-11-01 18:53:51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野田佳彦、石破茂接连公开反对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野田佳彦、石破茂接连公开反对

政知新媒体
2025-11-15 21:11:14
若中日再次爆发战争,结局会如何?俄罗斯和美国看法一致​

若中日再次爆发战争,结局会如何?俄罗斯和美国看法一致​

寻途
2025-11-04 21:16:03
大陆愤怒升级,马英九、洪秀柱出面表态,新党:和平统一不是退让

大陆愤怒升级,马英九、洪秀柱出面表态,新党:和平统一不是退让

影孖看世界
2025-11-15 18:19:11
万亿巨头深夜公告!股东拟转让市值184亿元股票,押宝储能?

万亿巨头深夜公告!股东拟转让市值184亿元股票,押宝储能?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15 09:34:55
2025-11-15 21:51:00
叹知 incentive-icons
叹知
历史不是注定的,而是由我们自己创造的。
4842文章数 37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高市对华挑衅后日本同时被四国痛批 特朗普划清界限

头条要闻

高市对华挑衅后日本同时被四国痛批 特朗普划清界限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房产
艺术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艺术要闻

惊艳!她的造型和用色让人叹为观止!

旅游要闻

【2025打卡中国】淮安松弛感拉满 法国博主:原来这就是《西游记》作者家乡!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