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教育圈3件寒心事!直接践踏中小学教师尊严,看完太扎心

0
分享至

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现实中,不少中小学教师忙得灰头土脸,不仅身心俱疲,还常遭遇一些让人尊严尽失的事。尤其是下面这3件事,看似是教育常规,实则一步步消磨着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看完让人五味杂陈。

第一件事,“推门听课”:随时随地的“突击检查”,让老师如芒在背。

按说教学是光明正大的事,但课堂不是舞台,不可能每一刻都“完美无缺”。可现实是,领导想听课,不用提前沟通,随时能推开门走进教室。有时候老师正在讲解枯燥的习题,有时候在整顿课堂纪律,甚至在对调皮学生进行教育惩戒,突然闯入的领导,让老师瞬间陷入两难。

继续严厉批评学生,怕在领导面前“印象不好”;立刻切换笑脸假装讲课,又显得虚伪刻意。更尴尬的是,学生看着老师在领导面前唯唯诺诺的样子,原本建立的威信瞬间崩塌。要知道,古人都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教师都是经过层层选拔、专业培训才走上讲台的,难道连基本的课堂主导权都不配拥有?

反观其他行业,银行职员点钞时,不会有领导指责“姿势不美”;医生做手术时,不会有领导突然喊停“检查动作规范”;交警指挥交通时,也不会有领导挑剔“手臂举得不到位”。唯独教师的课堂,要随时接受“突击检阅”,这种不被信任的感觉,比辛苦更伤人。


第二件事,“无生课堂”:对着空气讲课,沦为自说自话的“演员”。

教育本是实践的科学,课堂的魅力在于师生互动、现场生成。可现在,不管是评职称还是赛教,都流行“无生课堂”——让老师对着空无一人的教室讲课,没有学生回应,没有学情反馈,全程全靠自己“演”完40分钟。

更荒谬的是,一群所谓的“专家评委”,还要根据老师的“表演”打分,评判其教学水平高低。这就像让没生过孩子的人谈分娩感受,让没到过北极的人说刺骨寒冷,让盲人描述色彩缤纷,完全脱离实际,却成了教育圈的“常规操作”。

教师的核心能力是因材施教,是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教学节奏,可无生课堂里,这些都成了空谈。为了拿高分,老师只能死记硬背教案,刻意设计动作和话术,最后练得像个机器人,失去了教学最本真的灵活与温度。


第三件事,“打造精品课”:反复排练的“表演课”,让教学沦为体力活。

“一师一优课”“名师示范课”,听着高大上,背后却是无尽的套路。一堂所谓的“精品课”,要经过专家反复打磨,从开场白到结束语,从板书设计到互动环节,甚至老师的每一个手势、每一个眼神,都要精准排练,直到“完美无缺”。

可这样的课,早已不是真实的教学,而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表演。更讽刺的是,一旦这堂课“成名”,老师走到哪里都要照着演一遍,不管面对的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基础薄弱的学生,都用同样的脚本、同样的节奏。初次听课的人会惊叹“太精彩了”,但知情者都清楚,这不过是重复了无数次的“体力活”。


课堂的本质是生成与互动,是根据学生的状态灵活调整,而“精品课”却把教学变成了僵化的表演,既违背了教育规律,也让老师彻底失去了教学的热情与创造力。

其实,教育圈里践踏教师尊严的事远不止这些,“县管校聘”“教师轮岗”中的不合理之处,“晋职名额”的激烈内卷,早已被讨论多年。可最让人寒心的是,上述这3件事,看似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实则充满了形式主义,完全忽视了教师的专业价值和人格尊严。


教师也是普通人,他们需要信任、尊重和职业认同感。当课堂上要时刻提防“突击检查”,评职称要对着空气“演戏”,上好课要反复排练“表演”,他们的尊严何在?而一个没有尊严的教师,又怎么能培养出有底气、有自信的学生?

教育的核心是“人”,既要尊重学生,也要尊重教师。少一些形式主义的折腾,多一些发自内心的信任;少一些脱离实际的评判,多一些对专业的敬畏,才能让教师真正挺直腰杆教书,让教育回归本真。


你身边的中小学教师,还遭遇过哪些让人寒心的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郑丽文出席秋祭挨批!陈玉珍:怎么不说民进党纪念真正的间谍?

郑丽文出席秋祭挨批!陈玉珍:怎么不说民进党纪念真正的间谍?

新时光点滴
2025-11-09 19:30:21
解析张灵甫杀妻案真相:既非出轨,亦非“通共”,真正原因是这个

解析张灵甫杀妻案真相:既非出轨,亦非“通共”,真正原因是这个

阿胡
2025-11-01 12:20:33
独行侠总经理尼科·哈里森的职位岌岌可危,成为NBA热议话题

独行侠总经理尼科·哈里森的职位岌岌可危,成为NBA热议话题

好火子
2025-11-10 04:51:53
只剩下番号和旗帜:战争三年,俄军的精锐部队几乎打光了!

只剩下番号和旗帜:战争三年,俄军的精锐部队几乎打光了!

柴刀夫司机
2025-05-28 09:26:19
不是尹锡悦内乱,是军方政变?承认枪毙李在明,军方集体倒戈!

不是尹锡悦内乱,是军方政变?承认枪毙李在明,军方集体倒戈!

千雪新说
2025-11-09 14:36:20
终于明白,当年老王不让姚振华入股的原因了,原来是怕发现……

终于明白,当年老王不让姚振华入股的原因了,原来是怕发现……

麦小柒
2025-11-04 14:29:51
银行批量直售房产

银行批量直售房产

经济观察报
2025-11-07 21:22:29
不止电池升级那么简单!Model Y新增长续航后驱车型

不止电池升级那么简单!Model Y新增长续航后驱车型

热点科技
2025-11-09 18:27:38
9500万人口的东北,去年生了38万,死亡91万!情况比想象中更严重

9500万人口的东北,去年生了38万,死亡91万!情况比想象中更严重

狐狸先森讲升学规划
2025-08-01 18:30:03
“华人圈最红女优”被全网“开盒”荡妇羞辱,她却用恶评赚6000万

“华人圈最红女优”被全网“开盒”荡妇羞辱,她却用恶评赚6000万

诗意世界
2025-11-07 10:23:31
湖南19岁男生和母亲新疆自驾游,父亲发现纸篓异物,崩溃了

湖南19岁男生和母亲新疆自驾游,父亲发现纸篓异物,崩溃了

纸鸢奇谭
2024-10-13 19:26:30
李在明临时取消与主要财界领袖座谈会,引发韩国业界人士猜测

李在明临时取消与主要财界领袖座谈会,引发韩国业界人士猜测

环球网资讯
2025-11-10 07:06:11
上海虹桥⇋浦东,只要10分钟,仅需59元?最新消息传来,网友:狠狠期待了

上海虹桥⇋浦东,只要10分钟,仅需59元?最新消息传来,网友:狠狠期待了

新民晚报
2025-11-09 09:38:32
“三资三化”最后谁买单?从淤泥拍卖看国有资源盘活的狂欢与隐忧

“三资三化”最后谁买单?从淤泥拍卖看国有资源盘活的狂欢与隐忧

细雨中的呼喊
2025-11-01 00:24:05
ATP年终总决赛:兹维列夫2-0晋级,阿尔卡拉斯横扫开门红

ATP年终总决赛:兹维列夫2-0晋级,阿尔卡拉斯横扫开门红

宋鶛搞笑配音
2025-11-10 07:05:26
意甲最新积分榜:国际米兰豪取3连胜登顶,那不勒斯连续3场不胜!

意甲最新积分榜:国际米兰豪取3连胜登顶,那不勒斯连续3场不胜!

英超这些事儿
2025-11-10 05:49:44
别说模仿了,复制都做不到,可口可乐的配方,为何至今无人破解?

别说模仿了,复制都做不到,可口可乐的配方,为何至今无人破解?

法老不说教
2025-11-05 23:07:28
淘宝已被调查

淘宝已被调查

政知新媒体
2025-11-08 20:27:47
65岁倪萍医美后美炸天!优雅时髦,没有皱纹,年轻的像20岁!

65岁倪萍医美后美炸天!优雅时髦,没有皱纹,年轻的像20岁!

大龄女一晓彤
2025-09-23 19:35:20
中国艺术家指控“鹰眼”演员性骚扰并遭威胁举报移民局,“鹰眼”团队否认指控

中国艺术家指控“鹰眼”演员性骚扰并遭威胁举报移民局,“鹰眼”团队否认指控

红星新闻
2025-11-08 17:25:14
2025-11-10 07:47:00
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自有颜如玉
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485文章数 4509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南方科技大学就业真相调查(六):保研数据分析

头条要闻

防晒品穿"马甲"进药店 企业钻医保漏洞拿下9000万大单

头条要闻

防晒品穿"马甲"进药店 企业钻医保漏洞拿下9000万大单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游戏
艺术
房产
数码
公开课

《暗黑四》又在藏什么?官方暗示TGA有新内容!

艺术要闻

Kelly Birkenruth:美国当代现实主义画家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数码要闻

闪迪NAND闪存报价大涨50%!声称缺货潮至少再持续一年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