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资本市场上一向低调的生物柴油板块异军突起,成为市场震荡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并非偶然的题材炒作,其背后是产业逻辑的深刻变化:生物柴油的应用正从传统的车用领域,强势转向空间更为广阔的航运与航空减碳赛道,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正在打开。
![]()
一、 航运减碳:生柴成为“最优解”,而非绿醇
市场对航运绿色燃料的讨论,曾一度聚焦于绿色甲醇。然而,深入产业现实便会发现,生物柴油才是当前及中期内航运减碳最现实、最经济的受益者。
核心逻辑在于两点:存量兼容性与成本优势。
存量兼容性:全球高达90%的现有船舶无需改造或仅需微小改造即可使用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实现即时减碳。相比之下,甲醇动力船舶在全球船队中的占比不足1%。这意味着,生物柴油能够“无缝对接”现有庞大的航运舰队,满足迫在眉睫的碳减排法规要求。
成本优势:目前,生物柴油的价格相较于绿色甲醇拥有近50%的显著优势。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前期关注绿色甲醇的资金正重新审视投资逻辑,转向基本面更扎实、性价比更高的生物柴油板块,这一趋势已在近期的市场风格转换中得到验证。
二、 量价齐升:船燃需求打开成长天花板
航运需求的注入,为生物柴油行业描绘了一幅“量价齐升”的宏伟蓝图。
“量”的飞跃:全球船用燃料年需求量约2亿吨级,即便仅有小比例的替代,对当前国内仅约200万吨的供给体量而言,也是数十倍的巨大增量空间。这个潜在市场足以彻底改变行业的成长轨迹。
“价”的修复:为规避欧盟对华生物柴油的反倾销税,全球贸易流正在重塑,新加坡等地的生物柴油加注业务有望兴起。这一变化将改善区域供需,推动全球定价体系重构,为生产商带来利润上修的确定性预期。
三、 政策东风:国内试点加速产业落地
产业发展的东风已至。10月30日,商务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开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生物柴油等绿色燃料加注业务。这一政策信号至关重要,意味着中国正积极为本土生物柴油进入国际航运供应链铺平道路,有望复制其在保税船燃油市场取得的成功,相关试点工作的推进将成为板块持续的催化剂。
四、 航空减碳: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景气度持续攀升
与此同时,航空领域的减碳需求也为生物柴油(尤其是其衍生品)提供了另一片蓝海。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是航空业实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近期数据显示,国内SAF的FOB价格单周上涨150美元/吨,至2650美元/吨,价格强劲上扬印证了行业景气的持续高涨。作为SAF的重要原料路径之一,生物柴油产业将深度受益于航空减碳浪潮带来的红利。
五、 投资视角:核心标的估值与空间
在明确的产业趋势和巨大的成长空间面前,板块核心标的的估值具备强大吸引力。
卓越新能:作为国内生物柴油行业的龙头企业,其业绩增长路径清晰。市场预计其2025-2027年利润分别为3亿、6亿、10亿元。若以2026年业绩计算,其当前估值对应市盈率(PE)仅约10倍,对于一个处于高成长赛道的龙头公司而言,估值空间广阔。
山高环能:以餐厨废弃油脂资源化利用为核心,同样深度绑定生物柴油产业链。市场预计其2025-2027年利润为1亿、2亿、6亿元,对应2026年市盈率约16倍,同样具备较高的投资性价比。
结语
综合来看,生物柴油板块的上涨,是产业逻辑从“车用”到“船用与航空用”的战略性切换所驱动的价值重估。在全球减碳不可逆的趋势下,航运与航空两大“难减排”领域为生物柴油带来了此前未被充分定价的千亿级需求预期。随着政策的持续推进和基本面的逐步验证,这条高景气、低估值的赛道,值得投资者长期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华泰金属策略会内容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财经读者群招募:
严选干货、免费分享热门外刊及研报,陪你读懂市场。
扫码进群。
添加小助理微信,回复“电力”索取报告全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