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竞争最狠的一招,不是打价格战。是故意输给你,让你去打价格战。
你疯狂地去卷价格、卷交期、卷垫款?卷到最后,订单拿了,年终一算账,利润率 3%!白干!
你以为你赢了订单,其实,你只是在帮那个故意输给你的对手... 清库存!
这其实一点都不新鲜!你看看外卖平台,疯狂补贴,最后打得两败俱伤;你看看手机厂商,卷配置卷价格,最后利润全被上游吃了; 还有培训、直播、共享出行... 哪一个最后不是一地鸡毛?我们 B2B行业只是死得慢一些,但结局早就写好了。
我最近在看《孙子兵法》,我发现孙子早就把我们这事写透了。我们现在干的这个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在孙子那里,它叫 “破”。
“破国次之,破军次之。”
你赢了那张3%的订单,你打“破”了整个行业的价格底线;你打败了那个跟你抢单的对手,但你自己的现金流也快破了;你承诺了那个不可能的交期,你把你的供应链和兄弟们给逼破了!
你陷入了最低级的胜负执念。你只想着打败对手,你没想过,打败他,你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我当然知道你在想什么。“别跟我扯战略!谁不知道要搞研发? 谁不知道要建品牌? 但是!下个月的工资发不发? 下个季度的贷款还不还?我不接这个3%的单子,我就得死!你以为我是在追求胜利。 我不过是在活下去。”
说的全对。活下去,就是我们B2B最大的理想主义。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这个活下去的绝境里,找到孙子说的另一条路:“全”。
“全国为上”。不是去当什么链主,是让你在接单的同时,去创造一个能让你不死的战场。全的意思只有一个:不在他们的规则里玩了!我得换个桌子!
怎么换?我看到一线,只有三个土办法:
第一种:垂直收编。 你不跟对手硬拼,你直接花钱买断他的竞争资格。 这叫战略止损。当你发现某个对手,它的技术、团队、或客户资源,是你在破局里绕不开的痛点时,你不竞争,你直接收编它。你记得优酷和土豆吗?当年它们在视频行业打得你死我活,烧钱、砸版权,每天都在流血。后来它们直接合并了!与其在内卷中把自己耗死,不如战略性止损,消除最大的竞争威胁。收编,是为了保全你核心战场的定价权。这种战略止损,比你打三年价格战便宜得多。
第二种:技术锚定。 你不再卖产品,你卖系统规范。 看看安卓和 iOS。他们打价格战了吗?没有。他们通过建立一套操作系统、一套 App Store 机制、一套连接标准,让所有开发者、所有配件商,都必须锚定在他们的规则上。他们掌控了“兼容性”。在 B2B 里,就是你的产品能成为客户和下游供应商的事实标准。
第三种:理性出售。 这也是一种最高级的全胜,战略退出。我一直认为企业得认清自身的能力边界。 当你知道,你的体量已经无法支撑你玩到终局,而一家更大的企业对你有战略兴趣时,果断卖掉,也是一种“全胜”。很多优秀的初创科技公司,在行业竞争最激烈的时候,以最高溢价卖给腾讯、阿里或大型产业集团。他们把自己的技术和团队,以最高价值卖给能保全它价值的大象,比你自己硬撑,最后被行业结构拖垮要强一万倍。
所以,我们不谈理想。我们只谈战略的务实性。
理性的竞争,不是为了打败,而是为了保全最有价值的那部分。
如果你不能在价格上击败对手,那就在规则上击败他。如果你连规则都制定不了,那就思考,如何以最高价值,把你的筹码换成现金离场。
这才是我们 B2B 最大的正能量:永远不要把活下去变成一场无谓的消耗。让你的每一点价值,都以它应有的价格被兑现。
作者:黑来古(heilaigu0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