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宝子们!大家好,我是开心!
立冬的脚步越来越近,天气一天天转凉,早晚的寒风带着凉意钻进衣领,让人忍不住缩起脖子。这个时节,很多人会明显感觉到身体的变化,尤其是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和体质偏弱的人,常常会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就算裹着厚外套,指尖也难有暖意。同时,气色也变得暗沉无光,脸色苍白或泛黄,整个人看起来没什么精神。这都是因为气温下降后,体内寒湿容易积聚,阳气不足难以抵御寒气,进而影响身体状态。
食疗是调理身体的温和方式,而汤品凭借易吸收的特点,成为立冬前驱寒补阳的绝佳选择。下面我要分享的两款补阳驱寒汤,食材在菜市场和超市都能轻松买到,做法也不复杂,在家就能轻松熬制。坚持喝一段时间,就能明显感受到身体的变化,手脚逐渐变暖,气色也会慢慢红润起来。
羊肉生姜当归汤 温补阳气养气血
在众多温补食材中,羊肉绝对是立冬前补阳的首选。它的肉质鲜嫩,营养丰富,一直是民间认可的温补食材。搭配生姜和当归熬制的汤品,不仅味道香浓,补阳养血的效果更是出众,特别适合气血不足、寒湿偏重的人。
![]()
准备这款汤的食材很简单,需要羊肉500 克、生姜30 克、当归10 克、红枣 5 颗、枸杞5 克、葱段和盐适量。挑选羊肉时,建议选择带少量脂肪的部位,这样熬出的汤会更香浓,口感也不会过于柴硬。生姜尽量选新鲜的老姜,辛辣味更足,驱寒效果更好。当归可以在中药铺或超市的干货区购买,切成薄片的当归更容易释放药效。红枣选果肉饱满的,枸杞则要避开受潮结块的,保证食材的新鲜度才能让汤的口感和效果更优。
处理羊肉是去腥味的关键步骤。先把羊肉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状,块头不宜过小,避免炖煮过程中煮烂。随后将羊肉冷水下锅,放入葱段,水量要没过羊肉。开火后,随着水温逐渐升高,羊肉中的血沫会慢慢浮到水面,这时要用勺子及时撇去,这个过程要耐心,尽量撇干净,否则会影响汤的口感和清澈度。撇完血沫后,再煮两分钟,捞出羊肉用温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备用,切记不要用冷水,否则羊肉遇冷会收缩,肉质变柴。
![]()
接下来就可以开始炖煮了。拿出砂锅,砂锅保温性好,能让食材的营养和味道更好地融合。往砂锅里加入足量的清水,放入处理好的羊肉、切好的姜片和当归片,再放入红枣。大火烧开后,会发现表面还会浮起少量浮沫,这时再撇一次,然后转成小火,盖上锅盖慢炖。小火慢炖的过程很重要,要保持汤面微微沸腾的状态,这样才能让羊肉充分软烂,食材的功效也能充分释放到汤里。
慢炖 1.5 小时后,打开锅盖,会闻到浓郁的肉香和药材的清香。这时放入准备好的枸杞,枸杞不宜煮太久,否则营养会流失,继续炖 10 分钟即可。最后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适量盐调味,搅拌均匀后就可以关火了。关火后不要马上开盖,让汤焖 5 分钟,味道会更醇厚。
这款汤里的羊肉能温中暖肾、驱散寒气,让身体从内到外感到温暖。生姜不仅能去除羊肉的腥味,还能温中止呕,缓解脾胃虚寒带来的不适感。当归则是养血活血的好食材,和羊肉搭配,既能补阳又能养血,改善因寒湿导致的气血不畅。经常喝这款汤,手脚冰凉的情况会明显改善,气色也会变得红润有光泽,整个人看起来更有精神。
山药栗子鸡汤 温和补阳护脾胃
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来说,过于厚重的进补食材可能会增加肠胃负担,这款山药栗子鸡汤就很合适。它性质温和,在补阳驱寒的同时,还能健脾养胃,食材搭配均衡,口感清爽不油腻,就算长期喝也不会觉得腻味。
![]()
制作这款汤需要准备老母鸡半只、山药200 克、栗子150 克、桂圆 5 颗、生姜20 克和少许盐。老母鸡相比肉鸡,肉质更紧实,营养更丰富,熬出的汤味道也更浓郁。山药选新鲜的铁棍山药最佳,这种山药黏液多,口感绵密,健脾效果更好。栗子可以选新鲜的带壳栗子,也可以用现成的去壳栗子,桂圆则要选择果肉饱满、无变质的。
处理老母鸡时,先将鸡肉切成块状,同样用冷水下锅焯水。焯水时不用加过多调料,只需要放入几片生姜就能起到初步去腥味的作用。水烧开后撇去血沫,继续煮 3 分钟,捞出鸡肉用温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栗子如果是带壳的,先将外壳剥开,再撕掉里面的内皮,内皮如果不好撕,可以把栗子放入沸水中烫 30 秒,就能轻松撕掉了。山药去皮时建议戴上手套,避免黏液刺激皮肤,去皮后切成滚刀块,切好后立即放入清水中浸泡,防止氧化变黑。
![]()
炖制时,砂锅中加入足量清水,放入鸡块、姜片和桂圆,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 1 小时。这个过程中,老母鸡的营养会慢慢释放,汤的颜色会逐渐变浓。1 小时后,放入栗子和山药块,继续用小火炖 30 - 40 分钟,直到山药和栗子变得软烂,用筷子轻轻一戳就能戳透。最后加入少许盐调味,搅拌均匀后关火即可。
老母鸡能温中益气,为身体补充能量。栗子能补肾强筋、温脾暖胃,缓解因脾胃虚寒导致的消化不良。山药则能健脾养胃,帮助肠胃更好地消化吸收。这款汤的搭配很巧妙,补阳的同时兼顾调理脾胃,让营养更好地被身体吸收,避免进补带来的肠胃负担。对于那些既想驱寒补阳,又担心肠胃不适的人来说,这款汤是立冬前调理身体的优质选择。长期饮用,不仅能改善手脚冰凉的问题,还能让肠胃功能更稳定,气色也会变得透亮。
熬汤小细节 让补阳效果更优
熬制补阳汤时,一些小细节能让汤的口感和效果更上一层楼。处理羊肉时,除了焯水,还可以在焯水时加少许料酒,进一步去除腥味。炖制时,水量要一次加足,尽量不要中途加水,如果确实需要加水,也要加沸水,避免影响汤的味道和食材的口感。
山药在浸泡时,可以在水中加几滴白醋,这样不仅能防止氧化,还能让山药的口感更脆嫩。栗子如果煮后还有点硬,可以适当延长炖煮时间,直到变得软糯,这样更容易消化吸收。
另外,这两款汤虽然好处多多,但体质偏热者要注意适量饮用。如果平时容易上火、口干或者有便秘的情况,可以减少汤中羊肉、桂圆的比例,避免加重身体的燥热感。
食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立冬前坚持用这两款汤调理身体,再搭配适当的保暖和轻度运动,比如散步、瑜伽等,身体的阳气会慢慢提升,寒湿也会逐渐消散。当手脚不再冰凉,气色变得红润时,整个人的状态都会随之变好,以饱满的精神迎接寒冷的冬季。
这些家常汤品不仅承载着温暖的味道,更藏着简单实用的养生智慧。闲暇时,不妨为自己和家人熬一碗补阳汤,在氤氲的热气中,感受食材带来的滋养,让这个冬天少一份寒冷,多一份温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