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加入运营商寒冬混战,是看走眼还是自救?
| 环球通信| @好5G |
通信行业最具影响力自媒体
通信业已经有3个人穿短袖在寒冬里挣扎了,想不到还有第4个人穿着内裤就冲进来……
![]()
这里其实指的是三大运营商已争的头破血流,行业价值越来越低,而广电又加了进来,是错误认为是香饽饽还是在自救?
一、广电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寒冬。
2025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11家广电系上市公司中仅有5家实现营收增长,6家出现全面下滑,其中贵广网络营收下降27.63%,陕西广电网络下降22.16%。传统有线电视用户持续流失,电视开机率从2016年的70%断崖式下降到2022年的不到30%。
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数据,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有线电视实际用户下滑100万户,总量降至2.06亿户。截至2025年6月末,全国广电5G用户为3545.57万户,较一季度仅净增175.14万户,发展势头明显放缓。这与广电曾定下的"三年内发展5000万移动用户"的战略目标相比,仅完成65%。不过,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全国有线电视实际用户2.07亿户,广电5G用户3995.61万户。
![]()
更严峻的是,电信业人口红利正在减弱。截至今年一季度,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突破18亿户,远超约14.1亿的人口总数。市场已进入高度饱和状态,5G用户数增长主要依赖存量用户升级,而非新增用户。
二、广电加入运营商混战,是看走眼还是自救?
广电作为第四大运营商加入战局,确实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既不是单纯的"香饽饽"错误认知,也不是简单的"自救"行为,而是一个复杂的战略选择。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广电必须向全业务运营商转型。通过5G网络建设,广电形成了"有线+5G"双轮驱动融合发展新格局,构建了"电视+5G+宽带+语音+X"的全业务运营体系。
广电拥有独特的广播基因优势,正在探索5G NR广播等特色应用。这项技术能够不消耗用户流量,无需SIM卡,所有5G终端都能直接接收广播电视信号,为广电提供了区别于三大运营商的差异化竞争路径。
依托700MHz频段的广覆盖优势,广电在智慧电力、智慧矿山、工业制造等垂直行业应用领域具有独特优势,重点布局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公安应急等重点领域。
![]()
与三大运营商相比,广电用户规模差距悬殊。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广电5G用户逼近4000万户,而中国移动5G用户已达5.78亿户,中国电信为2.66亿户,中国联通为2.04亿户。
虽然广电5G业务已成为重要收入增长点,但新业务尚未形成足以支撑全局的增长引擎。部分广电公司的增长更多依赖资产重组、文旅项目等非传统业务,而非5G业务本身。中国广电董事长宋起柱此前曾表示,要加快广电5G稳存量、拓增量,发展“5G+文旅”特色产品,加速5GNR广播产业成熟。
作为通信行业的"后来者",广电在渠道建设、服务体系、品牌认知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需要时间积累运营经验。
三、挑战有希望并存,但现阶段显然不能乐观
有人说,“都以为电信行业是块肥肉,等进来之后就知道是投入大收益慢的无底洞了,铁通的今天就是广电的明天。”
虽然面临巨大挑战,基层有不少员工牢骚很大, 比如编制没了,发展困难,待遇不保:有网友留言说2000的工资几个月没发了。
![]()
但是还有不少中高层依然坚信广电凭借700MHz频段优势、共建共享模式以及广播基因的差异化特色,在垂直行业应用和特色业务方面仍有一定发展空间。
现阶段,广电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这是实现从传统广电运营商向全业务运营商的成功转型(也有说是传统媒体向新型信息服务商转型)过程中必然经历的 “阵痛”,任重而道远。
业内人士,看看就得了,一篇牢骚话而已,放下手机,还是聚焦“一省一网”整合、省网化债、5G业务发展、全年经营任务冲刺去吧!
以 草 根 记 录 通 信 时 代
作者@好5G :资深分析师|特约撰稿人|新媒体专栏作者|手机评测专家
环球通信
通信行业最具影响力自媒体
微信公号:china_3g(私人微信:zghao4g)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