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聊的这事,主角是以色列和中国汽车。按说这俩八竿子打不着,一个中东“小霸王”,一个中国“工业明珠”,最近却因为几百辆车杠上了。
怪在哪呢?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那边下了个命令,让以军全面封杀正在使用的中国品牌汽车。 理由嘛,说得挺“高大上”——信息安全风险。
我一听这消息,第一反应是:2025年了,怎么还在用这套老掉牙的剧本?
“安全风险”?这借口连自己都骗不过
![]()
事情是这个月(2025年11月)闹出来的。以色列国防部突然说,不行,军官们用的那些中国车得全换掉,以后的军方招标,中国品牌也别想参与了。
这事还搞“分阶段执行”,挺像那么回事。第一批倒霉的是那些在机密岗位上的军官,他们的车必须马上换掉。最后期限是2026年一季度末,到时候,所有以军军官手里的中国车,一辆不留。
我特意去查了下,这次涉及的车辆大概700来辆,大部分是咱们的奇瑞。
有意思的来了。当初以色列军方选择这些车,特别是7座的瑞虎8,是给高级军官当家庭用车的。为啥?因为他们自己都觉得这车性能好、空间大、智能化系统用着方便。
结果呢?前脚刚夸完“真香”,后脚就一顶“安全威胁”的大帽子扣上来了。
以色列国防部给的理由是,这些中国智能汽车,说白了就是“长了轮子的计算机”。它们有摄像头、有麦克风、有各种传感器,哎呀,这可能会收集情报,传回中国!
听着是不是特吓人?但凡对这事多了解一点,你就会发现这纯属“揣着明白装糊涂”。
![]()
因为以色列军方自己早就对这批车动过手脚了!
据以色列媒体自己爆料,这些车辆在交付以军使用时,技术部门已经对多媒体系统进行了所谓的“净化处理”。说白了,就是把数据传输通道给堵死了,让它想传也传不出去。
这不就结了吗?你自己都上锁了,现在又反过来说这把锁不安全?
更打脸的还在后头。
就在特拉维夫,以色列国防部的老巢——基里亚总部(Kirya),那可是他们最核心的指挥中心。你猜那里的安保部门在用什么车?用的还是中国制造的名爵(MG)电动车!
咱就问一句:如果中国汽车真的那么危险,能威胁到国家安全,你们怎么敢把“威胁”放在自己心脏旁边?这安保部门是不想干了,还是说内塔尼亚胡的“风险”是选择性风险?
这还没完。这次的禁令是公开的,但在背地里,他们搞招标采购的时候,是偷偷摸摸地要求招标公司把中国品牌排除掉的。为啥要“偷偷摸摸”?
![]()
怕什么?怕把事情闹大了,影响和中国的经济往来。
看到这儿,大家应该都看明白了吧。这出戏,演给谁看的,已经很清楚了。
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如果“安全风险”是个彻头彻尾的借口,那以色列图啥呢?放着好用、便宜的车不要,非要折腾这么一出。
这事还得往大了看,看看以色列背后站着谁。
一位以色列高级官员私下里跟媒体说得就非常直白:“我们这么做,就是为了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跟美国保持一致。”
Bingo!这才是标准答案。
这几年,老美那边是怎么折腾的,大家有目共睹。从华为的5G,到大疆的无人机,现在又轮到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美国自己先用“国家安全”的棒子一顿猛打,欧洲那边,像英国,也早早地在2025年4月就禁止中国车进他们的军事基地。
以色列作为美国在中东最铁的“盟友”,眼看着大哥和二哥都表态了,它能没点表示吗?
![]()
这就是一张“投名状”。内塔尼亚胡要用这700辆中国车,换一张“忠诚”的A4纸,递给白宫看。
这根本就不是技术问题,也跟安全没半毛钱关系,这就是纯粹的政治站队。
可笑的是,这场政治秀的代价,最后还得以色列自己扛。
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内塔尼亚胡政府为了“表忠心”,可能没算明白一笔账。
这次他们选中的“替代品”是什么?是以色列媒体提到的斯柯达、起亚、欧宝。这些是什么车?清一色的传统汽油车。
而被他们换掉的奇瑞是什么?很多都是混动或者纯电车型。
这就尴尬了。内塔尼亚胡政府自己前几年还在那儿高喊,要搞“绿色转型”,要推广新能源,要环保。以色列国土小,人口密度大,本来就是发展新能源车最好的试验田。
![]()
结果呢?为了政治站队,直接把自己定下的“绿色目标”一脚踹开了。用高污染的汽油车去换低碳的混动车,这操作,就问你魔幻不魔幻?
更重要的是,以色列政府的精英们在办公室里搞政治小动作,但以色列的老百姓可不傻。
数据不会撒谎。就在2025年,今年前10个月,中国品牌汽车在以色列卖了多少?8.87万辆! 我们堂堂正正地坐上了以色列进口车来源国的头把交椅。
现在你走在以色列的街头,比亚迪、奇瑞、小鹏……这些中国牌子随处可见。当地民众为什么买?因为它们续航长、性能好、价格还实惠。
老百姓用真金白银投了票,证明中国汽车在以色列是刚需,是民心所向。
现在可好,政府带头搞歧视,这不就是典型的“精英背叛民众”吗?
![]()
中方的4字回应,稳准狠
面对以色列这种“倒打一耙”的骚操作,咱们中国这边什么反应?
中国驻以色列大使肖军正的回应,干脆利落,就四个字:“毫无根据”。
这四个字,真是给足了面子,但也把里子揭得干干净净。
什么意思?
第一,你们说的“安全风险”,是编的,我们不认。 第二,全球几十个国家都在用中国车,怎么就你以色列特殊?怎么别人都没发现安全问题? 第三,我们做生意堂堂正正,不像某些国家,喜欢搞小动作。
这回应不卑不亢,但背后的潜台词很重。
更讽刺的是什么?以色列指责别人的车是“间谍工具”,但全世界都知道,在把民用设备改成“大杀器”这方面,以色列才是祖师爷。
![]()
大家还记不记得前些年,黎巴嫩真主党那次著名的BP机(寻呼机)大爆炸?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就是通过技术手段,把成千上万个民用BP机,变成了遥控炸弹。
一个有这种“黑历史”的国家,现在反过来指责中国汽车的摄像头有风险?这可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贼喊捉贼。
结语:一场注定失败的政治秀
说到底,以色列这次封杀中国汽车,对咱们的伤害大吗?
坦白说,影响微乎其微。
700辆军官用车,对比那近9万辆的民用市场,简直就是九牛一毛。丢掉这个小订单,对中国车企来说不痛不痒。以色列民间照样可以自由购买,凭借积累下来的好口碑,中国汽车的销量大概率根本不会受影响。
汽车,说到底就是个代步工具。
![]()
硬要给它贴上“安全威胁”的政治标签,不过是某些人为了自己政治利益的借口。
在全球化早就把大家捆在一起的今天,非要搞什么阵营对立、贸易保护,最后受伤的,只会是那些逆流而动的人。
以色列这次为了讨好美国,不惜牺牲自己的绿色目标,不惜违背自己的民意,搞出这么一场损人不利己的闹剧,短期看是交了“保护费”,长远看,只会让自己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这场拙劣的政治秀,最后只会沦为国际社会的笑柄。 而中国汽车的实力和口碑,也绝不会因为这700辆车的禁令,而被任何人否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