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艾瑞巴蒂,这里是行行你说的对。
想来很多小可爱在听说iOS 26耗电后,都在犹豫要不要升级对吧?可能的确是用户反馈太多,苹果终于推出了iOS26.1正式版。根据Wccftech(一个专注于科技硬件、游戏及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科技媒体平台,专注于报道前沿技术动态与产品测评)分析,这次更新不仅修正了部分Apple Intelligence功能与UI显示错误,更在底层电源管理上进行了调整。尽管苹果官方并未明说“续航改善”,但实际用户的体验中,电池续航真的耐用了。#iOS26#
根据知名爆料者Max Weinbach在X上分享,更新iOS26.1后,iPhone Air和iPhone 17 Pro Max电池续航明显变好,不只是待机时间更长,日常使用时的电量下降速度也更稳定。
![]()
Ben Geskin则分享到:这次更新让iPhone 17 Pro系列的续航时间平均延长约30分钟,非常值得升级。
![]()
Wccftech分析,iOS 26.1(国际版)的更新包高达11.44GB,原因之一就是苹果在此版本中整合了本机AI模型(Apple Intelligence Core Model)。这意味着部分需要云端运算的语言、图片处理与文字生成任务,能直接在iPhone本机运行,减少联网加载的延迟,同时也间接减少了耗电量。
然而,本次苹果AI支持了繁体中文,也就是说湾湾可以体验到,国内推出计划依旧跳票。传说苹果正积极地跟百度和阿里合作AI的落地,核心用百度,审核用阿里,但是还没被允许上市,传闻要跳票到iOS 26.4版本。
![]()
另外,iOS 26.1中,Apple似乎针对A19 Pro芯片与电池调节技术进行了优化。这类优化通常影响“CPU分配”和“后台程序的唤醒次数”,搭载A19 Pro与A18芯片的机型感觉对明显。
在Reddit的iPhone社群中,一位电池健康度只有75%的iPhone 13 Pro用户分享,更新26.1后一整天下来还有30-40%电量。另一名iPhone 17 Pro Max使用者也分享更新后连续看视频3小时,电量下降不到20%,以前大概掉30%。
虽然不是官方测试,但更多升级到iOS 26.1的用户反馈方向几乎一致:耗电下降、续航变稳、温度更低。一些较旧机型如iPhone 14 Pro或13 mini的用户也表示机身温度“不热了”。
诸多反馈来看,苹果对iOS 26.1不只针对最新的旗舰调整,也顺带优化了旧机型的能源分配。
PS:没有实测、没有实测、没有实测。
01
除了续航,iOS 26.1还有哪些实用的升级?
1、Liquid Glass透明感开关:可自行调整通知、标签列等UI透明度,让界面更干净或者更有层次感。
![]()
也就是说,因为“玻璃”风格导致的看不清或者模糊的情况都可以通过自行调整改善。
2、锁屏界面滑动启动相机可关闭:终于可以关闭这个功能了,真的不小心打开相机,那电量哗哗掉。
![]()
3、Apple Intelligence支持繁体中文:这是湾湾用户的福利。
4、AirPods即时翻译新增支持中文、日文、韩文和意大利文,因为需要使用Apple AI,所以国行iPhone不要想了。
5、Local Capture视频录制:从iPad移植到iPhone的功能,可在通话中录制自己的影像与声音。
6、闹钟“滑动关闭”:改掉容易误触的“一键关闭”,减少睡过头的风险。
![]()
7、Apple Music滑动换歌、新桌面与通知转发功能:细节优化。
8、设置中,原来居中的图标、文字都调整为左对齐,说明文字变灰色,想不通这个调整的逻辑。
![]()
整体来说,如果已经升级到iOS 26或者旧机型还在犹豫要不要升级的,可以考虑升级到iOS 26.1了。
可能有些旧机型的用户觉得目前的iOS 18就够用,没有必要升级,我有很多朋友都是这样,那个设置键的红点就是视而不见,像我这种全部关闭红色角标或者看到红色角标就要点掉的人觉得不可思议。
![]()
还有部分不愿意升级的人觉得升级系统就是苹果有意淘汰旧机型,升级后让旧机型变得卡卡的,被迫换新机。这个想法没毛病,但是不全面。
02
为什么老汉会建议升级?
旧系统时间越久,被黑客或者不法分子研究的越明白。
系统更新不只是为了新功能,里面还包含了最新的安全补丁,根据苹果官方更新日志显示,iOS26.1修复了将近 50 个安全漏洞(含 1 个内核漏洞),尤其是本次更新包含了来自字节跳动IES Red Team的安全研究员Zhongcheng Li提交的4项高危漏洞报告,这些漏洞主要涉及应用隐私越权与指纹识别信息泄露风险。
其中包括:恶意应用可能识别系统中已安装的其他应用(CVE-2025-43442)、可枚举设备内全部应用列表(CVE-2025-43436)、安装程序阶段可能暴露用户指纹数据(CVE-2025-43444),以及在设备端侧识别用户指纹的风险(CVE-2025-43439)。
如果个人信息和指纹被获取,后果想想就可怕。
![]()
PS:我是出了新系统就要升级,或者参加内测也要体验新系统的人。
声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内容来自数码达人“Shengti”,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