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在第八届武汉设计双年展沉湖国际小镇分会场,“湿意栖居・绿创江城”生态专题设计学术交流与国际湿地城市治理讲坛两场活动相继举行。中外专家学者齐聚蔡甸沉湖,围绕生态设计与湿地治理展开深度对话,为城市绿色发展贡献智慧。
![]()
![]()
李保峰、王忠杰、黄宁三位专家现场分享见解
“湿意栖居・绿创江城”生态专题设计学术交流上,三位专家从不同维度分享见解。华中科技大学李保峰教授以《以生态材料创造当代中国建筑》为题,提出“低碳、诚实、排它、建造”的理念,强调木材的生态优势,他表示“好的生态材料应用,能让建筑与自然共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忠杰则从流域视角出发,分享了生态修复的路径和方法。武汉市设计咨询集团常务副总经理黄宁分享武汉实践,以江夏灵山矿山从灰天泥地到蓝天绿地、府河“梧桐雨”片区430公顷生态缓冲空间建设为例,说明生态修复要问题导向,兼顾生态效益与民生需求 。
国际湿地城市治理讲坛则汇聚中外声音。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区域办事处多国项目办主任斯里尼瓦萨・波普里提出“韧性社区与遗产保护相辅相成”;葡萄牙埃武拉大学教授安娜・门德斯交流了欧洲合作项目推动城市自然解决方案的实践;中国湿地保护协会副会长程良以武汉为例,介绍国际湿地城市的“中国方案”。
![]()
圆桌讨论中,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李海军主持对话,联合国人居署高级顾问唐华德、哥本哈根大学教授贝蒂娜・拉姆、巴拿马环境部林业司官员维罗妮卡・冈萨雷斯、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总规划师何梅以及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野保处处长刘爱等专家领导齐聚一堂展开交流。
与会者纷纷表示,依托蔡甸沉湖湿地的生态实景,让专业探讨有了鲜活的实践样本,极大提升了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路径的启发性。通过此次搭建国际对话平台,蔡甸沉湖的国际影响力与专业辨识度必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