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事辩护,无论是在普通人看来还是大部分同行看来,都是有点朦胧的距离感。
在自媒体充斥每个人生活的今天,刑辩无力,刑辩艰难,甚至刑辩无用的说法往往更容易或者更多的被推送到了大众面前。
当然,在工作中我也的确遇到很多同行,他们中很多是因为深感无力或者经历诸多挫败而放弃了刑案办理。
还有就是在部分案件中,部分司法工作人员出于各种因素考虑,会给当事人或者家属误导,我们都查好了,请律师就是浪费钱……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诸多因素叠加就导致了很多人的错觉或者误解:律师在刑事案件没什么作用,无非就是传传话,走走形式,反正都是公检法说了算。
果真如此吗?
事实上,从我这么多年办理这么多案件来看,这种说法应该是错的严重。当然,在极个别特殊案件中,由于特殊的原因或许律师作用会受到限制。但是在绝大多数普通案件中,刑事律师只要专业且认真、投入,基本都能做到有效辩护,甚至能拿到无罪的结果。
这里我就不做成功案例的列举,我只想简单分析几个宏观方面的原因,供大家参考:
原因之一:公检作为取证举证的责任承担者,日常的工作量太大。
承办警官和承办检察官的精力会被同时分配到很多案件中,所以基本上都会出现或这或那的瑕疵或者不足,有时候甚至是明显的重大错误。
比如我们去年办理成功的一个案件,就是因为公安机关没关注该罪名的变化渊源,没注意到追诉时效的问题。由于我们发现了追诉时效已过这个点并及时提出辩护意见,最终案件被撤案处理。
这种由于客观原因而导致的工作无法做到极致的现状,就会给律师创造出或大或小的辩护空间。在笔者办理的刑案中,笔者基本还没遇到过天衣无缝的证据体系,这也是我们能在每个案件中找到辩点并争取到有效辩护的最根本原因。
恰恰相反,相比承办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刑辨律师却可以投入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时间去做研究和准备,这投入精力的碾压优势就会在这种博弈中取得一点点独特优势,这种优势往往就可以转化为有效辩护的结果。
原因之二:目前的罪犯多以经济类为主,特别是新型的模式或者形态层出不穷,对于有些行为的法律定性也存在诸多的争议和不确定性。
对于经济领域的各种罪名,律师的辩护空间会更大,而且往往收获也会更多。这一点,只要做过该领域辩护的体会就会很深。比如一个案件到底是职务侵占还是涉嫌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这种定性的辩护,在个案中处理得当,结果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原因之三:由于社会的发展,从最高层设计和要求上,对于案件质量把控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检法办案人员法律素质也提升的非常快,只要律师能够提出专业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认同的概率越来越高。
如果大家仔细观察并不难发现,现在的不批捕率和不起诉的比例已经高了很多。近两三年,笔者团队就拿到了十几个不起诉成功案例,这客观结果毫无疑问的也印证了这一点。
当然有效辩护的取得更依赖于律师的专业和负责,这个个体差异比较大。本文就不做分析和阐述。但上述三个客观或者宏观的原因足以让我们对个案得到有效辩护结果的期待可以更高一些。
所以,遇到刑案,千万不要慌,要相信专业的力量。
只要律师给力,家属和当事人全力配合,案件得到有效处理的可能并不小。
最后总结一句话就是:遇到事情,不要轻言放弃,也不要被流言蒙蔽,正心正念,勇敢的往前走就好了。
这最后一句,不仅仅是说给当事人听,更是与同行们共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