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哲学 来源于街头哲学家
![]()
有时候大家聊到就业,总会说到国企,说到国企干部的孩子们。
有人觉得,国企好像总给人一种稳稳当当的感觉,有些人一辈子都在国企上班,然后自己的孩子还去国企,大家也都习惯了这个路子。
有个朋友就问我,这样的就业路径,普通人能不能学?
能不能用?
说实话,这事其实挺复杂的。
现在我就试着把自己看到的一些现象和体会说一说,大家可以自己判断。
国企中层干部的子女,进国企确实容易些。这不是说他们家啥权、啥钱都能拎来用,但他们确实积累了很多资源。
比如说,有的干部会知道什么时候有招聘信息,哪些岗位最合适,哪些部门更稳定,这些消息在网上有时不太容易看到,但是他们家长的朋友圈、单位里的老同事总能提前知道。
他们会提醒孩子准备好材料,还会帮着分析怎么面试,这样一来,孩子成功率就高点。
有时候,人脉关系也起作用,比如说哪位领导认识,能帮忙递个话,让简历多看两眼。
这个过程听着有点轻松,但其实也是好多年的积累,不是谁都能有这个资源。
不过,这条路虽然好走一点,却没有大家想得那么神奇。进国企,还是要考试、要面试的,很多招工考试都是全国统考,全公开流程,分数就是分数。
虽然有人脉也许能有些帮助,但也只是一点点优势,不能决定一切。
何况,大部分岗位竞争很激烈,真正进去的还是要有基本能力。
不然的话,后面的压力更大,业绩做不出来,被领导点名,日子也不好过。
很多普通人觉得,干部子女进国企容易,那我是不是也能学他们一样的路线。
其实,这事不是想学就能学得来的。
干部家里的这种优势,最关键的还是“信息差”和“人脉”。
别人家孩子可能刚毕业就知道单位里哪些部门马上要“扩招”,内部怎么选岗,有哪些政策变动,他们爸妈或者朋友都能及时告诉他们。
普通人家没有这个环境,消息就迟了半拍。
小到招聘报名,大到岗位选择,不同信息带来的结果差得可不只一点点。
大家关心的第二个问题是,这些孩子进去以后,真的就能一路顺利吗?
其实,国企里虽然环境稳定,但也有自己的江湖规矩。
谁先进来未必谁先升,谁家后台硬也不是谁都能一路顺风。
毕竟,国企不是铁饭碗,哪怕是干部子女,也得履行绩效、考核那些流程。
竞争其实一点不比外边企业轻松,有时候还挺卷的。
国企越来越注重合规,也对绩效考核看的很重,不是谁都能轻轻松松混日子的。
那普通人就没法复制了吗?
也不是。国企招聘信息都公开,考试也是公平的。
有时间、有精力,花点心思备考,成绩够了也能进国企。
其实普通人家的孩子,每年也有不少人考进去了,只是比例可能低点,难度也大点。
最大区别还是起点和资源差距,信息差、人脉差,也包括从小的环境差。
比如说,有些人从小就习惯了国企那套,他们爸妈朋友讲的那些事、见的那些人,都能帮他们在面试、岗位选择上提高点分。
普通人有时候第一次接触这些,很容易犯些常识性的错误,这样机会就少了。
说实话,普通人学不了所有东西,但能学会用自己的优势。
比如大家上学的时候,都知道考查分数最公平,这也是国家这些年做的事:让所有人都有机会。
这条路难,但也有机会。
还有一些孩子,没进国企,去了民企或者创业了,也做得不错。
毕竟,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行各业都有市场。
国企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大部分岗位也都分散在民间,只是大家对“国企”这个词还是比较有感情。
其实不管出身如何,最终还是要看自己怎么准备。
国企中层干部的子女确实比普通人有些优势,比如信息早、人脉广、资源厚,但是最后没有哪条路是绝对轻松和简单的。
国企这么多年也在变,招聘更加公平、岗位分布也越来越多元。
普通人不必迷信国企,也不必迷信抄作业。
能走就走,能考就考,其实机会远远比大家想得多。
说这些不是让大家灰心,也不是让大家盲目乐观,就是把我自己看到的和身边人经历的说一说。国企干部子女的就业路径,有些地方确实复制不了,但普通人其实还有很多条路可以选。
这事没有完美答案,也没有绝对公平,但是机会一直都在。
大家都一样,努力是没错的,不走也没什么,只要有自己的路,总能走得出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