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量山姆会员吐槽,山姆 App 改版的图片变成成品图等问题,并认为产品加了所谓的「阿里味」,变得像盒马,认为推动此项改版的是新入职担任山姆中国总裁的前阿里高管刘鹏。有网友吐槽称,山姆马上就能凑满减、先用后付、免密支付了。如果继续阿里化下去,就不打算续会员卡了。山姆会员店近年来通过差异化定位、严苛选品策略和会员制模式,成功塑造了中产阶级消费符号,2024 年中国会员数突破 900 万。那么,为何山姆改版,这些中产们这么大反应?还归咎于「阿里味儿」?
「阿里模式」和「山姆模式」的冲突点是什么?为什么中产害怕山姆「阿里化」?
答主:哲宇可淇
100+ 赞同
山姆过去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市场迅速发展,离不开其差异化的市场定位,通过这种定位给予了其目标群体(中产为主)不一样的购物体验。
与电商平台和大部分零售商不同的是,它推崇的是 会员制 ,消费者想要在山姆购物,得购买会员卡,而且会员卡的收费并不低,显著的提升了消费门槛。
这可以理解为是山姆为筛选特定客户群体而设立的一种机制,在会员制并不盛行的那个年代,通过这种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消费者「身份象征」,对特定群体具备一定的吸引力。
当然,会员制只能说是提供表面的吸引力,更主要的是商品的「内涵」,而这也是山姆的强项,即通过差异化的商品(山姆特供)来形成稀缺性,配合山姆严苛的品控管理,真正做到了品质和差异优势共存。
同时,对于喜欢山姆的消费者而言,山姆严格的选品为其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消费者无需面对海量信息筛选的困扰,可以降低购物的决策成本,省时省力还省心。
![]()
而阿里系是带有「电商」基因的,它更侧重于流量的获取与转化,通过算法来预判用户的真实需求,并实施相应的营销策略 ,这与山姆推崇的会员机制,从会员的特定化需求出发,是天然对立的。
同时,像阿里系一类的电商,在 SKU 上 有着「多而杂」的特点,更强调商品的丰富度,以满足消费者更广泛的需求,这与山姆推崇的精选策略,严控商品数量也存在着一定的「排斥」。
除此之外,传统电商行业有自己一套复杂的营销玩法,比如搞满减、凑单、发放优惠券等等,经历过双十一这类「大型购物节」的朋友都应该知道,这是非常烧脑的。
就像前面所说,山姆的客群选择山姆,有部分原因是山姆可以无需面对海量信息筛选的困扰,传统电商这套玩法,显然也是跟山姆的服务理念格格不入。
![]()
在此次事件中,消费者表面上是对 APP 高饱和精修图等功能的不满, 实质上是对山姆的差异化优势可能被取代而感到不安,包括会员专属感、差异化的商品、更简便的购物体验等等。
再加上前段时间山姆在选品策略上的突然转变(下架高口碑产品,换上大众化商品)引起了消费者的怨气,因此成为了消费者不满情绪的「宣泄口」。
山姆之所以引进阿里高管,估计也是想要在本地化运营、数字化这一块有新的突破,以应对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只不过如何在创新的同时不丢掉自己的初心和特色,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这将至关重要。
![]()

答主:杰拉德笔下的男人
170+ 赞同
因为我怕他让我不省心了。
每年交着 680 会员费的人,其实也不是真在乎几张图好不好看,甚至也不是那位撞在枪口上的前阿里高管。 而是,你是不是要搞我,给我找麻烦。
现在打开很多 APP,跳转页都是淘宝广告,没办法谁让人家有钱。
![]()
山姆和淘宝/盒马,在商业模式的基因上,就是两个物种。山姆模式,本质上是一家精选服务公司,它卖的不是商品,是会员资格。
它的核心战略是什么?是效率。我知道你很忙,你让我当管家,你给我钱,我会尽职给你干好工作。 背后是人性的信赖和承诺的契约精神。
山姆靠的强大的全球供应链和严苛的选品能力,替你做完所有的决策。你很忙,你时间很贵,你没空在 100 种牛奶里纠结。OK,我只给你 3 种,但这 3 种,闭眼买,绝对是同价位里品质最好的。
山姆的 APP、它的白底图、它丑陋的仓储式货架,都不是审美问题,这是一种战略语言。别逛,相信我,拿了就走。 这是一种反互联网的逻辑。它不追求你的在线时长,它追求你的离线效率。
阿里模式是什么?它本质上是一家流量分发公司,它卖的不是商品,是注意力。阿里的核心战略是用户粘性。
它的商业逻辑是,平台搭一个无限大的数字集市,让成千上万的商家入驻。我用算法、用满减、用直播、用游戏,用尽一切手段,让你在这个集市里待得越久越好。
你待得越久,你逛得越深,你就越可能多买东西,我就能收到越多的摊位费也就是广告费佣金费。
它追求的是你的在线时长。所以,它需要高饱和度的精修图来刺激你的点击欲,你需要猜你喜欢来诱导你深度浏览,你需要复杂的满减来让你产生不买就亏了的幻觉。
所以这两种模式,它们在根上就是反义词。
山姆卖的是省心,阿里卖的是上瘾;山姆是少即是多,阿里是越多越好。
我们担心的就是,你当了领导后,你让我做更多的工作。
为什么让我们会员破防,因为害怕你打破我们人之间最真诚的东西,就是真诚的契约服务。谁喜欢在生活中天天博弈,工作已经够累了。
图片被吐槽是你在营销我,本身是付了钱你筛选,我信任我闭眼买。现在你营销我想我多选,就是背刺我。这就是契约被破坏。你直接告诉我这块肉几克,什么级别,多少钱。至于怎么做,那是我的事,别来教我。
我们时间和精力有限,就是花钱省时省力,我们选择你为了反摩擦。而你的改动,每一步都在增加摩擦。你让我多点一下,多滑一步,都是在浪费我的时间——而我明明已经为省心付过费了!
我们害怕马上就要满减的准备、担心先用后付要来了、焦虑免密支付还会远吗?规则一旦被破坏,花钱买来的清净和秩序,正在被拉回到你拼命想逃离的、嘈杂的环境里。
![]()
当然,我没有在哪里消费,比消费了什么更能定义一个人的身份的价值观。但是我每天工作不断的接触各种人,脑子很乱,想清静的底线不能破。
山姆的反营销、反美学的仓储风格,恰恰是它最核心的审美,是它最成功的营销反而构建了一种高效的认同感。
而阿里的营销是精打细算、热衷比价、享受淘的乐趣、愿意为折扣付出时间。这两种,没有高下之分。但在我个人的认知里,它们是对立的。
我好不容易花钱构找了个高效、清静、不被营销的的地方,现在山姆却要把我拉回到那个热衷比价、沉迷满减、被算法投喂的互联网大卖场里去?这和精神强拆有什么区别。
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白底图,一定程度上那不是图,那是 900 万会员用人民币构建出来的,那个不想再折腾的、高效而清净的避难所。你拆了强,这不是担心,这是愤怒。
山姆核心 KPI,不是用户时长,而应该是用户时长最短。我们好不容易逃离算法的毒圈,刚休息会,你又想拉我们回去?
山姆,你小子要叛变呀,白瞎那么看好你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