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王阳明:人的一切精神内耗,都源于没守住这3个字

0
分享至



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时刻:

深夜里,为一句无心之言辗转反侧;会议上,因一个未采纳的建议而反复纠结;独处时,被脑海中“本可以”和“早知道”的念头反复拉扯。

五百年前,明代的圣贤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创立“心学”。他早已洞穿了现代人这种普遍的精神困境。

在他看来,人的一切精神内耗,都源于没守住这3个字。

这三个字,便是王阳明心学的终极心法:致良知。



第一,心外无理,莫向外求

王阳明说:“心即理。”

天理、大道,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你的“良知”,就是你判断是非对错的最终标准。

精神内耗的第一个来源,就是我们不再相信自己的内心,总想从外界去寻找一个标准答案。

我们用别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用世俗的成功来定义价值,用外界的评价来决定喜悲。

当内心与外界的标准发生冲突时,内耗便产生了。



畅销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作者塔拉·韦斯特弗的故事,就是对这一点的最好诠释。

她出生在一个信奉极端教义的家庭,父亲认为公立教育是政府的阴谋,不允许孩子们上学。在那个封闭的世界里,“不上学、不求医、与世隔绝”就是唯一的“理”。

但塔拉的“良知”告诉她,山的那一边有更广阔的世界,知识能带来真正的自由。这个内在的声音,与家庭的“天理”激烈地冲突着。

她经历了漫长的挣扎与内耗。最终,她选择听从内心的召唤,自学考上了大学,一步步从爱达荷州的大山,飞往了剑桥大学的殿堂。

她的人生,就是一场“致良知”的伟大实践。

她守住了内心的“理”,挣脱了外界的枷锁,从而停止了内耗,获得了新生。

守住“致良知”,首先要做的,就是停止向外寻求认可,开始向内探寻答案。

你的心,知道真正的方向。



第二,知行合一,即刻行动

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道却不去做,不是真知。精神内耗的第二个来源,就是“知”与“行”的严重脱节。

我们知道熬夜伤身,却放不下手机;知道拖延误事,却迟迟不肯开始;我们知道抱怨无用,却总在重复着负能量。

这种“想”与“做”之间的巨大鸿沟,耗尽了我们大量的心理能量。

读《水浒传》,总会被鲁智深这个人物所震撼。

他或许不懂什么大道理,却是“知行合一”的天然典范。



在潘家酒楼,他听到隔壁金翠莲父女哭诉被“镇关西”郑屠欺辱。那一刻,他心中的“良知”被瞬间点燃,他“知”道这是不义。

他没有丝毫的犹豫和内耗,没有权衡得罪郑屠的利弊,也没有思考善后事宜。他的“良知”一旦被触动,便化为雷霆万钧的行动——三拳打死镇关西。

他或许鲁莽,却活得无比痛快,没有一丝精神内耗。因为他的“知”与“行”之间,没有任何缝隙。

守住“致良知”,就是要将良知认知,转化为即刻的、哪怕是微小的行动。行动,是治愈内耗的唯一良药。



第三,事上磨练,不畏结果

王阳明心学,不是悬在空中的理论,而是要在具体的事务中去修行。他称之为“事上练”。

精神内耗的第三个来源,是我们总在事情发生前就预设了无数种糟糕的结果,并为此忧心忡忡。

我们害怕失败,害怕不确定性。心被对未来的恐惧牢牢捆绑,动弹不得。

要理解“事上练”,没有比王阳明自己的经历更好的例子了。



正德元年,他因得罪大太监刘瑾,被廷杖四十,贬谪至鸟不拉屎的贵州龙场。那是个瘴气弥漫、毒虫遍地的蛮荒之地,随行的仆人也相继病倒。

面对死亡的威胁和前途的幻灭,这正是最磨练心性之“事”。

他亲手伐木,为自己和仆人搭建栖身的茅草屋;他学习当地人的语言,与他们和睦相处;他甚至为自己准备了一口石棺,日夜在其中静坐,思考生死之道。

他把这绝境,当成了一场与自己心性对话的修行。

最终,在一个夜里,他豁然开朗,悟出了: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这便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他守住了内心的“良知”,在最残酷的现实中,不畏结果,专注于打磨自己的内心,最终成就了一代心学宗师。

人的一切精神内耗,说到底都源于良知的蒙尘。

心外求理,于是迷茫;知行分离,于是焦虑;畏惧结果,于是恐惧。

而“致良知”这三个字,便是破局的心法。

向内看,听从你内心的声音;动手做,用行动去印证你的认知;向前走,在事上磨练你平静的心态。

如此一切内耗,也将烟消云散。

喜欢文章请点个赞、收藏或者转发,欢迎在评论中发表观点,多谢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在坦桑尼亚遭遇武装人员索贿,小伙用练功券机智化解,当事人提醒在坦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在坦桑尼亚遭遇武装人员索贿,小伙用练功券机智化解,当事人提醒在坦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潇湘晨报
2025-11-10 19:10:13
大降温!0℃以下!江苏气象最新预报

大降温!0℃以下!江苏气象最新预报

现代快报
2025-11-11 07:25:06
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解读:让历史做评价

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解读:让历史做评价

小筑
2025-11-09 10:03:20
“马”字辈个股异动拉升

“马”字辈个股异动拉升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1 10:30:03
15天内2次挑衅!高市早苗引火烧身,中方亮明底牌,这次绝不手软

15天内2次挑衅!高市早苗引火烧身,中方亮明底牌,这次绝不手软

阿七说史
2025-11-10 10:31:06
宋祖德打假李连杰,真的克隆了一个李连杰?

宋祖德打假李连杰,真的克隆了一个李连杰?

港剧叔
2025-11-11 09:30:05
郭汾阳要养废了!看岳云鹏演唱会,眼神发痴手不老实一个劲亲王惠

郭汾阳要养废了!看岳云鹏演唱会,眼神发痴手不老实一个劲亲王惠

小娱乐悠悠
2025-11-11 11:09:24
A股:今天,突然又砸盘了,让人捧腹大笑

A股:今天,突然又砸盘了,让人捧腹大笑

一只番茄鱼
2025-11-11 11:58:15
罗晋传来喜讯,全网恭喜,终于等到这一天

罗晋传来喜讯,全网恭喜,终于等到这一天

梨花黛娱
2025-11-10 17:37:21
罕见!某上市公司补缴税款7.38亿元!补税5.08亿+滞纳金2.3亿

罕见!某上市公司补缴税款7.38亿元!补税5.08亿+滞纳金2.3亿

新浪财经
2025-11-11 14:03:55
重磅!皇马同意交换交易:利物浦 “水货” 换心仪已久的罗德里戈

重磅!皇马同意交换交易:利物浦 “水货” 换心仪已久的罗德里戈

澜归序
2025-11-10 12:22:19
国行PS5 Pro价格持续降低!消费券+国补4461元入手

国行PS5 Pro价格持续降低!消费券+国补4461元入手

游民星空
2025-11-11 14:11:12
得过流感还要打疫苗吗?疾控专家解惑

得过流感还要打疫苗吗?疾控专家解惑

中国青年报
2025-11-10 18:17:04
NBA11日综述:2场绝杀+4状元爆发,两超巨砍30+,1人打破队史纪录

NBA11日综述:2场绝杀+4状元爆发,两超巨砍30+,1人打破队史纪录

篮球圈里的那些事
2025-11-11 14:33:48
台湾回归还有一种新方案,国民党若同意,解放军或无需动武

台湾回归还有一种新方案,国民党若同意,解放军或无需动武

瞻史
2025-10-31 02:20:52
深圳女子公开寻亲:只要当年我不是被父母遗弃的,有多套房已为他们准备好…

深圳女子公开寻亲:只要当年我不是被父母遗弃的,有多套房已为他们准备好…

广东活动
2025-11-11 12:13:02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在举办奥运会了?事情坏就坏在国际奥委会自身。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在举办奥运会了?事情坏就坏在国际奥委会自身。

百态人间
2025-10-18 11:53:06
河北6地,撤乡设镇!

河北6地,撤乡设镇!

极目新闻
2025-11-11 12:00:36
数学,到底是人类的发现还是发明?看完之后你不会再纠结!

数学,到底是人类的发现还是发明?看完之后你不会再纠结!

宇宙时空
2025-11-06 09:02:26
中国首例五胞胎终于长大了,父亲因劳累去世,母亲直言后悔生下他们

中国首例五胞胎终于长大了,父亲因劳累去世,母亲直言后悔生下他们

等风来育儿联盟
2025-08-01 12:21:35
2025-11-11 15:00:49
户外小阿隋
户外小阿隋
探索地球神秘地带,分享旅途中的美好
2220文章数 1027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田英章日常书信曝光,字迹开阔惊艳人心!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创了纪录 上台20天中方两次强烈抗议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创了纪录 上台20天中方两次强烈抗议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何超莲窦骁真的没离婚?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艺术
旅游
本地
数码
公开课

艺术要闻

田英章日常书信曝光,字迹开阔惊艳人心!

旅游要闻

伊春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来了!12月1日起梯次启幕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数码要闻

已经结束使命的苹果iPod迎来第24个诞辰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