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哈喽,大家好,小林哥这篇国际评论分析中午3小时免费用电?澳大利亚的福利藏着中澳合作密码。
![]()
免费用电落地:中澳光伏合作筑牢基础
用电免费这种听起来近乎“童话”的民生福利,真的能从设想走进现实?澳大利亚给出了肯定答复。
这个南半球发达国家正式官宣太阳能共享计划,每天中午划定3小时专属时段,全国居民可无成本用电,办公、居家的各类电器使用全免电费,政策一出便引爆澳洲社会讨论。
但这份福利背后,并非单纯的政府补贴,而是中澳在能源领域多年深度合作的必然结果。
![]()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澳大利亚对中国光伏产品的接纳度尤为突出。即便双方曾有过贸易层面的小摩擦,光伏领域的合作始终未受实质影响。
2014年,澳大利亚部分本土光伏企业以“市场冲击”为由,向政府提交了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申请,这一行为遵循全球通行规则。
反倾销调查的发起主体本就是企业,政府仅负责依规审核,并非国家层面的对抗性举措。
有意思的是,这场调查仅持续数月便正式撤销,后续发展更超出不少人预期,澳大利亚不仅没有减少对华光伏采购,反而持续加大引入力度。
![]()
如今,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2024年报告,澳大利亚分布式光伏(屋顶光伏)普及率以32.7%的家庭安装率位居全球第一,远超中国的23.5%,即便中国承担着全球83%的光伏产能。
在澳洲昆士兰州,这一数据更是高达47%,走在当地居民区,几乎家家户户屋顶都能看到整齐排列的光伏组件。
《澳大利亚人报》曾实地探访布里斯班郊区社区,发现部分街道的光伏安装率甚至超过60%,形成了独特的“绿色屋顶风景线”。
![]()
这些光伏组件中,绝大多数来自中国企业,晶科能源、隆基绿能等企业早早就针对澳洲高温、强日照的气候特点,定制了高耐候性光伏产品,发电效率比普通组件高出12%-15%。
这种得天独厚的光照资源,让家庭光伏板的发电量足以覆盖日常使用,多余电力则自动并入国家电网。
但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中午11点至下午2点是日照最强时段,光伏板发电量迎来峰值,电网短时间内涌入大量电力,超出负荷的部分只能被迫弃电。
![]()
澳大利亚能源市场运营商(AEMO)的数据显示,2023年澳洲夏季中午的平均弃电率达20.3%,最高单日弃电率更是达到27%,大量清洁电力被白白浪费。
更让民众不满的是,即便电力严重过剩,当地电力运营商仍坚持维持高电价。
澳大利亚能源监管机构(AER)的统计显示,2023年澳洲居民平均电费同比上涨17.6%,部分州甚至突破20%。
![]()
悉尼消费者协会的调查显示,电费已成为澳洲家庭第二大日常支出,占月收入的14.8%,不少低收入家庭被迫减少空调、热水器等电器的使用频率。
澳大利亚政府推出的3小时免费用电计划,正是针对性解决这一矛盾的务实方案。
既消化了中午的过剩电力,避免能源浪费,又直接降低了居民生活成本。
澳洲总理阿尔巴尼斯在政策发布会上明确表示,这一举措是“能源转型与民生保障的双重突破”,将让每个家庭都能从清洁能源发展中受益。
![]()
![]()
经济困境倒逼改革:政策是民生与能源的双赢
澳大利亚当前的经济形势,让这份免费用电政策的推出显得尤为迫切。
澳大利亚统计局(ABS)2024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该国CPI同比上涨3.2%,而基准利率维持在3.6%,两者差值仅0.4个百分点,形成了罕见的“低利差通胀”格局。
这意味着居民储蓄的实际收益几乎为负,而日常生活成本却在持续攀升。
更严峻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澳大利亚2024年GDP增长的预测仅为1.4%,这种“低增长、高通胀”的组合,让政府面临着不小的民生压力。
![]()
澳洲财政部的专项调研明确指出,电费上涨是推动通胀高企的核心因素之一。
电力作为基础能源,其价格波动会传导至多个行业:超市的冷链物流、工厂的生产加工、电商的配送服务,都会因电费上涨增加成本,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为了缓解通胀压力,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BA)采取了比美联储更为激进的降息策略。
2024年2月、5月、8月,央行连续三次下调基准利率,累计降息0.75个百分点,目的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刺激消费市场。
![]()
每次降息后,澳洲主流银行的房贷利率都会同步下调,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的还贷压力。
但降息只能缓解部分经济压力,要从根本上抑制通胀,必须针对性降低居民的核心生活支出。
电费作为仅次于房租的第二大支出项,自然成为政策调整的重中之重。澳洲财政部的测算显示,若能有效降低居民电费支出,可直接拉动CPI下降0.3-0.5个百分点,对稳定物价起到关键作用。
而澳大利亚的电力现状恰好提供了政策落地的契机,由于分布式光伏电力大多直接并入电网,当地家庭对储能设备的需求极低。
![]()
务实合作成典范:共赢是全球化核心密码
中澳之间2000亿人民币的本币互换协议,为光伏贸易提供了重要支撑。
澳洲采购中国光伏产品时,可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这一模式不仅规避了汇率波动风险,还缩短了交易周期。
中国海关总署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1-8月,中澳光伏贸易的人民币结算占比达86%,成为双边贸易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实践。
澳大利亚电力运营商不愿主动降价,并非单纯的“逐利”,而是受其国内市场机制约束。
![]()
根据澳大利亚能源监管机构(AER)的规定,电力运营商的定价需遵循“成本回收+合理利润”原则,政府无权强制要求大幅降价。
这种机制设计下,要实现电费惠民,只能通过能源供给侧的结构性调整,而与中国的光伏合作恰好提供了这一可能。
除了光伏领域,中澳在储能、智能电网等相关产业的合作也在持续深化。
![]()
要实现“中午3小时精准免费用电”,离不开智能电表的精准计量和智能电网的灵活调度。
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已相当成熟,华为、国家电网等企业的智能电表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超55%,误差率控制在0.3%以内。
中澳之间的合作,也打破了“大国合作必然伴随对抗”的刻板印象,双方在部分领域存在竞争,但更多的是互补性需求。
![]()
能源领域的深度绑定,让两国形成了“一荣俱荣”的利益共同体,这种合作模式值得更多国家借鉴。
未来,随着免费用电政策全面落地,中澳在能源领域的合作还将向更深层次推进。
智能电网升级、储能技术合作、绿色能源园区建设等,都将成为新的合作增长点,而这种务实合作的溢出效应,还将延伸到贸易、投资、文化等更多领域,让双边关系更具韧性。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