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年俄乌、巴以那两场仗,大家刷新闻肯定都看着了,导弹炸弹跟不要钱似的往下砸。
表面是抢地盘、争权益,骨子里藏着现代战争的大问题:火力储备要是不够,再厉害的精准打击也白搭。
先说俄罗斯,2022年2月24号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一开始想着速战速决,“口径”巡航导弹、“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一窝蜂往上冲,专打乌克兰的基础设施。
那阵仗看着挺猛,但架不住打持久战啊。
![]()
从2022年9月到2024年,俄罗斯总共发了11466枚导弹,平均每天几十枚。
2023年一年就扔了超5000枚,可乌克兰的防空系统太能拦了,拦截率高达83.5%。
本来想靠数量补质量,结果西方还卡脖子,芯片、零部件进不来,导弹生产线转不动。
2024年上半年,俄罗斯才产了585枚导弹,远不够用。
空军出动频率直接降了三成,打击效果差了一大截,这就是没弹药的无奈。
再看巴以,2023年10月7号冲突升级后,以色列的F-35、F-16天天上天,主打武器是JDAM卫星制导炸弹,一天能扔近2000枚。
![]()
初始那2.4万枚储备,没俩月就见底了,光2000磅级的就先耗光1.3万枚。
美国也看不过去,紧急补了1000枚小直径炸弹、1800枚JDAM套件,前后援助超179亿美元。
可就算这样,2024年5月美国还是暂停了重型炸弹销售,怕以色列用到密集区。
无奈之下,以色列只能翻出老底,1950年的M117航爆弹,这玩意儿没引导,40%到45%都是瞎扔,打不着关键目标,效果差得很。
其实这两场仗都说明一个理:现代战争早不拼单兵多猛了,拼的是火力能不能扛住消耗。
一旦打起来,弹药耗损是指数级的,当初没预判到,后期肯定被动。
![]()
说到这里,就得提提卫星制导炸弹了,这玩意儿在两场仗里算“明星”,但也露了怯。
它的优点确实明显:低成本、高精度、还安全。
比如以色列的JDAM,给普通航弹加个制导套件,就能变成精度到米级的“聪明弹”,比俄罗斯那百万美元一枚的Kh-101巡航导弹便宜多了。
中国的LS-6更实在,单价才8万美元。
而且战机投弹后不用靠近目标,直接拉升就走,能躲开敌方防空系统。
像中国的LS-6,靠北斗导航+惯性导航,就算GPS信号被干扰,精度也不差。
![]()
珠海航展升级后,滑翔距离到了80公里,还能适应复杂地形,这在防区外打击时太有用了。
但缺点也很突出,最要命的就是耗得太快。
以色列一天扔2000枚JDAM,差不多是美国年产量的80%;2020年美军在伊拉克,一天1000枚AGM-158就够吃力了。
还有供应链问题,俄罗斯被制裁后导弹产不出来,以色列靠美国援助也不是长久之计,一旦断供就抓瞎。
另外,环境适应也有局限。
俄罗斯的Kh-101虽然隐身,可发射几百枚就库存告急,还容易被乌克兰雷达捕捉,拦截率70%。
![]()
激光制导弹怕天气不好,卫星制导弹在强电磁干扰下也会不准,这些都是实战里暴露的问题。
看了俄乌巴以的教训,中国在卫星制导炸弹上的思路就很清晰:不跟风搞高价隐身弹,专走“自主+模块化”的路,就是为了应对耗损难题。
首先是早布局、强迭代。
中国从2003年就开始研发LS-6,2007年定型,比很多国家都早。
2020年国产JDAM套件批量生产,加在250公斤航弹上才多15%重量,精度能控制在5米内,专门优化了高原、海上的使用场景,要知道,这些地方传统弹药很容易不准。
![]()
第二步便是供应链自主,看俄罗斯被芯片卡脖子,中国早早就搞了国产替代,现在卫星制导炸弹的芯片替代率到了90%,关键零件都是自己产,不用看别人脸色。
2024年还加了生产线,日产能提了50%,供应链也优化了,原材料、零部件都标准化,能保证稳定产出。
看那两场仗的耗损速度,中国直接把储备目标定得很实在:单场战役万枚起步,总储备要够扛半年高强度消耗。
仓库还分了区,控制温湿度,用叉车高效调度,避免浪费。
火箭弹版本也搞出来了,陆基发射能打70公里,边境防御正用得上。
![]()
PLA还会定期训练,每季度抽检弹药,让战机挂载实弹演练,确保战时能快速上手。
巴基斯坦用了LS-6后反馈不错,高温、多沙尘环境下也稳定,这说明咱们的弹是经得起实战检验的。
说到底,和平肯定是咱们的主调,但备战不能松。
俄乌巴以的仗证明,弹药够不够、能不能自主生产,直接关系到能不能扛住消耗。
中国走低成本、高储备、强自主的路,既吸取了别人的教训,也符合自己的国防需求。
未来把卫星制导火箭弹射程提到100公里,再优化下产能,这火力体系只会更扎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