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参谋长主导的“接触中转型”(TIC)倡议通过部署与部队轮换,对商用现成装备进行实战测试,使部队在战场上具备动态应变能力——这一理念正出于对俄乌战争中现代战术实践的模拟与总结。“接触中转型2.0”进一步拓展该理念,将变革范围延伸至两个师、两个装甲旅战斗队、两个“斯特赖克”旅战斗队及陆军国民警卫队和预备役部队。陆军参谋长兰迪·乔治上将在2024年会议上强调:“本财年末,所有作战职能——包括防护与保障——都将纳入转型体系。”
作为集成战术网络组成部分,陆军网络装备仅是“接触中转型”测试的众多设备之一。但无人机技术已成为最具变革性的战术装备。
参与部队测试了商用无人机、传统巡飞弹、迫击炮等传感器装备,构建从传感器到射手的完整体系。常规侦察监视中使用的商用无人机帮助士兵战场决策并削弱敌方阵型。测试成果之一是通过国防创新单元与国防部采办保障副部长办公室审核的合规商用小型无人机系统供应商名单(即“蓝色无人机许可清单”)。所列供应商均提供顶级小型无人机系统,其产品可供政府合作伙伴直接采购,无需国防部政策特批。
两大变革性无人机当属Neros Archer与搭载多任务平台的PDW C100。Archer作为高性能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使驾驶员可实时获取无人机视野。其设计兼顾大规模列装成本与远程任务及电子战抗干扰能力。PDW C100多任务平台版则是支持多任务模式的便携式小型无人机,其关键优势在于采用通用载荷集成设计与弹药投放装置,为国防部无人机弹药树立新标准。相比之下,“蓝色无人机许可清单”机型若执行杀伤任务或携带致命载荷,仍需申请国防部政策特批。
陆军无人机训练中心已全面改革培训体系,课程从第一类小型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延伸至第三类未来战术无人机系统。问题不在于小型无人机是否将配备致命载荷,而在于陆军何时组织应对这一必然趋势。正如乌克兰前线所见,无人机及其携带的弹药已通过巡飞、空投与空中射击站在战争最前沿。
●无人机弹药标准
正如作战兵种将小型无人机纳入编制,“接触中转型2.0”可推动陆军保障体系随无人机技术协同进化。这需要建立新技术整合的可靠标准。在无人机投送系统中使用常规弹药需审慎配对弹药与无人机以确保精准打击。空投弹药可由3D打印文件制造,但确保数字文件准确可靠至关重要。这些文件须包含具备防篡改安全措施的专用3D弹药模型,更重要的是所有3D打印部件与材料均需认证标准化。
此外,无人机现可执行巡飞攻击任务。巡飞弹设计用于持续空中待机捕捉瞬时目标。无人机还可发射各型火箭或专用导弹,这要求飞行控制系统与所选弹药高度适配。无人机弹药的安全机制则是防止装卸、运输与飞行中意外引爆的关键特性。
最后,执行空投任务的无人机配备弹药投放装置,必须确保从平台精准可靠释放弹药。配备定向投放套件的无人机可对目标投掷常规弹药,该套件能保证弹药以理想角度命中并降低散布。
为确保持续效能,标准体系需涵盖从无人机弹药遴选、设计、材料到部署机制的全要素。乌克兰国防工业在2025年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展示的标准化无人机弹药正是典范。建立无人机弹药标准后,陆军保障组织终将承担起维持整个无人机弹药生态系统的职责。
●军械部队
“接触中转型2.0”为全军弹药保障活动提供革新契机,使其直接承担弹药维护、翻新与改装的职责。从旅级弹药转运点、模块化弹药输送点到跨旅级军械连与预备役战区弹药营,该倡议可为军械机构带来全面变革,重拾荒废技能。
条令制定者无需远求——乌克兰正实施秘密弹药生产行动,为前线部队供应无人机弹药。其军械组织按需提供弹药,前线部队抵达分发点按任务需求选取适配弹药。这种弹药生产设施是对资源短缺的智慧应对。乌克兰军械厂接收并回收前线损毁弹药导弹,从中提取可用炸药与弹头。据媒体引述该部队指挥官说法:“我们无法像美军那样随意废弃弹药。回收材料被用于装配第一人称视角巡飞弹或其他空投无人机”。
近代实践中,常规军械部队未曾大规模开展弹药维护检测与翻新改装工作。随着3D打印机等设备列装,军械部队需从国防弹药工业基础获取专业训练、技能认证与标准化流程。若“接触中转型2.0”力求实效,军械部队必须为联合部队提供全作战区无人机弹药保障。回溯历史,在“伊拉克自由行动”期间(2003年9月至2004年10月),美国陆军工兵部队接收并存储约36.9万吨缴获敌军弹药,同时销毁近16.5万吨,并在盟军协助下额外处理8.2万吨。展望未来冲突,若具备适当授权与专业技术,所有弹药皆可转化为无人机弹药,供前线部队按需取用而不消耗既定战斗储备。
总结
“接触中转型2.0”正通过整合无人机技术深化转型,测试商用无人机及相关装备并列装战备无人机。此举催生涵盖巡飞、空投与攻击任务的无人机弹药标准体系,为军械部队重获弹药维护改装关键技能创造机遇,从而为联合部队提供无人机弹药保障。这一根本性转变需要针对新装备(如3D打印机)开展个人与组织训练,并建立标准化流程,构建可持续、高响应的战区无人机弹药供应链。
迈克尔·K·利马四级准尉现任物资管理处高级远征保障司令部军械官,派驻韩国亨利营第19远征保障司令部,曾参与导弹防御首席承包商的工业培训项目,担任弗吉尼亚州李堡陆军军械兵种与学校训练开发员,持有贝克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学位。
美军“接触中转型”概念
1.核心理念:
持续而非阶段性的转型:转型不是两次战争之间的和平时期活动,而是贯穿于竞争、危机和冲突全过程的持续状态。
在实战压力下验证:新的编制、装备和条令必须在真实的、充满对抗的战场环境中进行测试和优化,而不是在安全的训练场或模拟环境中。
以学习为导向:整个部队必须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能够快速从战场经验中吸取教训,并立即应用于当前战斗。
2.主要实践与例证
“接触中转型”2.0:这是美国陆军参谋长兰迪·乔治上将推动的当前现代化路径。它要求将新的技术(如无人机、人工智能)和新的编制(如新的保障营结构)直接集成到正在轮换部署的旅战斗队中,让部队在欧洲(应对俄罗斯)或印太(应对中国)的战术前沿直接试用和适应这些新能力。
在乌克兰的实践:乌克兰军队在持续的作战中,迅速学习和适应了无人机战争、电子战和分布式后勤的模式。他们并没有等到战争结束才转型,而是在与俄军的接触中,不断调整战术和组织,这本身就是一种残酷但高效的“接触中转型”。美军正密切研究这一案例。
技术赋能:利用数字工程、增材制造(3D打印)和数据分析等技术,在战术前沿快速原型化、测试和修改解决方案。例如,在战区利用3D打印为无人机生产特定部件或改装装备。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