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L3Harris公司近日展示了两款可由直升机发射的巡弋导弹,号称为旋翼平台带来了革命性的视距外打击能力。这款名为“红狼”(Red Wolf)与“绿狼”(Green Wolf)的导弹组合,被视为填补美军火力缺口、特别是为海军陆战队量身打造的关键战力倍增器。
![]()
一、基本情况
根据军事新闻网站《Naval News》报道,“红狼”与“绿狼”导弹的最大创新,在于其“搭档作战”的设计理念。其中,“绿狼”是电子作战与情报侦察型,它能在战场上空长时间盘旋,找出敌方的雷达等电磁信号发射源,并对其进行电子攻击或干扰。
一旦“绿狼”锁定目标,便可将目标数据实时传递给作为攻击主力的“红狼”动能打击型导弹。“红狼”在“绿狼”的电子掩护与导引下,奔向目标予以摧毁。这种“一侦一打”的组合,让直升机等平台具备了前所未有的压制敌方防空系统的能力。
L3Harris副总裁琼斯(Sterling Jones)表示,这款导弹填补了美军在火力重量等级与成本上的关键缺口。其弹体重量低于113公斤,但射程却高达约370公里。他鼓吹:“看看陆战队的AH-1Z Viper攻击直升机,你现在谈论的,是让一个原本射程只有6到10公里的平台,升级为具备远超视距打击能力的旋翼打击平台。”
L3Harris已成功在AH-1Z上进行了45次试射,并正积极将其整合至其他陆基与定翼机平台。更具吸引力的是其成本,“红狼”的单价仅约30万美元,“绿狼”则约50万美元,相较于传统的巡弋导弹极具成本效益。
![]()
据称,“红狼”与“绿狼”的潜力还不止于此。该公司表示已测试“绿狼”导弹的回收再利用概念,能于60分钟内完成再发射准备,此一“可重复使用”的特性,在巡弋导弹中极为罕见。
L3Harris也透露,未来计划发展出可与海军EA-18G“咆哮者”(Growler)电子战飞机协同作战的电子诱饵型号,以及可装入发射箱、从陆地或海上平台发射的“集束版”,以为这款创新的“不对称作战利器”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二、对未来作战的影响
美国L3Harris公司研发出的上述两款可由直升机发射的巡弋导弹,标志着未来作战模式向低成本、分布式、智能化、集群化方向深度演进,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作战平台灵活化,直升机变身为远程打击节点。传统直升机(如AH-1Z、MH-60)主要承担近距离火力支援或运输任务,而“红狼”导弹射程可达370公里,使直升机可在防区外对陆/海目标实施远程精确打击,极大提升了生存能力。此外,一架AH-1Z可携带8枚“狼”系列导弹,实现“一机多弹、一弹多能”,显著提升了单平台作战效能。
![]()
二是战术组合智能化,电子战+打击一体化。“绿狼”承担电子战、侦察、诱饵任务,可干扰敌方雷达与通信,为“红狼”开路;两者协同作战,形成“绿狼引路、红狼打击”的战术模式,降低敌方拦截效率。此外,该型导弹还具备飞行中重新瞄准、集群协同、AI算法决策等能力,可动态调整攻击策略,适应复杂战场环境。
三是成本优势显著,低成本饱和打击成为可能。单枚“红狼”导弹成本约30万美元,远低于传统巡航导弹(如JASSM-ER单价150万美元),具备大规模列装与消耗战潜力。低成本使美军可实施“弹海战术”,能够通过数量压制敌方防空系统。
四是作战体系分布式,推动“杀伤链”去中心化。“狼”系列导弹可接入美军“多域指控架构”(如MAGTAB系统),实现空、陆、海、网络节点间的信息共享与目标指派,支持“远征前进基地作战(EABO)”等分布式作战概念。此外,该型导弹还可作为通信中继节点,在强对抗环境中延伸战场网络,保障无人/有人平台协同。
![]()
总的来说,“红狼”与“绿狼”不仅是两款新型导弹,美军更是试图将其打造为未来作战体系中的关键“力量倍增器”。它们通过平台多样化、战术智能化、成本低廉化、体系分布化,试图改变未来战场的打击逻辑与力量部署方式,尤其在印太高端对抗背景下,将具备显著的实战威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