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天,看了一个帖子,内容讲的是,听闻某位执业了十几年的律师“心梗去世”在自己的出租屋内。关于这位律师的介绍,“无儿无女五配偶”,出租屋“未缴费而早已断水断电”,“A文笔很好,诉讼材料言简意赅,但吃亏在不擅长沟通,不够灵活。”
情况十分简要,却突然令语人君想起了几年前写的那篇“律师孔乙己”。如果帖子内容属实的话,文中的内容貌似真的一语成谶!
时过境迁,今天拿出旧文,又重新创作了一番,也算作一种纪念和哀悼吧!
![]()
十几年前的鲁市法院立案庭格局,是和别处法院应该是大致相同:办公桌拼接起来的,跟计划经济供销社的大柜台一样,将上百平米的立案大厅隔成了办公区和等待区。
办公区,用办公桌隔成了各个法院人员把手的诸多独立办公单位(窗口)。等待区,是一排长条椅,坐着或站着焦虑的当事人或律师。
办公人员和单位虽多,但可以启动立案的,只开一个或两个窗口。只有通过了立案审查,才能转到下一个窗口。
一个个窗口,犹如一道道门槛,将人员逐层的筛选,故上一个窗口总会比下一个窗口的人少,一两个立案审查的窗口人最多。通过了立案审查的,往往微笑看着还在忐忑等着、跟工作人员争论的立案申请人员。当然,这是十多年前的事儿了,现在都是网上排队——网上立案了。
![]()
每天一早开门,人们就鸭子下水一般奔向立案窗口,争取第一时间递上立案材料,有时不免发生争吵,需要法院人员维持秩序。
我大学毕业后,经熟人介绍到鲁市法院当书记员,分到了立案庭。用庭长的话是,学生娃,还太年轻,不足以直接应付来立案的人,就在大厅里做点事,锻炼些时候再说。庭长还专门交代,不要随便答复当事人,更不能承诺什么。
没有什么实职,工作总觉得有些单调,有些无聊。庭长总是一副面无表情的脸孔,随时准备对立案材料说这不行那不行,这个那个的需要汇报或是研究,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立案,才可以笑几声,至今还记得。
孔乙己,是一身西装革履、头发花白还提着大皮包亲自来立案的唯一一人(来立案的,多是年轻律师或是实习律师,年长的律师,偶尔来也是直接进了领导屋,你懂得)。穿的虽是西装,可常常是邹邹巴巴,一看就是水洗过而没有熨烫。
别看头发花白,据说孔乙己才四十出头,当律师也才十几年。之前在某公职单位,听说律师可以赚大钱,没日没夜的备考了几年,通过了司法考试,毅然辞职当了律师。
经常酗酒吸烟的原因,孔乙己脸庞黝黑着,说话的嗓门很大,总是一脸严肃的跟人讲着法律规定、权利义务、公平正义之类的,好像随时准备跟人争论、较量一番。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叫法乙己是不是更贴切?)。
![]()
孔乙己一到立案庭,熟悉他的年轻律师便都看着他笑,有的问道,“孔乙己,你又接大案子了!”他大体知道人家也是取笑,只是默默排在队伍里,轮到他时,对窗口说,“这个当事人真不容易,这类案件有规定应该立案,请尽快立吧!”
律师们又有人高声嚷道,“我这里有一个二审败诉、打算申诉的案子,有兴趣吗?”孔乙己睁大眼睛,“法律上还有救济机会的,都要争取,律师就是要……”
“我前天亲眼见你被开发企业的几个人堵在律所门口,后来怎么样了?”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绽出,争辩道,“他们是输了官司打击报复……案件正在公安机关处理!……维护公平正义的事儿”众人都哄笑起来:立案庭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据人说,孔乙己是一毕业就直接分配公职的那种,可终究没学会市侩,又不会其他营生,同学和后辈都是单位领导了,眼见没了提拔机会,干脆辞职干了律师。幸而法律功底只要肯学就会有长进,便替老百姓代理一些小案子谋生。
他又一些倔脾气,不屑帮人出些规避逃避法律责任的主意;又见不得有人不依法办事,看不惯办案人员的做法就拍案而起。或跟当事人闹翻了,或被办案人故意下绊子,被人评价为“不会办事儿”,请他代理案件的越来越少。孔乙己没有法儿,免不了别的律师揽下案子自己打打替补、或是揽些别人都不代理的申诉之类的案子。
他在我们这儿,品行却比别人都好,从不难为我们,也不唆使当事人闹事。遭遇有些案子不给立,也仅是多跑几次催办一下,跟窗口人员不厌其烦的讲述一番法律规定、司法案例,他也知道,窗口人员不过是奉命行事罢了。
外人眼中,律师从事的法律工作,不应该谈钱的,可律师行业的内部,却是按创收划分律师的阶层。心情不错、跟人大谈法律规定之时,旁人便会问及其收入如何,孔乙己立马就会黯然状,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以“孔主任”称之,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又开始说些公平正义之类。
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大厅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庭长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还拿他某某同学已经是法院领导的事情问他。
孔乙己知道跟他们话不投机,便喜欢跟年轻人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你也是法律本科毕业么?”我略略点头。他说,“我考一考你,诉讼法里,法院立案审查什么?”
律师也配考法院人么?我便回过脸去。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知道吧?……我教给你,记着!法院立案审查是形式审查,只要......几方面就行。这些应该记着,将来做庭长,要用的!”
我暗想,以我的身份当庭长是不可能的,而且庭长不立案的时候,从来不看法条,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吗?”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点头说,“对呀对呀!……看来法治在年轻人身上还是有希望的!”
![]()
一次,有家人为了死亡赔偿金分配,被执行庭人员指示着来立案诉讼解决,旁边有律师已经打算趁机代理了。孔乙己也赶过去围观,说自己是律师可以帮他们,不用打官司就能解决这个事儿。
从法律规定到法院的现实判法,给这家人都列了出来,最后连书面的分配协议,都给人家写好了,一家人拿着协议去执行庭分款去了。旁边人取笑孔乙己,好好的一个案子,让你免费送出去了,还砸了同行的饭碗。孔乙己则说,维护公平正义,节省司法资源,是律师的本职也。众人又是一片哄笑。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只是有段时间,有人突然提及,很久不见孔乙己了。庭长也念及了几次,孔乙己有个案子已经过期几个月,电话还打不通了。
庭长跟立案的律师打听,后者说道,“他怎么会来?……他被打折了腿。”事情的大概是:孔乙己代理一小区业主去投诉了某“势大”物业公司。“怎么样?据说有天下班的路上,被几个混混堵在一个小胡同里,先是写了认错书,后来是打,再打折了腿。”“后来呢?”“人家拿着他的认错书去报案了。”“报案后怎样呢?”“怎样?……谁晓得?也许被抓了吧。”庭长也不再问,仍然慢慢地看他的诉讼材料。
又到一年秋冬时节,都知道年底不立案,立案大厅没几个人来,我的上班时间大多是低头摆弄手机。某日,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立一个案子”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
只见,孔乙己坐在轮椅之上,已经移到了立案窗口,还是穿着那件旧西装,轮椅的把手上,还用绳子挂着那个鼓鼓的文件包,只是身形更加的瘦削了。见我看过来,“大学生,司法考试过了吗?今年听说报考的不少啊!”
庭长从另一个窗口伸出头来,“孔乙己么?你上次的那个案子,还要立吗?”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那个案子先放着吧,当事人拿不出诉讼费……这次的案子,当事人急需工钱回家过年,能不能快点立案?”
庭长仍跟平常一样,笑着说,“孔乙己,你又得罪人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得罪人,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庭长,不要再提。
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过来,便和庭长都笑了。我也凑过来,这才发现孔乙己满手都是泥土,黑黢黢的,原来他是一路用手划着轮椅轱辘来法院的。
立案窗口人员早就接到通知,年底前不立案,何况庭长就在眼前,于是交代孔乙己,回去等通知吧。孔乙己再三哀求,当事人确实是弱势群体,可究竟改变不了什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孔乙己用手半圈半圈的推着轮椅走出了。
从此以后,再没有看见孔乙己。许久之后,在他人的聊天中得知,孔乙己大概真的死了。据说,法院有孔乙己代理的案子通知开庭,却找不到他的人,就找到了律所。律所这才重视起来,报警后打开了其出租屋,才发现......
声明:本文纯属借鉴鲁迅小说的虚构作品,如有现实情节巧合,就属意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