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娱乐圈乱成一锅粥,商界也不消停。
一条新闻忽然登上热搜——东方甄选CEO孙东旭离职。
这条消息,就像一块石头,丢进了原本平静的湖面。
一年前,“董宇辉和孙东旭”的矛盾还在全网掀起风浪。
那时,一个是公司门面,一个是管理核心,俞敏洪亲自下场“灭火”。
没想到一年后,赢的人留下,输的人离开。
可最有意思的是——这次离开的,正是当初被俞敏洪力挺的孙东旭。
![]()
01
孙东旭在东方甄选的地位,曾经举足轻重。
他是从新东方转型的中坚力量,参与公司转型、搭建供应链,手上握着“电商业务的命脉”。
当初俞敏洪信任他。
不论是产品线搭建还是直播运营,孙东旭都在第一线操盘,被粉丝称作“东方小孙”。
那时的他,风光得很。
镜头前口若悬河,镜头后干练强势。
十八年教育体系的经验,让他成了“懂业务、会管理”的代表人物。
可名气大了,位置高了,人也开始飘了。
他没想到,真正让自己从高处跌下来的,不是外部竞争,
而是那场至今都被网友记得的“小作文风波”。
![]()
02
当时,董宇辉在直播间读了一篇小作文,
内容温柔动人,感染了无数观众。
评论区一片好评。
结果有人质疑“是不是他写的”。
孙东旭作为CEO,直接回应——
“这是团队的成果,不是主播个人的作品。”
这话一出,全网哗然。
原本温情的直播间瞬间变成战场。
观众不买账,觉得他打压功臣。
粉丝炸了,网友怒了,气氛彻底失控。
孙东旭没收手。
他在直播间摔手机,发布声明,强调团队协作。
试图压下风波,结果越描越黑。
他那句“昙花一现”,成了压垮公众好感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句话,把自己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而那时候,董宇辉却没反击。
他只是轻轻说了句:“尊重是相互的。”
这一句话,让无数人明白了谁真正有格局。
最终结果大家都知道——
孙东旭被免职,董宇辉留任。
俞敏洪亲自下场调解,可裂痕已成。
这场风波,让两人的关系回不去了。
![]()
03
如今俞敏洪官宣孙东旭离职,看似平静,实则意味深长。
短短百余字的声明,信息量巨大。
俞敏洪先是感谢他的贡献,再说“再三挽留无果”,最后一句“我们之间没有任何隔阂”,反倒显得意味深长。
职场人一看就懂。
这句话不是解释,而是掩饰。
要是真的没隔阂,谁会专门提?
这份文案看似平淡,其实在传达两个信号——
一是孙东旭确实主动走的;
二是俞敏洪已经准备好新的方向。
东方甄选的战略正在转型。
从机构主导,变成“主播合伙人制”。
而孙东旭的管理思维,依然停留在旧模式里。
在他眼中,公司是主体,主播只是执行。
可在当下的直播格局里,主播才是品牌的灵魂。
当企业还在讲“制度”,市场早已在讲“人”。
所以,这次离职,不是简单的分手,更像是东方甄选在自我更新。
![]()
04
回看这一年,董宇辉说过的话,如今听起来格外有分量。
他曾说:“平台和主播,不该是对立关系,而是彼此成就。”
这句话,现在成了东方甄选改革的方向。
孙东旭当初没理解,俞敏洪现在懂了。
因为在他眼里,最宝贵的不是制度,而是人心。
没有董宇辉的东方甄选,业绩确实在下滑。
主号粉丝数被个人号反超,带货数据下降。
一个人走了,影响的是整个盘。
孙东旭是职业经理人,讲的是控制和效率。
董宇辉是内容创造者,讲的是情绪和温度。
这两种逻辑,本就冲突。
可偏偏,后者才是今天市场的主旋律。
企业的成功,不只是靠数据和管理,更靠“被喜欢”“被信任”“被相信”。
这恰恰是董宇辉身上的光。
而孙东旭的问题在于——
他忘了直播不是课堂,也不是会议室。
观众不是员工,主播也不是部下。
一个不懂情绪的人,再会算账,也赢不了人心。
![]()
孙东旭的离开,或许是必然。
不是能力不行,而是时代变了。
在流量和内容主导的今天,
公司要的是能带人气的人,不是只会管人的人。
俞敏洪看得很清楚。
这次“官宣”,既是送别,也是分水岭。
东方甄选从此彻底进入“人驱动时代”。
职场的真相就是这样——
没有永远合适的岗位,只有能不断成长的人。
在企业竞争的浪潮中,有的人靠能力上岸,有的人被浪拍倒。
谁能留下,不看背景,看眼光。
这场关于离职的风波,也提醒了所有职场人:别害怕被替代,怕的是不再进步。
东方甄选会继续走下去,董宇辉也会越来越强。
而孙东旭的结局,只能说明一个事实——
时代变了,留不住的人,终将被淘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