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号,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发布的一则地质勘查成果通报引发行业广泛关注:平凉市崆峒区转马台一带探获一处超大型冶镁白云岩矿床,资源储量高达7亿吨,同时伴生有3亿吨建筑用白云岩。
这一发现不仅刷新了区域矿产勘查的历史纪录,更因其优越的资源禀赋与开发条件,为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注入了强劲动力。
![]()
这是短时间内,甘肃再一次出名上热搜,就在前两天,刚刚宣布,国际上目前唯一的钍基熔盐实验堆,实现钍-铀转化,让我国核能源取得突破,这一次又发现了高储量的岩矿。
根据通报,此次探获的冶镁白云岩矿体赋存于转马台一带的浅海相碳酸酸盐岩地层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其卓越的矿石品质:MgO(氧化镁)的平均品位达到20.67%,这一指标确保了矿石具有良好的冶炼价值。
![]()
镁作为重要的轻质金属材料,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电子信息及汽车制造等高端领域的需求日益增长,高品质的冶镁原料是下游产业链发展的基石。
除了“质优”,该矿床还兼具“易采”的显著优势。矿体埋藏浅,适宜进行露天开采。相较于地下开采,露天开采通常具有作业安全、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资源回采率高等一系列优点。
![]()
这一地质条件将极大降低前期矿山建设的工程难度与资金投入,缩短项目投产周期,为后续的高效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勘查中还确认了3亿吨建筑用白云岩资源,可广泛应用于冶金熔剂、耐火材料、化工填料及建筑材料等领域,实现了资源的多层次、综合性利用,进一步提升了矿床的整体经济价值。
![]()
专家表示,此矿的发现,首先是对国家资源安全战略的有力支撑。我国是镁生产大国,但对优质镁原料的稳定供应始终存在战略需求。
一个如此大规模、高品位、易开采的冶镁白云岩矿床的探明,将显著增强国内镁资源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减少对外依存度,为相关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资源“压舱石”。
![]()
不过目前还只是发现,至于后续如何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还需要稳步推进。
按照一般的思路,位于内陆地区的新矿,都不太会立刻进行开采。
对此,你怎么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