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倒,刚在大理待了两天,突然就发现自己起初是有点“少见多怪”了!因为在街边吃了几次凉面、粉丝、米线,现在已经完全习惯了这里的“万物都可薄荷”!简单点说,即大理的新鲜薄荷叶就跟杭州及国内各地的小餐馆免费提供的“葱、香菜、腌萝卜……”等配菜一样,是本地最寻常的味道。
![]()
![]()
不过可能是我在打了三针疫苗后留下的后遗症,对于“传说中”的薄荷特有的香气,感觉却并不明显,只是吃着好像也还不错,就跟吃火锅时涮了些豌豆苗似的,谈不上喜欢,但也不反感。
![]()
个人分析应该是自己的吃法不对,无论牛肉汤还是过桥米线,本身汤汁的味道就已经很浓郁了,标配的胡椒粉更是能“碾压”掉很多其它配菜的杂味儿。而我又习惯了吃熟的,总喜欢把薄荷们都烫得完全软棉棉后才入口,可能就损失掉了绝大部分它本来的原汁原味?
![]()
有趣的是“淮南牛肉汤”来到大理,竟然也“入乡随俗”开启了“薄荷模式”,还是挺让人意外的。当然,搭配薄荷的牛肉汤对于我来说也还行,风味甚至都没产生什么变化。
![]()
图文原创:阿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多多留言,欢迎转发、分享、内容指正、评论、关注和赞赏,希望媒体或个体尊重原创,非本人允许不得转载!欢迎有正义感的网友读者看见“盗版”向内容平台举报和投诉。需要实景照片和视频素材可约,本人独家提供DD代游、代拍、代打卡服务,欢迎洽谈,附赠所有拍摄素材。
![]()
“检讨”再三,还是忍不住地在这里想问问大理本地人,是不是因为我放的薄荷不够多,才没能感觉到明显的独特风味呢?得放多少才符合大理人的习惯呢?又或者是吃法不对?欢迎指点一二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