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夜,我又一次在深夜醒来,看着窗外沉寂的校园,心里翻涌着两条新闻:一位是42岁的教导主任,用胶带缠住了自己的呼吸;另一位是25岁的年轻老师,在“无法胜任”的呼救声沉没后,选择了离开。
物伤其类,兔死狐悲。
作为一个在省重点高中讲台站了30年、带了无数届毕业班的英语老师兼班主任,我比任何人都懂那份无声的绝望。而今天,我想以一个新的身份与你们对话:一个正在服用抗抑郁药,但依然努力站在讲台上的“幸存者”。
如果时光能倒流,我多想回去告诉那个年轻的自己:我宁愿选择一份低薪但轻松的工作,只为养活自己,平静生活。
但我们都回不去了。所以,在崩溃的边缘,我们能做的,不是穿越,而是自救。
一、 承认“我撑不住了”,是你对自己最大的勇敢
我们当老师的,最擅长“死要面子活受罪”。在领导面前要强,在家长面前权威,在学生面前无所不能。我们被“春蚕到死丝方尽”的道德枷锁捆着,以至于连说一句“我不行了”都觉得是职业耻辱。
吴道云老师遗书里的“领导失望的眼神”,我太懂了。那眼神像一根针,能刺破你所有的心理防线。那位25岁历史老师的“无法胜任”,我也懂,那是一种被巨浪淹没却喊不出声的恐惧。
请记住:在生命的重量面前,所有“失望的眼神”和“未批的假条”都不值一提。
你的第一课,是学习背叛那种“完美教师”的想象。大胆地、认真地告诉自己:“我撑不住了,我需要帮助。” 这不是懦弱,而是你对自己生命发出的、最勇敢的宣言。当我终于走进精神科诊室,拿到诊断书时,我没有感到羞耻,反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解脱——原来我的痛苦,它有名字,它不是我的错。
二、 放弃“殉道者”幻想,做自己生命的“第一责任人”
我们的教育系统,有时像一个巨大的“情绪黑洞”,它会悄无声息地吸干你的所有热情和精力。那两个悲剧告诉我们一个血淋淋的事实:系统可能会忽略你,但你的生命,只有你能负责。
当崩溃感来袭,请立刻执行以下 “生存优先”三步法,这比任何公开课教案都重要:
立刻物理“脱困”
课堂上: 如果情绪即将失控,立刻给学生布置一份安静的阅读或习题。“请大家自习10分钟,老师需要处理一点急事。” 然后,走出教室门,站在走廊,深呼吸。你的离开,不是教学事故,而是情绪急救。
办公室: 立刻起身,去洗手间用冷水冲脸,或者下楼绕着教学楼走一圈。用空间的转换,切断情绪的恶性循环。
启动“最低能耗”模式
降低所有标准: 教案可以暂时写得简略一点;作业可以偶尔让课代表帮忙收发;班级事务可以大胆交给班干部处理。允许自己在一段时间内,做一个“差不多先生/女士”。 学校的运转不会因为你的暂时“松懈”而停摆,但你的生命会。
建立“防火墙”: 非工作时间,果断关闭工作群的消息提醒。告诉自己和家人:“下班后,我的身份是妻子、母亲、我自己,而不是随时待命的班主任。”
寻求“外部锚点”
抓住医生的“尚方宝剑”: 如果你感觉自己状态极差,像那位25岁的同行一样,去医院。那张诊断证明和病假条,不是你逃避工作的证据,而是你保护自己的法律和医学武器。 如果校方不批,请让家人拿着它去沟通,甚至寻求教育主管部门的帮助。你的生命权,高于一切校规。
找到一个“树洞”: 这个树洞可以是理解你的家人,可以是信得过的同事(比如我这样的老教师),也可以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不要独自咀嚼痛苦,你必须把沉重的压力说出来,让它从体内分流出去。
三、 重新定义“成功”,为自己寻找“生”的意义
我们总被“桃李满天下”的宏大叙事所感动,却忘了问问自己:“我好吗?”
我今年54岁了,吃过抗抑郁药后,我才幡然醒悟:用自我牺牲换来的“优秀教师”奖状,远不如一个能安稳入睡的夜晚来得实在。
培养一个“无用”的爱好: 下班后,强迫自己养几盆多肉,听着音乐钩钩毛线,或者只是散步。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能在工作之外,为你提供一份纯粹的、不被打分的人生乐趣。
计算你的“生存成本”: 像我一样,坦诚地问自己:“如果重来,我还会选择这条路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为了劝退谁,而是为了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付出的代价。然后,基于这个代价,理直气壮地为自己争取休息、报酬和尊重。
写在最后:请成为自己的英雄
两位逝去的同行,用他们最宝贵的生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哀悼,我们愤怒,但我们更要 “幸存”。
这个系统或许暂时不会因我们而瞬间改变,但我们可以在系统的缝隙里,先救赎自己。
请你务必,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不竭,千次万次地,救自己于这世间的水火之中。
如果你也觉得需要被看见,被理解,请把这篇文字,转发给你的同事,你的战友。让我们在看不见彼此的深夜里,成为互相确认存在的微光。
我们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名教师。**好好活着,本身就是对教育最大的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