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中,我们都应该明白这一点,那就是一个人的付出,可以不求回报,但是不能够廉价。
确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付出本来是一种温暖的善意,是人与人之间很长的事情。只是付出一旦沾染上了“廉价”的底色,那么一切就变味了。
或多或少我们也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有很多人都曾经在一段关系里面,对别人掏心掏肺,无偿的帮助别人。结果却换不来一句真心的回应。反而变成了理所当然。
![]()
而为什么会如此,明明自己真心付出,却得不到一句好。就在于这样的付出太“廉价”了。廉价到对方不需要做什么就能够轻易得到,自然而然也就得不到珍惜了。
的确,不管是什么样的付出,如果太轻易、太无底线、太没边界,这样做只会让对方越来越觉得你廉价。
就比如在生活中,你对别人热情,糟糕对方。但是对方并不懂得珍惜,只是一味的觉得这是你应该做的。
那么,时间一长你的付出就变得廉价了,对方觉得即使自己不做什么也能够得到,又怎么可能用心去对待你呢。
这就好像是我们在路边随手摘的一只野花,根本就不会在意它,只是在一开始的时候觉得它好看,于是摘了下来。
![]()
可是等到自己看烦了,不喜欢了,这只野花就会被我们随手给扔掉。因为我们得到的成本很低,自然也就不会太过珍视。
这其实不也是在告诉我们,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对于付出要懂得珍惜。正如有这样一段话说得好:“为什么对一个人越好越是不被珍惜?不是你不够好,而是你太好了,就因为你太好了,你的好,就显得格外廉价。”
事实也是如此,就好像是我们买一些折扣处理的商品,即使最开始的时候它各方面都很好。可是一旦贴上了促销。它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挑剩下的。
所以,我们要明白,有分量的付出,它都是有价值感的。它并不是一方的一味付出,而是一种彼此互动。
就好像有人说的那样,讨好换不来真心,卑微换不了珍惜。要知道,扔石头还能够听到回声,如果一段关系跟无底洞一样,投入东西听不到任何的回应,那就要学会停止了。
![]()
正如《吕氏春秋》中 “子贡赎人” 的故事,鲁国曾有过这样的规定,如果有人赎回在外国做奴隶的鲁国人,可从国库领取赎金。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赎回鲁国人后,却拒绝接受赎金,他本来觉得这样能够得到称赞,可是孔子却批评他:“子贡此举,看似无私,实则断了他人行善之路。”
果不其然,此后有人看到想要做这件事情,既想要领取赏金补贴家用,可是又怕被人指责不如子贡高尚,结果索性视而不见。
反观孔子另一位弟子子路,他也有过类似的情况,他有一次救了一个溺水者,溺水者为了感谢他,送了子路一些东西,子路选择了接受。面对这样的情况,孔子赞赏了他,并且说:“从此鲁国人定会勇于救落水者。”
![]()
这些故事其实不也是在告诉我们,付出可以不求回报,但要有回报。我们可以帮助别人,但是不能够是无底线的。
确实,付出可以是不求回报的,但是付出需要有价值、有意义。付出也不是让我们无私,而是以平等为前提,以尊重为底色。
换句话来说,就是不管是付出方,还是接收方,都应该珍惜付出。这样才能够让付出方不心寒,让接收方不亏欠。如此,任何关系都能够长久下去。
文|明浮生
图|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