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5年11月7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正式实施航班减量机制,全国40座客流量最大的航空枢纽自即日起逐步压缩国内航线运力,这一举措迅速在民航领域引发连锁反应。
2. 全球年度旅客吞吐量首屈一指的哈兹菲尔德-杰克逊亚特兰大国际机场位列其中。这座在2024年接待超1.08亿人次的超级空港,如今正面临运营规模大幅收缩的局面。
3. 数十万已规划行程的乘客因政策突变陷入出行困境,40家主要航空公司紧急重构飞行排程。这场突如其来的行业震荡是如何形成的?白宫预算僵局为何波及公众日常出行?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大规模“非主动缺勤”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现实压力?
![]()
4. 此次广泛性减班是FAA经过多轮风险评估后作出的关键决策。据官方通报,从11月7日至10日,受影响机场将率先削减4%的国内航班数量;至11月14日,该比例将上调至10%。美国交通部长肖恩·达菲警告称,若政府停摆状态延续且空管人员出勤率持续下滑,未来可能进一步将航班压减幅度提升至15%甚至20%。
5. 统计表明,仅当前阶段每日最多将影响1800个航班班次,牵连约26.8万名旅客。值得注意的是,国际航线未被纳入此次调整范围,所有调控措施均集中于国内航空网络,依赖短途与中程飞行的民众及商务人士成为主要受影响群体。
6. 除亚特兰大外,达拉斯沃思堡、丹佛、芝加哥奥黑尔和洛杉矶等关键中转中心同样列入名单。英国广播公司综合多方信源核实,迈阿密、西雅图、旧金山以及华盛顿杜勒斯等大型国际门户机场亦未能避开此次波及范围。
![]()
7. 在政策启动前一日,全美已有750架次航班被迫取消,超过6400班次出现延误。波士顿洛根机场与纽瓦克自由国际机场平均延误时间突破两小时大关,罗纳德·里根华盛顿国家机场延误时长达到45分钟,纽约地区各航站普遍遭遇约半小时的起降积压。
8. 危机根源源自一场刷新历史记录的联邦政府停摆事件。自2025年10月1日起,国会民主与共和两党因医保补贴方案、财政拨款额度等问题陷入严重对立,临时支出法案屡次表决失败,致使联邦机构陷入全面停滞。截至11月6日,停摆已持续整整37天,超越2018年创下的35天最长纪录。
9. 现任总统特朗普曾在10月30日公开呼吁参议院共和党议员废除“冗长议事”程序以强行推进预算案通过,但遭到参议院共和党领袖图恩等人明确拒绝。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则坦言,目前谈判前景“极为黯淡”,即便参议院达成协议,众议院也不一定予以表决支持。
![]()
10. 政府停摆直接冲击数十万联邦雇员的基本生活保障,他们或被强制无薪休假,或坚守岗位却无法按时领取工资。空中交通管制员群体成为重灾区之一。美国国家空管人员协会主席尼克·丹尼尔斯指出,当前空管人力配置已跌落至数十年来最低水平,系统运行接近“临界点”。
11. 实际上,在停摆发生前,美国空管体系就存在约3000人的编制缺口,许多值班人员长期处于加班状态。停摆加剧后,经济压力促使更多空管选择不出勤。10月6日,好莱坞伯班克机场塔台曾因人手严重不足进入近六小时的“黑暗运行”模式,导致航班平均延误高达两个小时。
12. 业内专家强调,空管岗位肩负极高安全责任,长期在无薪状态下高强度作业,不仅降低调度效率,更可能埋下潜在飞行安全隐患。
![]()
13. 空管人力缺口不断扩增使美国航空业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当前行业正处于疫情后复苏的关键窗口期,燃油、人力与维护成本居高不下,而政府运作中断带来的不确定性令本就脆弱的恢复进程雪上加霜。
14. Elevate航空集团首席执行官格雷格·雷夫形容当前处境为“干旱之后再遇旱情”。他认为,航空系统早已因技术更新滞后与人力资源长期短缺而承受巨大负荷,此次停摆无疑是致命一击。
15.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本次政府停摆或将导致今年第四季度实际GDP年化增长率下降1至2个百分点,并造成70亿至140亿美元不可逆转的经济损失。
![]()
16. 面对日益增长的旅客投诉与舆论压力,多家主流航司迅速推出应急响应机制。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于11月6日率先宣布,自7日起每日取消约200班航班(约占当日总计划量的4%),后续几天维持相同比例。同时出台灵活政策:所有购票乘客无论票种均可申请全额退款,包括通常不可退改的基础经济舱机票,且重新订票免收票价差额费用。
17. 达美航空公司紧随其后,7日取消170个航班,并允许旅客自由更改出发日期、取消预订或申请退款,全程免除违约金;对于11月16日前重新预订的新航班,同样不收取额外票价差价。
18. 美国航空公司进一步放宽限制条款,规定无论其航班是否被正式取消,乘客均有权免费改签或退票并获得全额返还,整个过程不附加任何手续费;西南航空公司也相应削减约100趟航班,以符合FAA最新运力要求。
![]()
19. 上述补偿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众不满情绪,但并未触及行业深层结构性问题。美国旅游协会已向国会高层递交公开信函,表达对停摆延续至年末假日高峰季的深切忧虑,担心届时将引发更大规模的出行混乱。
20. 美国联邦航空局局长布赖恩·贝德福德表示,当前实施的运力压缩策略旨在降低空域运行风险。如果人员短缺状况未能改善,不排除采取更严格的管控手段。业界普遍认为,唯有国会尽快打破预算僵局,恢复联邦雇员薪资发放,才能稳定现有队伍、吸引新人加入,逐步填补空管人力缺口,最终推动航空系统重回正常轨道。
![]()
21. 这场席卷全国的航空动荡深刻揭示了政治博弈对普通民生的深远影响。尽管空管人员并未发起正式罢工,但集体缺勤所造成的实际后果堪比大规模罢工行动。40家航空公司被迫减班的背后,是数十万联邦工作者的生活困顿与数千万旅客的行程受阻。
22. 随着停摆天数持续攀升,美国经济损失呈加速扩大趋势,航空业来之不易的复苏势头被迫中断。要让全球最繁忙的机场摆脱“准瘫痪”状态,要让空中交通体系恢复正常秩序,根本出路仍在于国会两党放下分歧,尽快就财政预算达成一致——政治角力的代价,不应由辛勤劳作的公务人员和无辜出行的公众承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