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首艘6.5万吨的续建平台的官宣服役到2019年,自建6.5万吨级翘头的官宣服役,中间过去了7年时间;而再到目前的8万余吨电磁弹射常规动力先进平台的官宣服役,期间又间隔了5年零9个月;可见速度明显加快,而且技术水平堪称飞跃式进步。除了暂时不是核动力之外,其他指标都已经在全球遥遥领先。那么有不少人据此认为:4号新平台的首舰,也会在大约5年之后,也就是2030年的下半年正式入列;到2032年到2033年前后形成初始战斗力。但是狼山个人认为:如此预计一定程度属于刻板印象甚至是刻舟求剑!没有意识到不但是未来5到7年的关键战略节点,不允许如此按部就班,就是作为一个全球最大也是最为强悍的超级工业化体系,在完全突破所有的常规动力电磁弹射平台的技术难点之后,
![]()
其大批量上马的速度,绝对会比过去20年,直接提速一个数量级!也就是从2005年开始对原瓦良格号的船体开始切割续建,到2025年的11月初,一共完成了3艘平台,一共大约21.8万吨的正规载机大舰的工程量。那么在未来仅仅需要最多15年,甚至是12年之内,就会完成总数高达28艘的、分为3大类型的全新载机平台的建造;总吨位将达到322万吨之巨。这300多万吨是这样分配的:具备电磁弹射器与传统船坞舱的5.5万吨新平台在未来12年内建造12艘,平均一年一艘。14万吨级的常规动力巨型平台建造8艘,平均1.5年一艘。18万级的超级核动力平台同样建造8艘,同样是平均1.5年一艘。18万吨级的超级核动力平台,并不需要等待8艘14万吨级常规平台全部就位后再开工建造首舰。只需要14万吨级平台的,
![]()
前4艘完成下水,至少前3艘正式服役形成战斗力。那么加上现役的3艘,还有4艘左右的5.5万吨平台完工入列,一共具备10艘5万吨以上的航空大舰,那么18万吨级平台的首舰就可以正式开工了。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批量建造能力。首先在于神秘大国当前就有非常完整的、南北2条正规的航母生产线;再加上5.5万吨级新平台的产能,等于当前就有3条完备的航空大舰生产线。在必要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再增加最南端的第4巨舰生产线。当前北方唯一有核资质的单位,甚至可以开通第5条组装线。其实4条已经足够了。相对于当前超级大国纽波特纽斯唯一仅存的磨洋工专用线,未来这边平均每年都下水1.5到2艘巨型航母再加1艘5.5万吨的特殊型号,真的不是说说而已。其实这里面的12艘5.5万吨级,
![]()
新式平台,外加8艘之多的14万吨级常规平台,都可以按照既定计划落实;而8艘18万吨级平台是否都快速建造到位?还要看把整个西方作为同一对手,它们在未来是否还能保持较为可信的、舰载航空兵的战斗力。实际上整个西方世界的造船能力都在迅速没落,配套的舰载机与神盾甚至核潜艇的建造与技术水平也在同步垂直跳水。当今的的唯一超级大国,实际上早就没有建造8万吨以上正规航空大舰的真实能力了。只不过还在10万级的福特级的前5艘上装模作样。但电改蒸的闹剧,直接掀翻了最后的遮羞布。甚至其核堆技术也出了大问题。因此再过10年,随着尼米兹级的陆续退役,超级大国连维持7艘核动力航母的基本阵容都难。到时候这边都换装6代重型机上舰,那边还在继续折腾白板大黄蜂!
![]()
西方带头大哥都如此,其他大小跟班的未来更是上不了台面。福特级的2号舰,CVN79新肯尼迪号就是最好的参照物。这艘巨型废物,2019年就下水了。此时17舰刚刚服役。现在18舰都服役了,他还在纽波特纽斯每天装作很忙的样子,但工程形象进度居然是负的。便成了首舰福特号的器官捐献者。等14万吨级平台的6号舰正式服役,新肯尼迪号也未必形成初始战斗力。毕竟原先是全家只有一条裤子,谁出们谁穿;在一刀切的电改蒸之后,连皇帝的新装都没剩下!还不如学好人号,一把火快速平账,里里外外都有个交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