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8日,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牵头编撰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作为连续九年面向全球发布的重要研究成果,《报告》系统总结了2024-2025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实践成效与未来趋势,展现了我国在信息基础设施、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以及互联网普惠共享的显著成果。
《报告》披露的多项关键指标,再次印证了中国互联网的全球竞争力:
- 5G网络覆盖持续完善: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455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1.18亿户,行政村通5G比例超过90%,实现了“村村通宽带、乡乡通5G”的历史性目标;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全球占比超42%,技术产业实力稳居全球第一。
- 算力基础设施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达1085万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FP16半精度),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提供了坚实支撑。
- 千兆城市与宽带普及成效显著:截至2025年6月,我国已建成207个千兆城市,全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2.34亿个,比上年末增加3244万个;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到6.84亿户,双千兆网络成为数字时代的“信息高速公路”。
《报告》重点提及我国在6G、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 6G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我国6G专利申请量约占全球的40.3%,位居全球首位。目前,6G已开启产业化进程,通过专项基金支持研发,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布局试点项目;预计到2030年,中国6G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2万亿元,其中工业互联网应用占比达40%,智慧城市应用占比30%。
- 脑机接口市场快速增长:2024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已达32亿元,年增长率为18.8%;预计2025年全年将突破38亿元,2027年超过55亿元,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成为数字经济新的增长点。
- 人工智能产业迈向全球领先:我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占比达60%;大模型从“重训练”转向“重推理”,推理效率显著提升,技术赋能制造业、服务业等千行百业,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报告》强调,我国互联网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数字红利惠及全体人民:
- 网民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的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 银发与农村群体深度参与:60岁及以上银发网民规模达1.6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52.0%;农村网民规模达3.2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9.2%,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差距进一步缩小。适老化服务(如APP“关怀模式”)与特色乡村产业(如农民直播卖特产、“云旅游”)的创新发展,让老年人和农村朋友真正享受到了数字时代的便利和红利。
《报告》指出,未来我国互联网发展将聚焦“数字技术创新、数据赋能转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技管结合’治理”四大方向,推动从“互联网+”向“人工智能+”的创新跨越。通过基础研究协作、生态体系共建、场景应用共享,塑造产业创新发展新格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