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鹏2025科技日上的一幕炸翻科技圈。
全新一代IRON人形机器人迈着丝滑猫步”登台,178cm的身高搭配全包覆柔性皮肤,臀部晃动自然得像真人走路,瞬间收获2.3亿播放量。
可谁能想到,太像人竟成了最大原罪。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的话题火速冲上热搜,质疑声铺天盖地。
压力之下,小鹏24小时内发起两轮硬核自证。
何小鹏发布一镜到底无剪辑视频,工作人员直接拉开机器人背部拉链,晶格状仿生肌肉支架、蓝光控制器、肩部固定器等核心部件一目了然,所谓耳廓其实是两组高灵敏度麦克风阵列。当
晚发布会更狠,工作人员在机器人通电行走状态下,用剪刀剪开其左侧小腿的柔性皮肤,碳纤维传动带、全固态电池组、谐波关节等机械结构暴露无遗,电机运转声和散热风扇声清晰可闻。
何小鹏当场哽咽:没想到要通过解剖机器人证明真实性,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
更意外的是,特斯拉CEO马斯克在X平台看到自证视频后,不仅点赞还公开赞赏:身材出众,中国有太多聪明勤奋的人,特斯拉将与中国公司共同主导全球机器人市场。
这番来自行业对手的认可,让事件热度再上一个台阶,小鹏港股次日收涨3.52%,总市值回升至1769亿港元。
事件发酵后,全网争论直接剑拔弩张,两种观点吵得不可开交,矛盾点直击国产科技该信还是该疑。
支持派几乎一边倒为小鹏叫好,把两轮自证奉为技术硬实力秀场。
有科技博主拆解细节:机器人全身82个关节,手指22个自由度,能精准抓玻璃杯、拧瓶盖,算力相当于50台高端电脑,这是实打实的突破。
还有网友怒怼质疑者,马斯克都认同一的技术,你们却盯着像不像人抬杠,难道国产科技必须粗糙才叫真?
国外媒体更是清一色盛赞,路透社称其打破西方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垄断,《The Verge》评价动作流畅度超越特斯拉Optimus当前水平。
不少国内网友也站队,宝钢都已经抛来橄榄枝,要让机器人去高温环境巡检,能落地的技术怎么可能是炒作?
他们认为,质疑者要么是不懂技术,要么是带着国产必”的偏见,根本看不到小鹏7年打磨平衡算法、调整上千次步态参数的付出。
![]()
但反对方的态度依旧强硬,核心火力集中在营销炒作上。
有网友锐评何小鹏就是土味炒作高手,先故意放出像真人的视频引发争议,再靠自证上热搜,拉动股价涨3.52%,全套流程玩得明明白白。
还有人质疑技术真实性,机器人副总裁都承认步态流畅是黑盒状态,给不出确切答案,这不是忽悠人吗?
更有人翻出旧账,之前小鹏靠飞行汽车概念营销吃了好几年红利,这次机器人故技重施,无非是想蹭热点抬估值。
一方面,过往太多概念炒作透支了公众信任。
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会的真人假扮闹剧、某些企业用特效视频忽悠投资的案例,让大家对拟真机器人形成了刻板印象。
另一方面,技术认知的代际鸿沟让质疑更容易发酵,何小鹏说每一个褶皱的角度,都来自对人类步态的百万次数据分析,但对普通网友来说,看不懂就容易等同于不真实。
马斯克的点赞其实给出了最客观的答案。
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爆发力,已经让全球行业领军者不得不正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