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语云“生米恩,斗米仇”。这句话旨在警示人际相处中,莫要给予过度恩惠,一旦停止援助,对方反会记恨。
当抗美援朝成为家喻户晓的历史记忆时,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抗美援越,却被多数人有意无意地遗忘了。美国与北越战争结束后,统一的越南立即对中国露出獠牙,仿佛北方大国才是其真正敌人。
事实上,70年代越南之所以对中国龇牙咧嘴,根源在于中国的慷慨解囊最终养出了这只白眼狼。
我们都清楚胡志明领导的越盟能击败法国殖民者、建立北越,关键因素之一是新中国派出的军事顾问团,为越军带来了领先法军一个层级的战术优势。然而,当新中国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劝告越南见好就收、避免因急于统一刺激美国时,越南却认为中国在阻挠其国家统一,随即抛却了中国在抗法战争中提供的帮助。至此,越南对中国的不信任种子已埋下。
![]()
但另一边,新中国从未怀疑过这位刚获新生的社会主义兄弟。1955年6月,越南国家主席胡志明率团访华,中国不仅热烈欢迎、提供大量援助,还在联合声明中重申支持越南通过日内瓦协议规定的普选实现统一。当南越在美国支持下撕毁协定、拒不选举时,中国坚定站在北越一边,多次声讨南越及其背后的美国。在美国直接参战前,中国舆论始终力挺北越。但在不信任的种子生根后,越南认定中国的声援不过是打嘴炮。
1959年,越共中央决心以武装斗争实现统一。次年,北越支持的游击队在南越展开行动。尽管北越清楚此举会招致美国干涉,却低估了美国介入的决心与程度。肯尼迪就任后,驻南越美军顾问团人数数月内激增至1.7万余人。种种迹象显示,美国的目标不仅是帮助南越对抗北越统一,更想在东南亚为资本主义扳回一局。意识到局势失控的越南,转而向中国求助。
1961年6月,北越总理范文同率团访华,请求中国支持其对抗美国。对中国而言,北越的统一行动虽属南越撕毁协议后的正当应对,但其擅自行动招致美国干涉,亦有咎由自取之处。然而,当北越代表抵达北京,尚处困难时期的中国仍毫不犹豫,决定成为其抗美大后方。毛泽东亲自接见范文同一行,承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
6个月后,中国发起舆论动员:“美国的侵略矛头直接针对越南民主共和国,间接针对中国。”随后立即展开援助,首批即无偿提供可装备230个步兵营的武器,武装了近10万北越军队,助其挡住美国第一波干涉。同时,中国舆论持续为北越造势:1962年起,中越领导人几乎每季度互访;1964年6月,中国提出“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同年8月公开声明:“美国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侵犯就是对中国的侵犯。”
但中国的声援与援助未能吓退美国。肯尼迪遇刺后,约翰逊政府下定决心不赢越南不罢休。1964年夏,美国以北部湾事件为由,派空军直接轰炸北越。此举不仅令北越恐慌,更让中国感受到实质威胁。北部湾事件后,中国决定将对越支持从物资、舆论扩展至直接出兵。
事件发生7个月后,越共高层黎笋、武元甲等集体访华,核心诉求就是求救。面对焦急的越南,仍处于困难时期的中国几乎未犹豫,便作出全力援越决定。1965年中越会晤中,中方明确:“凡属你们需要而中国拥有的,我们都将尽力援助。”
会后,中国立即以工程部队为主力派兵入越。1965年6月,首批三个工程团进入越南;随后铁道兵、防空部队也投入援越。1965至1970年,中国铁道兵在越新建、改建铁路正线479公里,并在最危险时期承担河内以北铁路干线维护;公路方面,援越3年即修建、改建公路超1200公里,半个北越的公路系统因中国工程兵重获新生。
![]()
中国不仅帮越南完善交通,更协助修建国防设施:在越方负责的河内周边,工程兵完成239条坑道、138个炮位阵地、123个永备工事;还在河内内排、安沛修建两个大型现代化机场。
尽管援越主力是工程兵,中国仍有部队直接对美作战。1965年7月,应越方要求,中国以轮战方针派出14个防空支队入越,接管中越边境防空任务。1965年7月至1969年4月,中国防空部队共作战2153次,击落美机1707架、击伤1608架,总计3315架,沉重打击了美国空军对北越的袭扰。
美国对越作战巅峰时,驻越美军达54.2万人,却始终不敢越过北纬17度线全面进攻北越,根本原因在于忌惮中国最多时派驻17万军队的威慑。
但庞大的援越部队背后,是更惊人的物资投入。早在1962年,中国便开始向越提供武器对抗美国;1965年后,援助力度大幅提升。1965至1975年,北越始终是中国对外援助首位;1968年援助峰值时,对越支出占中国对外援助总额58%。
![]()
数据更直观,抗美援越期间,中国向越提供243万吨粮食、18万吨钢材、10万吨煤炭、7万吨化肥等数十个门类的民用物资;以及177万支枪、3万门火炮、1.5万辆军车、10.4亿发子弹等军事物资;另有2.55亿美元无偿援助。为支撑这些,中国政府动员粤、桂、滇、湘四省,举南方之力援越,可谓倾尽全力。
更关键的是,中国援越坚持最好的给越南:例如,援越的122毫米榴弹炮达280门,而同期解放军自身仅增加200门;许多新型装备优先装备越军,而非解放军。
中国的倾囊相助,让越南在美国轰炸下站稳脚跟,最终熬走了民主党总统约翰逊。尼克松上台后,美国从越撤军已成定局,北越胜利也近在眼前。
按理说,越南在中国帮助下统一后,两国应成亲密伙伴、共谋建设。但事与愿违,为何?答案正是中国的慷慨养出了白眼狼。
![]()
中越反目,表面直接原因是中国外交战略转变。20世纪60年代,中国因意识形态与美国敌对,也因苏联背信弃义与苏针锋相对。但对北越而言,中苏矛盾本与己无关。
越南战争初期,北越既获中国援助,也从苏联得到物资,虽苏联因距离远未派大规模人力,但凭借国力,物资援助与中国不相上下。因此,越南当时既感激中国,也感激苏联。
但随着约翰逊下台、尼克松调整政策,中美苏关系生变。尼克松将结束越战作为施政重点,为避免外交孤立,转向正与苏联对抗的中国;中国也认为联美可改善外交环境。于是,中美启动关系正常化谈判。
同时,因越战烈度下降,中国减少了对越物资支持。但这并非不再视越为盟友,中美接触的前提正是美国逐步撤出越南。佐证是1970年3月美国轰炸柬埔寨时,中国为声援北越立即终止中美大使级会谈;待6月30日美国撤军后,谈判重启。
事实上,中美关系改善本可缓解越美对立、推动越战结束。但北越获中国大量援助后,非但未感恩,反而认定中国联美是投敌叛友。1971年11月,范文同访华时,竟当着教员的面要求中国拒绝尼克松次年访华、继续武装援越。中国自然拒绝,北越随即从合作转向敌对。
![]()
中美联合公报签署后,我们总理赴河内解释中方立场,承诺:“只要美国不停止侵略,中国就不停止支持越南;若美国不接纳越方意见,冲突将永难平息。”但北越领导人认定中国已沦为叛徒,对我们总理的表态置若罔闻,会谈不欢而散。
认清这一点后,北越将中国60年代的大力援助抛诸脑后,认定决意联美的中国不值得信任,转而投靠苏联。苏联则将越南视为南下棋子。越南统一后,其因反华付出的代价,最终让这只白眼狼自食其果。
不过,在谈论越南统一前,我们还是回到战场另一端,美国决定扩大越战后,首个目标并非北越,而是他们亲手扶植的南越傀儡政权首脑吴廷琰!南越的吴廷琰又出了什么幺蛾子,请看下回分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