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笺与柴米油盐(散文)
作者/田先奇
【作家/诗人风采】
![]()
★田先奇,江西省吉水县,高中毕业,一九六一年生。当兵时开始发表诗歌散文等一千余首(篇),见《百度》收录,《百度文库》和《搜狐》大网都己专门开设了“田先奇诗歌专栏”(宣传推介其作品)。《吉水诗歌九十首》被中国进士博物馆藏书楼收藏。江西省吉安市庐陵诗词学会会员,吉安市作家协会会员 ,吉安市解缙文化研究会会员。作品见诸《中国当代诗歌大辞典》团结出版社,《当代华语诗歌精华》CCTV央视礼宾书编辑总部出版,《解放军文艺》和新浪、网易、搜狐等书报杂志,网络平台。
![]()
【作家/诗人作品】
诗笺与柴米油盐(散文)
田先奇
当第一缕晨光爬上窗棂,他总习惯将昨夜未干的诗稿铺开,让晨光与墨香交融。
一千多首诗在各大网站书报刊物中栖息筑巢,播种生根。在网站上的专栏像一艘载满诗歌的船漂洋过海。当二十六首诗化作邮票,乘着鸿雁飞越山海,澳门邮政的邮戳是时光给他的勋章,被中国邮政收藏。我以为那是他诗歌的最高礼赞,可是饭桌上他妻子一声冷言,"诗能当饭吃吗?”从她的眼神里似乎泼出一盆冷水,从头顶淋到脚根,冰凉冰凉的。嘲讽的碎片落在肩头,比稿子还沉,他看着诗稿心想,文学啊!你捧出的珍珠,为何总被当作砂砾碾碎?有诗云:
各大网站专栏载,千首诗飘五洲开。
邮花二十诗歌印,油米三餐冷眼来。
字字冷霜讥笑语,声声带血泪凝腮。
诗魂漫锁寒窗下,泪痕换得万缕哀。
柴米油盐是生活的秤,而诗是秤上的羽毛。他明白妻子的嘲讽里藏着焦虑:孩子们的补习费,老人的药费,每月的水电费等,哪一样不需要沉甸甸的铜板?可是,当他的诗被陌生人转发,当读者在评论区写下:你的诗让我想起故乡,乡愁让我流泪……那种被看得见的温暖,比任何钞票都滚烫。
诗歌是灵魂的呼吸,心灵的粮食,它滋养着灵魂,却喂不饱现实的胃。
他曾试图解释,可妻子又一盆冷水泼来:发表一首诗还当不得砍一担柴,换一袋米。她的嘲笑像一把锋利的刀,割得他体无完肤。夜深人静时,他常常问自己:当诗与现实生活碰撞,我该选择谁?是放下笔去追逐世俗的成功?还是坚守这片心灵的净土?他眼泪往心里流,不是委屈而是不甘心让诗在现实面前低头。或许,诗与生活本来就不该对立,柴米油盐是生存的根本,而诗一是生存的光,它能穿越千年,这光暂时很弱,弱得照不亮柴米油盐的帐单。但,值钱的从来不是纸上的标价,而是那些被文学焐热的心跳,钱是天上一瞬间的流星,诗文才是千古在。
他工作之余继续写,写风穿过稻田的低语。写雨敲打屋檐和门窗的私聊。文学是暗处的河,表面波澜不惊,深处却奔涌着岩浆。它不值钱!不,它只是拒绝被秤盘称量一一它只原在某个灵魂的荒野,燃起一团不灭的火,哪怕无人喝彩,哪怕被人称作"痴人”。
墨痕终会干涸,但诗永存。
![]()
~~~~ 诗艺国际 ~~~~
文学殿堂,文友栖园
不忘诗心,砥砺前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携手并肩,与时共进
欢迎长期赐稿,再现诗意生活
传统诗、词、曲、赋,现代诗歌
译诗,诗评,诗配画
文学理论
散文,随笔,杂文、小说
来稿请寄:153811241@qq.com
无限精彩,尽在【诗艺国际】平台!
长按&扫码即可关注
~关注,是一种支持;分享,是一种美德~

✾✾✾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
不忘诗心,砥砺前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