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联合国安理会的一场表决,再次把叙利亚问题推上了国际舆论的焦点,决议最终通过,沙拉和哈塔卜的名字从制裁名单上被划掉。
十四个国家点了头,只有中国一票弃权,但正是这张弃权票,引发了外界的诸多猜测与解读。
为什么大多数国家都一致通过,中国却没有跟着一起按下“赞成”,是反对沙拉或是反对制裁解除、还是另有考虑?
![]()
两次“遗憾”的背后
安理会的表决并不是凑够票就能过,更讲究一个过程是否透明、公平,尤其是对涉及国家利益的议题。
中国之所以弃权,首先就对这个投票的节奏和方式表示不认可,傅聪大使在会上已经点明了,中国对整个提案的形成过程感到不满。
按理说,安理会在处理敏感议题时,要尽可能通过协商达成最大共识,但这次的草案是怎么来的?
![]()
是由提案国主导,在不少成员国还没完全协调意见的情况下,就直接推向表决阶段,也就是说这草案像是“赶着投票”的产物。
中国不认同这种操作方式,觉得这不是一个多边平台应有的作风,尤其在叙利亚问题这样牵动地区安全的大事上,草率处理更容易埋下隐患。
再说草案内容,中国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强调对叙利亚的政策应该考虑现实反恐状况,不能简单地从政治角度出发,更不能忽视叙利亚当地复杂的局势。
![]()
比如北部一些地区恐怖势力依然活跃,部分边境地带治安形势尚不稳定,在这样的背景下,贸然对关键人物解除制裁,是否会给反恐努力带来反作用,没有经过充分讨论。
中国希望决议能统筹叙利亚的当下状态与长远发展,而不是一味追求政治姿态。
说到底,中国的弃权更多是一种“对程序表态”的做法,意思很明确,不是不同意某个人被解禁,而是对这个决策过程本身,难以完全接受。
![]()
安全底线不能踩
虽然对程序不满意,但中国并没有投反对票,而是选择弃权,说明最终的草案还是有所调整,部分回应了中国的核心关注点。
这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将“东伊运”明确写入了文本,这是中国重视的一个安全问题。
“东伊运”被联合国认定为恐怖组织,多年来在叙利亚等地活动频繁,对中国新疆地区的安全构成明显威胁。
![]()
在叙利亚内战期间,这一组织的部分成员长期活跃于冲突区域,参与多方武装冲突。
根据国内外公开报道,不少恐怖分子借助叙利亚局势进行渗透、扩张,对地区稳定和中国国家安全带来持续压力,把“东伊运”写进决议,等于给解除制裁划了一条前提线。
叙利亚政府必须兑现其反恐承诺,特别是要在打击包括“东伊运”在内的极端势力上拿出实际作为,这是中国坚持的底线之一。
![]()
也就是说制裁可以松,但打恐不能松,这个条款既是对叙利亚的一种要求,也为中国之后的外交操作保留了依据。
当然,中国也曾提出过比如设立监督机制、强化信息通报等更细化的建议,这些在最终文本中并未完全采纳。
但只要“关键的东西”被写进去,中国就认为这份文本不是完全不可接受,弃权,既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也对决议中涉及中国安全利益的部分给予认可。
![]()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在投票中表现出的,是一种“有所保留的接受”,立场没有松动,但也不愿因为个别分歧把整体合作关系推向僵局。
弃权不等于放弃
弃权还有一个更深层的考量,那就是给未来留一个“活口”。
中国在联合国的投票从来就不是情绪化的操作,而是战略布局的一部分,这次的弃权,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审慎参与”的方式。
![]()
既不直接反对,也不过度迎合,在国际立场上维持稳定,同时也给自己留下操作空间。
傅聪在会议上提到,目前仍有大量个人和组织继续被列入制裁名单,这说明安理会的制裁工具依然存在。
换句话讲,被解除制裁的只是少部分人,并不意味着整个制裁体系被撤销,叙利亚政府是否真的会履行反恐承诺,国际社会还在观察。
![]()
中国现在没有投反对票,是因为愿意给予一定的信任和时间,但这份信任是有限度的,如果叙方做不到,安理会还有重新施压的可能。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选择“立场保留”,在十四个国家赞成的背景下,若中国投下唯一的反对票,容易被外界误解为“反对反恐”或“偏袒叙利亚政府”,那反而会陷入国际舆论的被动。
弃权既表达了不满,又体现了克制,更避免了外交上的孤立。
![]()
更关键的是,中国在联合国的长期角色,是推动多边合作、维护国际稳定,如果在这类议题上频繁行使否决权,不利于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
弃权虽然是一种中间立场,但释放出的信号很清楚,中国不愿意让叙利亚问题的解决节奏被某一方牵着走,也不会对影响自身安全的内容视而不见。
从这个角度看,这张弃权票不只是一次选择,更像是一种策略,让自己在未来的每一步外交中,都能保留调整的余地。
![]()
结语
程序上的不满、安全上的坚持、外交上的弹性,三者结合起来,构成了这张弃权票的完整逻辑。
中国没有简单地说“支持”或者“反对”,而是通过弃权,让外界看到了更多层面的考量。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任何一次表决都牵动着地区稳定、反恐合作、国际秩序的多个环节,中国的选择,代表的是对这些问题的权衡与判断。
参考资料
14票赞成,中国弃权,美国如愿以偿 2025-11-07 中华网
中方投弃权票,中国代表:安理会在叙利亚问题上采取的任何行动,都应充分考虑反恐形势 观察者网 2025-11-0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