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刘嘉玲在《一路繁花2》里,对着00后艺人抛出“不谈恋爱怎么解决生理需求”的犀利问题,当刘晓庆、宁静、何赛飞们为年轻演员“数字念台词”的事气得翻白眼,内娱综艺的尺度争议,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但这所谓的“尺度”,真的只是我们表面看到的那样吗?
1、《一路繁花》:一场真话与流量的博弈
![]()
《一路繁花》这节目,从名字听上去,像是一场岁月静好的旅行。可谁能想到,这趟旅程,竟成了内娱行业黑幕的曝光台。
在第二季里,刘嘉玲、刘晓庆这些影后级别的人物,直接在镜头前开炮,把年轻演员拍戏不背台词、用数字代替的事儿,给抖露了个底儿掉。斯琴高娃那白眼翻得,仿佛在说:“这行都乱成啥样了!”宁静也没闲着,爆料演员擅自删改他人台词,何赛飞更是恨铁不成钢,直言“得给巴掌治治这矫情劲儿”。
![]()
这些事儿,在以往的综艺里,那可是想都不敢想的“禁忌话题”。可《一路繁花2》就这么直白地给说了出来,为啥?
因为现在的观众,早就看腻了那些虚假的“塑料花”人设,他们渴望看到真实的内娱,哪怕这真实有点扎心。
就像刘嘉玲追问00后艺人隐私,有人觉得她太过分,可换个角度想,这不也是一种打破明星“完美滤镜”的尝试吗?明星也是人,他们的生活、情感,难道就不能拿到台面上聊聊?
2、尺度对比: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
要说内娱综艺的尺度,咱不妨和十年前的节目对比对比。想当年,《极限挑战》里张艺兴被要求“吹耳朵”,罗志祥跟孙红雷玩“拉手刹”的梗,那也是相当大胆。《快乐大本营》里黄景瑜和许魏洲的亲密互动,放到现在,估计都得被“打码”处理。可那时候,观众觉得这就是综艺的“娱乐效果”,没啥大不了的。
![]()
再看看港综,那更是“尺度天花板”级别的存在。张曼玉能大大方方聊吻技,梅艳芳能在节目里和人辩论同工同酬的问题。可为啥现在内娱综艺感觉反而“缩手缩脚”了呢?其实啊,不是尺度变小了,而是方向变了。以前的综艺,靠的是肢体上的“亲密接触”、话题上的“擦边球”来博眼球;现在呢,更注重挖掘行业内部的真实问题,探讨社会敏感议题,这是一种从“表面刺激”到“深度内涵”的转变。
![]()
和海外综艺比起来,内娱在画面尺度上确实还比较保守。台湾综艺的泳装竞技、日本综艺的整蛊艺人坠粪坑之类的内容,在内娱根本不可能过审。
但在话题的开放性上,内娱可是一点都不逊色。就拿《大侦探》来说,用“萝莉岛”隐喻富豪非法产业,把儿童性侵、阶级压迫这些敏感议题都融入到节目里,这种深度和勇气可一点不比海外综艺差。
3、争议本质:真实突破还是噱头炒作?
![]()
《一路繁花2》的这些“尺度”内容,自然是引发了不少争议。支持的人觉得,这节目就是行业的“照妖镜”,揭露“数字演员”等问题,能推动行业反思,让那些不敬业的演员再也没法混下去。
而且,明星们真实的对话,打破了以往的“人设”滤镜,让观众看到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就像刘嘉玲他们的犀利发言,那可是让不少年轻演员都“瑟瑟发抖”,说不定以后就不敢再这么敷衍了事了。
可反对的声音也不少。有人觉得,刘嘉玲追问00后艺人隐私,这属于过度消费隐私,有点不尊重人。
还有人觉得有些综艺为了制造话题,故意恶意剪辑,把一些正常的内容剪成了“冲突”片段,这不是在传递真实,而是在制造虚假的热闹。比如说恋综里那些“摸腹肌”“泳池互动”的桥段,明明可以是正常的嘉宾互动,可经过剪辑师的“妙手”,就变成了低俗的“博眼球”内容。
![]()
那到底该怎么看待这些争议呢?其实,关键就在于“尺度”的把握。如果一档综艺,是为了真实地反映行业现状、探讨社会问题,那么适当的“尺度”突破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只是为了流量,为了博眼球,而无底线的炒作,那就算“尺度”再大,也只是低俗的闹剧。
4、观众想要啥?真实、深度与专业
![]()
观众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综艺?看看《种地吧》就知道了。这节目没有大牌明星,没有夸张的剧情,就是一群年轻人在地里种地、养鸡,可就是这种真实的生活记录,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
还有《初入职场的我们》,真实地展现了职场新人的迷茫、努力和成长,没有刻意制造冲突,却能让观众产生共鸣。这说明,观众要的是真实,不是猎奇。
![]()
再看看《森林进化论2025》,里面庄宇光牺牲个人利益保全团队的情节,展现了人性的高尚和格局。《大侦探》用隐喻的手法讨论儿童性侵等敏感议题,既保证了娱乐性,又有社会价值。这说明,观众想要的是有深度的内容,不是低俗的搞笑。
另外,观众也希望看到专业的表现。何炅在《快乐大本营》里的那些高情商救场,杨幂在综艺里的机智回应,这些都是专业素养的体现。刘嘉玲他们在《一路繁花2》里对演员职业伦理的讨论,也是一种专业的发声。观众不傻,他们能分辨出什么是真正的专业,什么是炒作。
5、内娱综艺的未来:尺度是把双刃剑
![]()
内娱综艺的“尺度争议”,其实是行业从“流量至上”向“内容为王”转型的一个信号。
《一路繁花2》就像是一个探路者,它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综艺可以有尺度,但这个尺度,必须建立在真实、深度和专业的基础上。
![]()
未来的内娱综艺,需要在真实性与娱乐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敢于揭露行业痛点,比如演员的敬业准则问题,又要避免陷入低俗炒作的泥潭。可以像《大侦探》那样,用创新的表达形式,比如隐喻、推理等,来探讨敏感议题,而不是靠裸露、隐私来吸引眼球。
总之,内娱综艺的“尺度”,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而是要刚刚好。这个“刚刚好”,就是要符合观众的需求,符合社会的价值观,符合行业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内娱综艺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繁华之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