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铜,正在变“贵”
2025年的秋天,全球铜市正悄然酝酿一场风暴。
嘉能可与英美资源合营的智利Collahuasi铜矿——这个全球十大铜矿之一——复产进度严重不及预期。原本计划在2026年恢复高品位矿区产能,如今却只能维持46万吨的低水平产量,比原计划少了整整11万吨。这不是孤例。自由港印尼Grasberg矿遭遇泥石流事故,预计2026年将减产27万吨;第一量子在巴拿马的Cobre Panama铜矿仍处于停产状态,复产至少还需6-9个月;泰克资源也再度下调旗下QB铜矿的产量指引……
一连串的供给扰动,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接连倒下。
分析师们普遍判断:2026年全球铜供应或将陷入“零增长”甚至“负增长”。而与此同时,AI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新兴领域对铜的需求却在加速爆发。一边是“矿不够挖”,一边是“电不够用”,铜,正从一种工业金属,变成战略资源。
在这场供给紧缩与需求爆发的拉锯战中,“资源为王”的逻辑从未如此清晰。谁手握矿山,谁就握住了定价权;谁拥有产能,谁就能在铜价上行周期中笑到最后。
二、从“铜矿荒”中淘金的硬核玩家
面对这场全球性的铜供给危机,我们梳理了市场上的相关上市公司,并非所有“沾铜”的企业都能真正受益。真正的赢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拥有自有铜矿资源,具备高自给率或明确的产能扩张路径
业务直接受益于铜价上涨,而非被动承受成本压力
基于这一标准,我们甄选出以下真正与“Collahuasi复产不及预期”事件逻辑共振的核心标的:
✅上游:手握矿山,坐享铜价红利
1. 紫金矿业(601899.SH)
中国铜矿龙头,手握西藏巨龙铜矿等世界级资产。公司明确规划:2028年铜产量目标100万吨。在全球铜矿频频“掉链子”的背景下,紫金的产能确定性反而成了稀缺优势。铜价每涨10%,其利润弹性远超同行。
2. 洛阳钼业(603993.SH)
在刚果(金)坐拥TFM和KFM两大铜钴矿,KFM二期已启动建设,2027年投产后将新增10万吨/年铜产能。公司不仅资源禀赋强,且成本控制优异,是典型的“高弹性+高成长”标的。
3. 南方铜业(SCCO.N)
全球铜业巨头,2026年产量指引高达91.1万吨,并计划在2035年前将产能翻近一倍至160万吨。作为纯铜资源公司,它几乎100%受益于铜价上涨,毫无“杂质”。
4. 金诚信(603979.SH)
从矿山服务商成功转型为资源持有者,赞比亚Kitumba铜矿设计产能6万吨/年,项目正稳步推进。虽体量尚小,但成长性突出,是“小而美”的铜资源新锐。
⚠️
注意:嘉能可、英美资源、自由港等国际巨头虽直接受事件影响,但其股价已在海外市场充分反映预期,且普通A股投资者参与门槛高,故未列为核心推荐。
✅中游:一体化是护城河,纯冶炼厂慎入
5. 江西铜业(600348.SH)
国内最大综合性铜企,阴极铜收入占比超74%,同时控股普朗铜矿、大红山铜矿等资源。“矿+冶”一体化模式使其在加工费(TC/RC)暴跌的环境下仍具韧性,是中游最稳健的选择。
6. 铜陵有色(000630.SZ)
拥有厄瓜多尔米拉多铜矿,二期扩建正处试车阶段。虽然自给率不如江铜,但海外资源布局+冶炼规模优势,使其在行业洗牌中具备突围潜力。
纯冶炼企业(如部分未列公司)因TC/RC跌至负值,利润已被严重挤压,甚至面临联合减产风险,短期难言受益。
✅下游:只有“能转嫁成本”的玩家才安全
下游企业普遍面临铜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除非具备强定价权或技术壁垒,否则难言利好。
7. 立讯精密(002475.SZ)
看似“沾边”,实则逻辑独特。其高速铜缆产品已进入北美大客户AI服务器供应链,224G铜缆实现量产。在AI算力军备竞赛下,铜缆需求刚性且不可替代,公司通过绑定头部客户,成功将铜价波动内化为订单增量。
8. 瑞可达(688800.SH) & 新亚电子(605277.SH)
分别为AI数据中心提供224G高速铜缆连接方案和PCIe 7.0高速线缆。虽然铜是原材料,但产品技术门槛高、客户粘性强,且采用“铜价+加工费”模式,具备成本传导能力。
多数铜材加工企业若无定价权,仅是“铜的搬运工”,铜价上涨反成负担。
风起于青萍之末
嘉能可Collahuasi的复产延迟,看似只是一个矿山的波折,实则是全球铜资源脆弱性的缩影。在这场“铜矿荒”中,资源、产能、一体化、技术壁垒,才是穿越周期的通行证。
投资,从来不是追逐热点,而是看清谁在风暴中站得最稳。
当铜变得越来越“贵”,真正的赢家,早已手握矿山,静待花开。
(注: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