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2025年“双十一”消费促销活动已全面启动,促销周期创历史新高,直播带货、预付定金、跨店满减等模式交织叠加,在释放消费活力的同时,也潜藏着价格套路、售后缺位等风险。
11月6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12315中心(以下简称南宁12315中心)发布2025年第10号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双十一”购物消费需理性。
辨清价格迷局,莫被优惠“套路”。近年来,“先涨后降”“大数据杀熟”“价保虚设”等价格陷阱仍是投诉焦点。部分商家通过抬高预售基准价、模糊满减规则、对新老用户差异化定价等方式制造优惠假象,甚至出现“预售价高于现货价”的反常现象。为此,南宁12315中心提醒消费者,核查真实折扣:下单前可通过平台价格历史查询功能,比对商品近30天实际成交价,对“全网最低价”“直播专属价”等宣传需跨渠道比价,警惕虚假打折。警惕算法杀熟:消费者可以更换账号或开启“无痕模式”比对价格,若发现同款商品价差明显,要及时截图留存证据,可向平台或监管部门投诉。用好价保服务:购物时,优先选择“价保30天”商品,明确价保适用范围与退差流程,遇降价时可要求平台自动退差,如平台拒不履约可凭截图索赔。
慎付预售定金,防范退款“踩雷”。预付定金仍是今年“双十一”主流营销方式,但“定金不退”“尾款涨价”“混淆定订金概念”等问题频发。对此,南宁12315中心提醒消费者:细审条款再下单。交纳定金前,重点确认尾款支付时限、退款条件及商品是否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对“特价商品不支持退换”等不合理条款坚决拒绝。留存承诺凭证。消费者与商家就定金退还、售后保障等达成的约定,需通过截图、录音等方式固定,不轻信“口头承诺”。及时处理异常。若遇系统故障导致无法付款或订单被无故取消,可立即联系平台客服并取证,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规范直播消费,避开诱导“陷阱”。直播带货已成为消费主渠道,但虚假宣传、质次价高、私域乱象等问题凸显,尤其部分主播通过“限时秒杀”“卖惨剧本”诱导消费,甚至专门“围猎”老年群体。南宁12315中心提醒消费者:优选正规渠道。消费者要选择资质齐全的平台及信誉良好的主播,购买食品、化妆品等重点监管品类时,务必核查来源资质与质检报告。固定交易证据。对直播话术、商品宣传页面全程录屏,并保存支付凭证、物流信息等,避免因“口说无凭”导致维权受阻。拒绝违规操作。警惕“私下转账”“脱离平台交易”等诱导,对“绝对有效”“不买就亏”等夸大宣传保持理性。
紧盯售后权益,明晰责任范畴。“双十一”促销期间,赠品售后缺失、换货补差价纠纷、售后条款模糊等问题频发,为保障消费者自身权益,南宁12315中心提醒:一是下单前仔细核查售后规则。明确退换货期限是否符合“七天无理由退货”、商品质保范围是否涵盖核心部件、运费承担主体是否合理,尤其要知晓赠品适用“三包”规定,商家不得设置“退回主商品才处理赠品问题”的不合理条件;二是全流程留存凭证。妥善保存订单截图(含商品信息、售后承诺)、客服聊天记录、质量检测报告,接收家电、数码等贵重商品时,拆包全程录制视频,留存商品外观、配件完整性等关键证据;三是主动跟进售后进度。申请退换货或维修后,定期查看平台处理进度,遇商家拖延审核、逾期反馈等情况,及时向平台投诉,要求介入督促履约。
筑牢维权防线,畅通诉求渠道。南宁12315中心提醒消费者,“双十一”期间若遇到消费纠纷,优先选择与商家协商,先与商家沟通问题细节及合理诉求(如退货退款、更换商品),商家若推诿,尽快向平台客服反映,要求平台介入调解,并留存客服处理意见与沟通记录;可选择登录“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或“全国12315平台”,如实填写纠纷信息、上传证据材料;或拨打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清晰说明诉求,由相关部门跟进处理;若还无法解决,最终可通过法律诉讼途径维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加强“双十一”期间市场监管,严厉查处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望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审慎下单,共同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来源:南宁市市场监管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