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老年人要戒甜吗?医生提醒:65岁以上的老人,牢记 4不吃

0
分享至

清晨的小广场上,王大爷和邻居们一边打太极一边聊着家常,“你看,早上我都少吃点甜的,现在血糖稳得很!”王大爷自豪地说。

但人群中,刘阿姨却叹了口气:“我年轻时最爱吃甜食,可听说不能再吃了,一点都不敢碰,心里老是不舒服。”

大伙你一句我一句,气氛热闹却也带着些疑惑和担忧,年纪大了,甜食到底能不能吃?戒不戒,对身体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有的医生让‘一口都别沾’,也有人说‘适当吃没关系’,真相到底是什么?



这场看似普通的晨练对话,其实是无数老年人和家属心里的共同疑问。戒甜真的“养生”,还是忽略了什么细节?尤其是“4不吃”又指的是什么?今天,就带你深挖老年人的“甜蜜陷阱”,看清健康背后的本质。

老年人真的需要“严防死守”远离甜食吗?医生提醒:答案远远没那么简单。中国营养学会和多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对糖的代谢能力明显下降,这背后有着复杂的生理变化,绝不是简单的“戒掉XX就好”。

过量食糖确实会大幅提升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认知障碍等多种慢性病的风险。但很多老人却陷入了两个极端:一边是“碰都不敢碰”,长时间低糖甚至营养不良;一边是“嘴馋管不住”,潜在血糖波动、动脉硬化悄悄发生,却浑然不觉。最好的防守,是分清什么该远离,什么能适量、怎么吃才更安全



综合权威机构数据,老年人适量摄入糖分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但中国65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19.7%长期高糖摄入,会导致体重增加17%~27%,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提升8%~14%,失智症风险增加5%~10%

但“4不吃”,是老年人稳糖关键细节,许多人却粗心大意。想要身体变好、血糖稳住,比单纯戒甜要更科学精细。

接下来,分享“4不吃”原则,帮你吃得安心、过得健康。

“不吃”高糖加工食品。

包括蛋糕、奶油面包、糖果、甜饮料等。这类食品中蔗糖、果葡糖浆含量极高,易致血糖骤升以及多余脂肪堆积。例如,100g蛋糕的含糖量高达35g以上,一瓶可乐含糖量45g,相当于9-12块方糖。吃得多,肝脏、胰腺负担加重、血管硬化速度加快。



“不吃”超量水果和甜饮。

水果虽好,但不少“高糖王”比如榴莲、芒果、葡萄等,每100g糖分超过15g,容易隐性超标。还有不少老年人习惯用蜂蜜、果汁当“健康饮品”,却不知一杯蜂蜜柠檬水得下去,相当于喝下一把糖。喝果汁不如吃全水果,控制总糖摄入远比看标签重要



“不吃”隐形糖分多的主食。

白米粥、糕点、精加工面条等,虽然入口不甜,但升糖指数极高。一碗白米粥的GI(升糖指数)高于蛋糕,食后两小时血糖可上升30%以上,胰岛素敏感老年人尤需警惕。主食应选择杂粮粥、糙米饭、燕麦等全谷物类搭配,降低升糖负荷。

“不吃”暴饮暴食、忽略三餐时间。

不光是吃什么,更关键是怎么吃。一次性大量进食高糖、高淀粉食物,会让血糖飙升高达2.2~3.1mmol/L,而餐后血糖控制不佳就是心脑事件隐患。建议老年人少量多餐、科学加餐,每餐食量控制在7~8分饱,稳定血糖波动。



牢记“4不吃”原则,更容易规避掉血糖和营养陷阱

但怎么才能既满足口腹之欲,又守住健康红线?建议每人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25g(约5茶匙),并将糖分主要来源于天然食物。

此外,每周最好检测一次空腹和餐后血糖。生活中,可以采取如下方法帮助减少糖摄入、改善血糖变化:

主食粗细搭配,减少单纯白米面,多吃糙米、燕麦、薯类,餐后血糖升高率可降低10%以上。

多吃高纤维蔬菜豆制品膳食纤维可延缓糖分吸收。比如餐前喝杯豆浆,餐后血糖峰值下降15%~25%。



控制零食和夜宵,晚上胃肠蠕动变慢,摄入糖分更易堆积。建议晚上9点后少吃含糖零食。

坚持有氧运动,如饭后慢走30分钟,有助于血糖下降和胰岛素敏感性恢复。研究显示,适度运动可将饭后血糖降低18%左右



学会看营养成分表,识破“低糖陷阱”。挑选不添加或少添加糖分的食品,警惕包装零食和调味酱中的隐形糖。

寻求医生和营养师建议。个体化调整饮食结构,并定期体检,确保早发现、早干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久保建英:堂安律的进球非常漂亮,这种处理方式正是他擅长的

久保建英:堂安律的进球非常漂亮,这种处理方式正是他擅长的

懂球帝
2025-11-15 18:19:21
中日局势恶化,高市早苗凌晨三点突然行动,安保团队收到紧急通知

中日局势恶化,高市早苗凌晨三点突然行动,安保团队收到紧急通知

剑哥的思政课
2025-11-15 17:02:11
樊振东战胜王楚钦,挺进全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

樊振东战胜王楚钦,挺进全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

澎湃新闻
2025-11-15 13:50:28
重磅!白卡重大改革!恢复资产审查:存款、现金、房产、车辆都要算

重磅!白卡重大改革!恢复资产审查:存款、现金、房产、车辆都要算

华人生活网
2025-11-15 05:23:52
卷疯了!网约车司机一天跑12小时,月收入约4000元,7家平台退场

卷疯了!网约车司机一天跑12小时,月收入约4000元,7家平台退场

网约车观察室
2025-11-15 09:52:24
谁说屁股大就不能穿瑜伽裤?黄色T恤搭薄荷绿瑜伽裤,成熟有活力

谁说屁股大就不能穿瑜伽裤?黄色T恤搭薄荷绿瑜伽裤,成熟有活力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1-12 11:46:01
熊猫杯:0-1,闪电丢球酿苦果,越南不敌中亚劲旅,无缘2连胜

熊猫杯:0-1,闪电丢球酿苦果,越南不敌中亚劲旅,无缘2连胜

凌空倒钩
2025-11-15 21:37:39
2-0!阿根廷夺3连胜为今年收官 38岁梅西传射+差3助成历史助攻王

2-0!阿根廷夺3连胜为今年收官 38岁梅西传射+差3助成历史助攻王

我爱英超
2025-11-15 06:02:29
高市早苗通知全球,不撤回涉台言论,话音刚落,解放军攻击11亮相

高市早苗通知全球,不撤回涉台言论,话音刚落,解放军攻击11亮相

谛听骨语本尊
2025-11-13 16:10:40
新加坡总统公开警告中国,要想世界和平,中国得放弃一样东西!

新加坡总统公开警告中国,要想世界和平,中国得放弃一样东西!

南权先生
2025-11-14 16:17:25
一旦我国进入战争状态,普通老百姓该做些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

一旦我国进入战争状态,普通老百姓该做些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

文史道
2025-03-25 06:45:05
1985年重大误判,中国损失上万亿,一代巨星含恨离世。

1985年重大误判,中国损失上万亿,一代巨星含恨离世。

历来纵横
2025-11-03 15:42:37
为啥第一款六代战机诞生在中国?美欧:中国是“伪发展中国家”

为啥第一款六代战机诞生在中国?美欧:中国是“伪发展中国家”

余塩搞笑段子
2025-11-14 21:34:49
“一进门就是中国,没美国啥事了”

“一进门就是中国,没美国啥事了”

观察者网
2025-11-15 21:58:05
陈伟霆何穗带娃日常,撕开明星婚姻假面,藏着现代家庭新密码

陈伟霆何穗带娃日常,撕开明星婚姻假面,藏着现代家庭新密码

可乐谈情感
2025-11-16 01:19:10
正负值-16?再这样下去火箭替补中锋的交易价值还会更低?

正负值-16?再这样下去火箭替补中锋的交易价值还会更低?

稻谷与小麦
2025-11-16 01:35:53
400万亿什么时候来?等待我们的是什么?

400万亿什么时候来?等待我们的是什么?

混知房产
2025-11-13 20:41:06
分手后是怎样复合的。看网友分享的小手段本人望尘莫及难怪我单身

分手后是怎样复合的。看网友分享的小手段本人望尘莫及难怪我单身

侃神评故事
2025-10-11 11:30:03
金建希有多漂亮?尹锡悦本想单身,52岁时改变主意:非她不娶!

金建希有多漂亮?尹锡悦本想单身,52岁时改变主意:非她不娶!

说历史的女人
2025-11-13 14:31:51
台海观澜 | 日本敢不敢武力干涉中国的统一

台海观澜 | 日本敢不敢武力干涉中国的统一

经济观察报
2025-11-12 11:15:03
2025-11-16 02:12:49
泠泠说史 incentive-icons
泠泠说史
煮一壶茶,折一支白梅花,撑一把青伞听泠泠雨落下……
2701文章数 6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上百名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头条要闻

上百名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健康
艺术
教育
公开课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艺术要闻

她的笔下女子如此动人,晚年却名声扫地!

教育要闻

天塌了啊:英国大学又开始搞大裁员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