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湾铝厂获得一年期电力合同延展
位于塔斯马尼亚北部、由力拓(Rio Tinto)拥有的贝尔湾铝冶炼厂,与塔斯马尼亚水电公司(Hydro Tasmania)达成原则性协议,延长电力供应合同12个月。
原有的十年期电力协议将于今年12月31日到期,使该设施的未来面临风险。澳大利亚铝业协会表示,此次电力延展协议(延续至2026年12月)是对冶炼厂员工及塔州经济的一项“重要缓冲与积极过渡”。
尽管这一本地进展带来利好,但外界仍对冶炼厂的长期可持续性表示担忧。一位塔斯马尼亚政界人士正敦促联邦政府将贝尔湾铝厂纳入新的“绿色铝生产补贴计划”(Green Aluminium Production Credit Scheme),认为澳大利亚“最环保的铝冶炼厂”不应被排除在旨在支持绿色铝生产的政策之外。
危机背景:高昂电价压垮百年铝厂
产能与地位
Tomago铝冶炼厂是澳大利亚最大铝冶炼厂,年产能59万吨,占澳大利亚年铝产量的40%左右,耗新南威尔士州10%的电力。
力拓持有该厂51.6%股份,直接雇佣约1000名员工,间接影响Hunter Valley地区5000个岗位。
停产风险根源
电价高企:电力成本占运营成本的40%以上,自2022年以来,Tomago未能找到2028年后实现商业可持续运营的路径。
能源转型压力:燃煤发电与可再生能源方案成本均显著增加,从根本上改变运营经济性。
当前进展
力拓已启动与员工就运营前景的磋商程序,考虑在当前电力供应合同期满后(2028年后)停止运营。
截至2025年11月,未有公开信息显示该厂已获得长期能源解决方案,仅通过短期措施(如优化运营)维持生产。
短期影响:全球电解铝供应缺口扩大
直接供应损失
Tomago的59万吨产能占全球电解铝总产能约0.8%,若停产,将加剧市场对铝价上涨的预期。
叠加近期冰岛世纪铝业Grundartangi厂减产20万吨、莫桑比克Mozal铝厂(50万吨产能)2026年3月大概率停产,全球短期减少约129万吨供给。
2025年全球新增产能仅120万吨,缺口直接吞掉近108%的增量,供应紧张态势加剧。
价格波动风险
供应缺口可能推动铝价短期上涨,但需求端(如新能源汽车、光伏装机)增速放缓可能压制涨幅。
中国可能通过投放储备铝或限制出口平抑价格,欧盟碳关税细则落地可能增加出口成本。
长期趋势:全球电解铝供应格局重构
产能转移与替代
力拓调整布局:力拓加拿大Arvida AP60项目(16万吨)、印度韦丹塔300万吨扩建计划可能提前投产,缓解供应缺口。
中国铝企崛起:中国具备成本优势和产能刚性的铝企(如中国铝业、云铝股份)及再生铝龙头(怡球资源)将显著受益。
资源多元化:中国铝业恢复与苏里南政府就西部铝土矿项目的谈判,投资计划进入实质落地阶段,进一步分散对几内亚的依赖。
政策与市场博弈
中国定价权提升:手握多元矿源、人民币结算、统一采购“三张王牌”,中国正逐步成为全球铝市场规则制定者。
欧盟碳关税影响:碳关税细则落地可能增加中国铝材出口成本,但中国铝企通过技术升级和产能优化,有望部分对冲压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