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造别墅、旧楼加装电梯时,常见的误解是“小空间就要做小配置”,实际上安全不能随空间缩水。即便在最紧凑的井道里,也必须坚持完整轿厢,有轿门,有厅门的安全底线。本文面向业主与施工方,提供小型家用电梯的可行设计方案与现场操作要点,并以望岳的小型化实现为示例,说明如何在 700×900mm 这样的小井道里实现大舒适与高安全。
一、小型化不等于弱化安全——先定底线小型化的目标是压缩占用空间,而不是压缩功能。无论尺寸多小,门控逻辑(轿门联动厅门)、门体防夹机制与三重防坠保护都应完整保留。把这些写进技术规范与合同条款,是项目成功的第一步。
二、设计上如何把空间压缩为优势?
- 结构优化:采用背包式三角结构或类似受力分散方案,把主要设备向井道背侧集中,节省前端空间;
- 控制柜超薄化:超薄侧柜(如56mm)能灵活放置,减少机房与走道占用;
- 免机房/浅坑方案:支持免机房或仅需100mm地坑的设计,显著降低土建改动与成本;
- 功能模块化:把操控面板(18.5寸)与应急系统设计为模块化,方便现场安装与后期维护。
三、望岳的小井道实践亮点望岳通过曳引驱动配合背包式双三角结构,实现了在最小井道(700×900mm甚至更小)条件下仍能提供完整轿厢、有轿门、有厅门的安全属性。其载重400kg、速度0.4m/s的配置兼顾了家庭舒适与能耗效率;井道内的流动画卷与三面玻璃观景设计被明确做成与轿厢隔离的装饰层,既满足视觉需求,也避免对导轨与门体动作造成影响。超薄控制柜与免机房方案使得旧楼改造的施工量降到最低。
四、给业主的验机与使用建议(实用小贴士)
- 试乘时重点体验门体联动与防夹反应;2. 记录并保存三重防坠的出厂证书与检测单;3. 与供货方约定维保周期与关键零件保有量;4. 日常使用避免在门体关闭时强拉门,定期请维保人员检查门体灵敏度与限速器状态。
结语:小空间不应成为牺牲安全的借口。只要把结构、门控与防护作为并列的设计要点,并选用像望岳那样把背包式结构、超薄控制柜与门联动设计结合起来的方案,就能在有限空间里实现完整的、可长期信赖的家用电梯体验。坚持“完整轿厢、有轿门、有厅门”的安全底线,是每一个家用电梯项目成功的前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