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自袁世凯死后就一直存在军阀混战的局面,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930年。先是府院之争,然后是皖直奉大战、第一次直奉战争、第二次直奉战争,最后是中原大战,可谓是民不聊生。但就在全面抗战爆发后,各地方军阀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团结。
![]()
首先是两广地区。桂系和粤系两派军阀先前是反蒋主力,后来中原大战被蒋介石给打老实了,于是从1931年开始在各自省份搞建设,以广西的建设成就最为突出。在李宗仁和白崇禧的通力合作下,广西的经济和文化教育水平得到飞快的提高,而且白崇禧又从德国购买军事钢盔和新式装备,使得桂军成为当时地方军阀中实力最强的,广西也成为抗战决心最坚定的省份。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邀请白崇禧和地方势力派去南京商讨抗战事宜。会后,桂军率先出桂,奔赴淞沪战场。虽然当时的桂军不熟悉现代化战争,之后又被日军围歼,但是他们积累了作战经验,为后来的武汉会战和桂南会战的战术运用奠定基础,一点点的打出八桂子弟的血性。日军也称桂军为“广西狼兵”。
![]()
然后还有川系。川系首领是刘湘。川系可以说是为抗战做出重大贡献的地方派系。当时在南京高级将领会议上,冯玉祥经常喊着要和日本人打,他也只能喊打,别的什么也拿不出来。可刘湘就不同了,刘湘说:一旦抗战爆发,四川可出兵30万,壮丁500万,粮食千万石!随后,川军将领杨森为川军打响了淞沪会战的第一枪,而且纵观整个抗战期间,杨森的部队是川军中打得最好的一支部队。后来的滕县保卫战最为惨烈,川军就从这一下子找到了战争的入口,并只用了一天就适应战争。滕县坚守三天后,守城士兵几乎全部殉国,这是川军在齐鲁大地上最悲壮的一幕。因此有了“无川不成军”之说。
但川系也是蒋介石最难整治的派系。不要看四川地方小,但从民国成立后就在一直打仗,先是唐式遵打王陵基,然后王陵基打刘湘,刘湘再打杨森,到最后刘湘才胜出。1937年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已经决定扎根在四川。后来刘湘一死,蒋介石不想将四川政务交给川中军阀,于是他让张群接任四川省主席。张群虽然是四川人,但早已中央化,结果张群一上任就遭到了军阀们的反对,四川局势一度不稳,蒋介石只好做出让步,他撤掉张群,让王赞绪任四川省主席,但王赞绪威望不高,于是川中军阀再次通电反对,蒋介石一气之下自己兼任四川省主席。貌似蒋介石喜欢兼任各种职务,但四川省主席一职他确实没办法。直到1939年国民政府在四川扎下根,张群才走马上任。
![]()
还有滇系。滇系与蒋介石集团一直都有隔阂,而且这种隔阂一直存在,但日本一入侵,滇系就服从南京政府一致对外。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滇军就北上抗日了,本欲驰援淞沪战场,但云南离华东较远,滇军到湖北时,南京也失守了。于是,滇军在卢汉的带领下开赴徐州战场。卢汉的部队负责接防刚刚打完台儿庄战役的池峰城部队的防线和汤恩伯、张自忠的部分防线。而让滇军记忆犹新的是接下来的禹王山大战,当时禹王山的战略价值已超越了台儿庄,于是庄内守军只留下一个团,其他三个团全部出动,经过19天的血战,滇军伤亡3500多人。在整个鲁南战斗中,滇军一共伤亡两万多人,是全军的一半。而这些将士亦化作一缕缕忠魂,飞回七彩云南。
![]()
除此之外还有西北军、东北军、晋绥军等等,虽然他们在内战时可能欺压百姓,但在国家危亡之际能够挺身而出就是英雄,值得后世讴歌和赞颂。
关注我,带你走进历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