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一场持续8年的“原配斗小三”大戏,在今年秋天迎来令人意外的结局。
2017年6月,某单位门口,离异女子晋某来找情人崔某讨要说法。她怀了崔某的孩子,想要个交代。没想到,等来的不是崔某,而是崔某的妻子杨某和两个小姑子。
四个女人瞬间扭打在一起。混乱中,晋某被按倒在地,裤子被生生扯下,下身裸露在围观的数十名群众面前。有人拍下视频,在微信群里疯狂传播。
“那一刻,我想死。”晋某事后回忆,她真的喝了农药,幸好被救回。
![]()
图片来自新黄河
三次拘留:从行政拘留到刑事拘留的升级
事发12天后,杨某因“殴打他人”被行政拘留12天,罚款500元。事情看似就此了结。
但2017年10月,风云突变。杨某突然被以“强制猥亵、侮辱罪”刑事拘留,随后被逮捕。取保候审后,她以为噩梦结束了。
谁料8年后的2025年9月29日,杨某再次被刑事拘留,这次是“涉嫌侮辱罪”。一同被拘的还有当时在场的表妹李某。
![]()
图片来自红星新闻
法律焦点:为何八年后重启调查?
“我们都以为这事早过去了。”崔某的妹妹崔某甲无法理解。2018年,她和妹妹因侮辱罪已分别被判刑10个月和管制2年,她们没有上诉,只想息事宁人。
“事情都过去八年了,为什么现在才追究?”这是崔某家人最大的疑问。
为何8年后重提旧案?
从司法实务角度分析,可能有三种情况:
1. 发现了新证据——比如当年拍摄的视频原件,能更清晰显示杨某的直接参与;
2. 被害人持续申诉——晋某坚称杨某是“主谋”,之前的处罚太轻;
3. 司法政策变化——近年来对侮辱妇女案件的打击力度加大。
核心在于法律程序的“未完结状态”。
法律实务角度分析,关键在于杨某在2017年就曾被以“强制猥亵、侮辱罪”刑事拘留并逮捕,后虽取保候审,但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案件终结。
刑事诉讼程序一旦启动,除非依法撤销案件、不起诉或判决生效,否则一直处于“待决状态”。如本案,2017年的立案已经导致追诉时效停止计算。司法机关在认为时机成熟时,有权对取保候审的嫌疑人恢复审理。
此外,本案还可能存在新证据发现或被害人持续申诉等因素,共同促使司法机关在八年后重新推进此案。
![]()
图片来自新黄河
维权不能越过法律底线
“他是过错方,凭什么抓我?”这是许多类似案件中当事人的共同困惑。
法律提示:
1. 出轨是道德问题,侮辱是刑事犯罪:情感背叛可在离婚诉讼中主张损害赔偿,但当众侮辱则触及刑法红线。
2. 视频传播加剧危害:在自媒体时代,侮辱行为的危害会因传播而无限放大,成为“情节严重”的关键证据。
3. 人格权平等保护:即使是道德上有瑕疵的“第三者”,其基本人格尊严同样受法律保护。
八年时光,三个女人的命运因一场婚外情而彻底改变。杨某的再次被拘,不仅是个案追究,更是对所有人的警示:在情感纠纷中,守住法律的底线,才是对自身最大的保护。
当冲动维权变成刑事犯罪,没有真正的赢家。唯有理性与法治,才能为复杂的情感纠纷找到真正的出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