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去临海送货,30 公里路要绕 1 个半小时,遇上节假日堵在城区东大门,半天挪不动窝。” 仙居县下各镇的货运司机老陈,揉着方向盘上被磨亮的皮质纹路,语气里满是无奈。这样的困扰,即将在 2025 年底画上句号 —— 历经三年多攻坚,总投资 13.98 亿元的 351 国道仙居界岭头至桐桥段改建工程主体工程已全面完工,工人们正顶着秋末的凉意,抓紧推进公路安全设施和绿化等附属工程,一条贯穿浙西南的 “黄金通道” 即将正式亮相。
![]()
这条全长 12.465 公里的一级公路,看似只是地图上新增的一条连接线,却藏着仙居乃至浙西南地区交通升级、产业蝶变、乡村共富的多重密码。从立项到开工,从桥梁合龙到路面铺设,每一个节点都牵动着无数人的目光。它不仅是浙江省重点工程,更是打破区域壁垒、激活经济潜能的 “大动脉”,其建成通车,将彻底改写仙居东部的交通格局,为浙西南协同发展注入前所未有的强劲动力。
![]()
一、14 亿打造的 “交通标杆”:不止是一条公路,更是一套立体交通网络
谈及 351 国道仙居段改建工程,最直观的感受便是 “硬核”—— 总投资 13.98 亿元的投入,背后是对交通品质与功能的极致追求。作为仙居东部连接外界的重要通道,这条公路的设计标准从一开始就瞄准了 “高规格、多功能、强衔接”。主线全长 12.465 公里,同步建设的台金高速仙居东互通连接线长达 3.938 公里,两条线路如同展开的双翼,将仙居城区与下各区块、台金高速紧密串联。
![]()
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时速 80 公里,这意味着以往需要 1 个多小时的通行路程,未来将缩短至半小时以内。更值得关注的是,工程沿线配套建设了 15 座桥梁,总长度达 2135 米,其中全长 579.44 米的永安溪大桥堪称 “点睛之笔”。这座横跨永安溪的关键节点工程,不仅是技术难度最大的标段,更是整个项目的 “颜值担当”—— 桥梁设计充分融入仙居的山水元素,桥面两侧的防护栏采用生态化设计,与周边的溪谷、农田、山林构成一幅自然和谐的画卷。此前,永安溪大桥已提前 18 天完成合龙,创造了同类桥梁施工的 “仙居速度”,也为整个工程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
除了桥梁工程,3 处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置更是体现了工程的前瞻性。彭溪坑互通作为连接主线与台金高速仙居东互通连接线的核心枢纽,采用了 “菱形互通 + 收费站” 的设计,实现了国道与高速的无缝衔接;下各互通则直接服务于仙居东部的工业区块和乡镇,让沿线企业与居民的出行更加便捷;而桐桥互通则承担着与临海段国道的衔接功能,确保了 351 国道在浙东地区的连续性。此外,工程还配套建设了 1 处公路服务站,集停车、休息、加油、便民服务于一体,让这条交通干线不仅 “通”,更 “畅”,不仅 “实用”,更 “贴心”。
![]()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为何要投入如此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一条公路?答案藏在仙居的地理格局与发展需求中。仙居位于浙东丘陵与浙西山地的交界处,境内山多平地少,交通一直是制约区域发展的 “瓶颈”。尤其是东部地区,作为仙居对接临海、台州主城区的前沿阵地,长期以来依赖老旧公路通行,路面狭窄、弯道多、通行能力弱,不仅影响了居民的出行效率,更制约了沿线产业的发展。351 国道仙居段的改建,正是要打破这一僵局,通过高标准的公路建设,构建起 “国道 + 高速 + 乡镇公路” 的立体交通网络,让仙居真正融入省域、市域、城区 “三个 1 小时” 交通圈。
![]()
二、三年攻坚:在 “山水之间” 书写建设奇迹
2022 年 9 月,351 国道仙居界岭头至桐桥段改建工程正式开工,一场与时间赛跑、与自然博弈的建设攻坚战就此打响。对于建设团队来说,这条公路的施工难度远超预期 —— 沿线地形复杂,既要穿越山地丘陵,又要横跨永安溪等水系,地质条件多变;更具挑战的是,工程部分路段需要 “边施工边通车”,如何在保障现有交通通行安全的前提下推进工程建设,成为摆在施工团队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
“最难忘的是永安溪大桥的施工阶段。” 项目工程师老李回忆道,“永安溪是仙居的母亲河,环保要求极高,施工不能对水体造成任何污染。同时,大桥跨径大、桥墩高,需要在汛期来临前完成水下基础施工,时间非常紧迫。”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施工团队组建了专项技术小组,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最终采用了 “钢栈桥 + 钻孔灌注桩” 的施工方案,在溪面上搭建临时施工平台,减少对河道的占用;同时,投入先进的泥浆处理设备,确保施工废水达标排放,实现了 “施工不扰水、建设不破坏生态” 的目标。
![]()
除了自然条件的制约,征地拆迁也是工程推进中的一大挑战。工程涉及仙居县下各镇、福应街道等多个乡镇(街道)的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涉及群众多、利益诉求复杂。为了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当地政府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挨家挨户走访群众,耐心讲解工程建设的意义和补偿政策,倾听群众的诉求,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一开始我也舍不得老房子,但工作人员多次上门沟通,告诉我们这条路建成后,村里的农产品能更快运出去,孩子上学也更方便,我就想通了。” 下各镇村民王大爷笑着说,他主动配合拆迁工作,还带动了周边几户村民一起签约。
![]()
在建设过程中,施工团队始终坚持 “质量第一、安全至上” 的原则,严格把控每一个施工环节。从原材料进场检验到混凝土浇筑,从桥梁架设到路面铺设,每一道工序都有专业人员全程监督。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团队引入了智能化施工设备,采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压路机等大型机械联合作业,不仅提高了路面平整度和压实度,还缩短了施工周期。2025 年 9 月,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 96%,沥青面层铺设全面展开,机电安装等附属工程同步推进;11 月 8 日,主体工程正式完工,比原计划提前了近一个月,这背后,是建设者们日夜兼程的付出,是技术人员精益求精的坚守,更是政企民同心协力的成果。
![]()
三年来,建设者们战高温、斗酷暑,抗台风、顶严寒,在山水之间书写了一段建设奇迹。他们不仅建成了一条高质量的公路,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 “工匠精神” 与 “担当精神”。如今,站在即将完工的公路上远眺,双向四车道的路面宽阔平坦,桥梁如巨龙横跨溪谷,绿化景观带错落有致,一幅 “路在林中穿,车在景中行” 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
三、交通变革:从 “堵点” 到 “通途”,改写区域出行格局
“以前节假日去神仙居景区旅游,光是堵在城区东大门就要花半个多小时,好心情都没了。” 来自台州主城区的游客小张,是神仙居景区的常客,对于以往的出行体验,他颇有感触。仙居作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拥有神仙居、皤滩古镇等众多优质旅游资源,但交通拥堵问题一直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 “短板”。351 国道仙居段的建成通车,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
![]()
这条公路建成后,将成为仙居东部的 “过境通道”,有效分流城区的交通流量,缓解仙居城区 “东大门” 的拥堵压力。对于往返仙居、临海两地的司机来说,这更是一条 “便民通道”—— 以往从仙居下各镇到临海白水洋镇,需要绕行县道,全程约 1 个小时,而 351 国道通车后,车程将缩短至 20 分钟左右,不仅节省了通行时间,还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
除了改善居民出行和旅游交通,351 国道还将强化与台金高速的联动,让仙居的交通网络更加完善。台金高速是连接台州与金华的重要通道,而 351 国道仙居东互通连接线的建设,将实现国道与高速的 “无缝对接”,让仙居的货物能够通过高速快速运往全国各地,也让外地的游客和投资能够更便捷地进入仙居。“以后我们公司的产品运输,不仅能节省时间,还能降低物流成本。” 仙居县一家工艺品企业的负责人王先生说,公司的产品主要销往全国各地,以往由于交通不便,物流成本较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351 国道通车后,这一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
更重要的是,351 国道作为浙江省东西向的重要通道,其建成通车将进一步完善省域交通网络,加强浙东与浙西地区的联系。仙居位于浙东与浙西的交界处,是连接台州、金华、丽水等地的重要枢纽,351 国道的建成,将让仙居成为浙西南地区通往沿海地区的 “门户”,为区域间的人员往来、物资流通提供更加便捷的通道,助力形成 “东西联动、南北贯通” 的交通格局。
四、经济赋能:一条公路激活的 “共富密码”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 “先行官”,一条高质量的公路,往往能激活一个区域的经济潜能。351 国道仙居段的建成通车,不仅将改善区域交通条件,更将为仙居乃至浙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力,成为撬动区域共富的 “金钥匙”。
首先,公路将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区域综合运输效率。仙居是全国闻名的 “中国工艺礼品之都”,工艺品、杨梅、茶叶等特色产品产量大、品质优,但以往由于交通不便,物流成本较高,制约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351 国道通车后,仙居东部的工业区块和农业产区将直接接入全国公路运输网络,货物运输时间缩短、成本降低,将进一步提升仙居特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让更多 “仙居制造”“仙居特产” 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其次,公路将优化沿线产业布局,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351 国道沿线经过仙居县下各镇、福应街道等多个乡镇(街道),其中下各镇是仙居的工业重镇,拥有工艺品、机械制造等多个产业集群;福应街道则是仙居城区的东大门,商贸、旅游等产业发达。公路的建成,将加强这些区域之间的空间联系,促进产业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一方面,工业区块的原材料运输和产品销售将更加便捷,有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另一方面,城区的商贸、旅游资源将向沿线乡镇辐射,带动乡镇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发展,形成 “以城带乡、城乡互补” 的发展格局。
此外,公路还将为仙居承接产业转移、吸引投资创造有利条件。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仙居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将成为更多企业投资兴业的首选地。近年来,仙居县正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351 国道的建成,将为这些产业的发展提供交通支撑,有助于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推动仙居产业结构向更高质量、更具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对于乡村振兴而言,351 国道更是一条 “共富路”。沿线的多个村庄,将借助公路的交通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色种植养殖等产业,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比如,下各镇的杨砩头村,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以往由于交通不便,游客寥寥无几;公路通车后,村里计划打造生态采摘园、乡村民宿等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以前村里的杨梅熟了,只能靠小贩上门收购,价格上不去;以后公路通了,我们可以自己开车把杨梅运往外地市场,还能通过电商直播带货,收入肯定能翻番。” 杨砩头村村民李大妈满怀期待地说。
五、民生福祉:一条公路带来的 “幸福质感”
交通的改善,最终惠及的是每一位普通群众。351 国道仙居段的建成通车,将从方方面面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让大家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这条公路是 “安全上学路”。以往,沿线部分村庄的孩子上学需要绕行老旧公路,路面狭窄、车辆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351 国道通车后,将设置专门的人行通道和非机动车道,优化沿线学校周边的交通设施,让孩子们上学的路更加安全、便捷。“以后孩子上学不用再绕远路了,几分钟就能走到公路边的公交站,我们家长也更放心了。” 下各镇中心小学的一位家长说。
对于老年人来说,这条公路是 “便民生活路”。公路沿线将配套建设便民服务中心、医疗站点、超市等设施,方便老年人就医、购物、休闲。同时,公路的绿化景观带将成为老年人散步、健身的好去处,让大家在享受便捷交通的同时,也能拥有优美的生活环境。“以后想去城区看病,坐公交十几分钟就能到,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转几趟车了。” 下各镇的退休老人张大爷说,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体验这条新公路带来的便利。
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条公路是 “创业致富路”。交通的改善将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无论是留在本地创业,还是外出务工,都更加便捷。比如,一些年轻人可以借助公路的交通优势,发展电商、物流、乡村旅游等产业,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而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家的路也将更加顺畅,能够更好地照顾家人。“以前想回家看看,路上要花大半天时间,现在有了新公路,周末就能回家,感觉和家人的距离更近了。” 在台州主城区工作的仙居小伙小吴说。
此外,351 国道的建成还将推动仙居的生态环境保护。公路采用了生态化的设计理念,沿线将建设大量的绿化带和生态防护设施,有效减少车辆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保护沿线的生态环境。同时,交通的改善将有助于推动仙居的生态旅游发展,让更多人了解仙居的生态之美,从而带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道路通,则百业兴;交通顺,则民心齐
从一纸规划到主体完工,从山水阻隔到大道通途,351 国道仙居界岭头至桐桥段改建工程的每一步推进,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期盼。这条投资 13.98 亿元的 “黄金通道”,不仅是一条物理意义上的公路,更是一条连接过去与未来、串联城乡与产业、承载希望与梦想的 “共富之路”。
年底通车后,它将彻底打破仙居东部的交通瓶颈,让区域互联互通更加紧密,让物流成本大幅降低,让产业布局更加优化,让乡村共富更有动力。它将见证仙居从 “交通末梢” 走向 “交通枢纽” 的转变,见证浙西南地区协同发展的新篇章,见证无数群众因交通改善而实现的幸福生活。
道路通,则百业兴;交通顺,则民心齐。351 国道仙居段的建成通车,是仙居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浙西南地区共富路上的一个精彩缩影。相信在这条 “黄金通道” 的助力下,仙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推动发展,书写出更加精彩的共富答卷!而这条横跨山水的公路,也将成为浙西南大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见证着一个区域的崛起与繁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